(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隨着熱浪侵襲,各家各戶的空調都在連軸轉,能源保供進入“迎峯度夏”的關鍵期。爲應對出現的用電高峯,多地積極發揮虛擬電廠及抽水蓄能等電力調節資源“削峯填谷”的作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有序供應。

在四川,受空調用電需求激增影響,8月3日電網負荷急速攀升。爲降低用電負荷,四川首個“有序充放電”居民小區虛擬電廠投入運行,小區車主按約定在用電低谷期充電,在用電高峯期向小區商業變壓器放電,可以享受免費充電的優惠。

四川某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 王志強:當前這個小區新能源汽車的單日放電量可供2~3戶家庭全天用電,未來若使用反向放電的車輛增加到30輛,即可基本覆蓋這個小區商業變壓器的總負荷。
目前四川全省已建成虛擬電廠30座、儲能項目295個,可調能力超100萬千瓦。在湖北武漢,電網最大用電負荷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最高達1786.81萬千瓦。爲此,武漢市虛擬電廠管理平臺在3個用電負荷較大的區域開展了4次精準響應,當地一家紡織企業成爲虛擬電廠履約企業,主動調整生產時序,在負荷高峯期裏停工兩小時,獲得約4萬元的響應補貼。虛擬電廠通過激勵機制引導電力用戶參與電力調節,實現局部區域“削峯填谷”的效果。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營銷運營中心副主任 柳婷婷:實際響應量差不多是目標響應量的2倍,這也充分體現了虛擬電廠精準響應市場化機制對用戶用電負荷的引導作用。預計產生精準響應補貼51.7萬元。
受高溫影響,廣東電力負荷7月以來三創歷史新高,最大負荷達到1.64億千瓦。粵港澳大灣區6座抽水蓄能電站可以提供1936萬千瓦的調節能力,相當於給電網增加了超10%的調節能力,其中惠州抽水蓄能電站機組7月啓動超1500次,同比增長55%。

南網儲能公司運行分公司集控中心經理 黃曉佳:今年迎峯度夏期間大灣區31臺機組同時滿發的次數和時長均較去年大幅增加,單日最大調節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相當於1660萬居民用戶一天的用電需求。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