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入伏,今年三伏天不一般,有3大特點,早看早做準備

由 大廚江一舟 發佈於 美食

'25-07-04

#文章新銳創作者認證#“小暑夏弦應,微音商管初”,7月7號就到小暑節氣,一般每年公曆的7月6號七號八號的交接時間都是小暑節氣。小暑節氣的來臨也就代表着氣溫開始逐漸炎熱。

那麼小暑一到,這個時候距離三伏天也就不遠了。三伏天的來臨也就代表着開啓一整年最熱的一段時間。

這老話都說“夏至三庚屬頭伏,夏至四庚屬中伏,秋後一庚屬末伏。”這夏至節氣過後的第四個庚日就是中伏的開始。也就是說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開始。

而這裏所謂的“庚日”,其實就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第七個漢字。簡單來說就是,帶有“庚”字的日子。由於十天干是一個。也就是說,每隔十天就會出現一個庚日。

而今年2025年的三伏天與往年大不相同。將會有兩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告訴大家。建議大家一定要早看早做準備。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直接給大家分享乾貨啦!

一、20年一遇超短的三伏天

2025年的三伏天與往年大不相同。也就是說今年的三伏天是從7月20號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19號就結束啦。往年的三伏天一般會是40天。

而今年的三伏天只有短短的十天。大家有沒有特別慶幸今年的三伏天與往年大不相同那?畢竟少了十天的三伏天。也就是說今年三伏天結束的就會特別快。

上一個三伏天只有30天的時候還是在2006年,也就是說今年的三伏天可以說是20年難遇。這一點是比較慶幸的。

二、今年是“母伏”

這老話都說“公伏熱死牛,母伏涼颼颼。”,很多人都聽說過,立秋有公母。其實這個三伏天也分公母的。

簡而言之就是,公伏天的三伏天將會特別酷熱,母伏三伏天雖然說也是特別炎熱。但相比公伏天來說還是比較涼爽的。

如何判斷公伏還是母伏呢?

在老一輩人的觀念當中,單數是爲陽,而雙數是爲陰。也就是說,陽對應着公,陰對應着母。並且單數和雙數都是通過農曆來說的。也就是說入伏這天單數的話就是“公伏”,雙數就是“母伏”。

那麼今年的三伏天到底是公伏還是母伏呢?

我們都知道今年公曆7月20號開始入伏。而對應的農曆日期剛好是五月初六,也就是說今年的三伏天被譽爲母伏。

老一輩人當中還有這樣一句諺語“公伏熱,母伏悶”,“雨打公伏頭,曬破狗舌頭。”“雨林母伏頭,炕頭長蘑菇。”

由此可見,公伏肯定會特別炎熱,前還會出現乾旱的情況。到了伏天一般都會稍微涼爽一些。這個時候雨水比較充足。雨熱同期這樣纔會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三:“晝夜連熱模式”

今年的三伏天,百分之八九十的城市在夜間低溫可能還會維持在28至30度左右。而這個時候就形成了全天候高溫“烘烤”,這個時候也會大幅度的增加中暑的風險。

對於老人說,一定要記得多呆在空調屋裏。切記不要爲了三瓜兩子讓自己中了暑。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本篇文章的具體分享了。你還對此有其他不同的看法嗎?歡迎評論區分享給我們。咱們下期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