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媽媽必看!這幾款下奶湯,讓你輕鬆實現“奶量自由”

由 民福康養生堂 發佈於 健康

'25-07-10

產後哺乳,是許多新手媽媽既幸福又頭疼的事。看着寶寶嗷嗷待哺,卻總擔心自己奶水不足,別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款“下奶神器”湯品,不僅做法簡單,還能讓你輕鬆實現“奶量自由”,趕緊碼住學起來!

1、經典王牌:鯽魚豆腐湯——鮮掉眉毛的催乳擔當

鯽魚豆腐湯堪稱下奶界的“老大哥”,憑藉濃郁鮮香的口感和出色的催乳效果,深受媽媽們喜愛。鯽魚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能爲身體補充能量,促進乳汁分泌;豆腐富含植物蛋白和鈣,二者搭配,營養翻倍。​

(1)做法步驟

準備新鮮鯽魚1條(約500克),去鱗、內臟,洗淨後在魚身劃幾刀;嫩豆腐1塊切成小塊,生薑切片,小蔥打結備用。​

熱鍋涼油,油熱後放入薑片煸炒出香味,將鯽魚放入鍋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

加入足量清水(水要沒過鯽魚),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20分鐘左右,直至湯汁變成奶白色。

放入豆腐塊,繼續燉煮10分鐘,加鹽調味,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2)小貼士

煎魚時火候不宜過大,避免魚皮煎焦;燉制過程中不要頻繁揭開鍋蓋,以免影響湯汁濃白。

2、滋補優選:豬蹄黃豆湯——滿滿的膠原蛋白能量罐

豬蹄黃豆湯是傳統的下奶湯,豬蹄富含膠原蛋白和脂肪,能爲哺乳期媽媽提供充足的熱量,黃豆則富含植物蛋白和異黃酮,二者結合,既滋補又能促進乳汁分泌。​

(1)做法步驟

豬蹄2只,剁成小塊,放入開水中焯水3-5分鐘,撈出洗淨;黃豆提前用清水浸泡3-4小時。

將豬蹄、黃豆、薑片、蔥段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1.5-2小時。

待豬蹄軟爛,湯汁濃稠,加鹽調味即可。​

(2)小提醒

豬蹄脂肪含量較高,產後腸胃功能較弱的媽媽,可撇去表面浮油再食用;痛風患者需謹慎,黃豆嘌呤含量較高。​

3、清爽之選:絲瓜雞蛋湯——低脂又下奶的夏日救星

絲瓜雞蛋湯口感清爽,特別適合夏季食用。絲瓜有通經活絡、下乳的功效,雞蛋富含優質蛋白質,二者搭配,低脂又營養,既能補充身體所需營養,又能促進乳汁分泌。​

(1)做法步驟

絲瓜去皮,切成滾刀塊;雞蛋2-3個打散備用。​

鍋中倒油,油熱後倒入雞蛋液,煎至兩面金黃盛出。​

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絲瓜煸炒至變軟,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

放入煎好的雞蛋,煮5-8分鐘,加鹽調味,撒上蔥花即可。​

(2)注意事項

絲瓜要選擇鮮嫩的,避免使用老絲瓜,口感和功效都會大打折扣。​

4、營養全能:木瓜花生大棗湯——香甜可口的催乳良方

木瓜花生大棗湯融合了木瓜的清甜、花生的醇香和大棗的甘甜。木瓜中含有的木瓜酵素和維生素A,有助於促進乳腺發育;花生富含蛋白質和油脂;大棗則能補氣養血,三者搭配,營養豐富,下奶效果顯著。​

(1)做法步驟

木瓜1個,去皮去核切成小塊;花生50克、大棗10顆洗淨備用。​

將花生、大棗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

放入木瓜塊,繼續煮15-20分鐘,直至木瓜軟爛,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2)溫馨提示

木瓜偏寒,脾胃虛寒的媽媽可適量食用,或搭配薑片一起烹飪。​

下奶喝湯的注意事項

1、循序漸進

產後不要立刻喝大量油膩的下奶湯,產後前幾天,媽媽身體較爲虛弱,腸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此時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爲主,如小米粥、蔬菜湯等。產後3-5天,再逐漸增加下奶湯的攝入。​

2、營養均衡

下奶湯不能替代其他食物,要保證飲食多樣化,搭配適量的主食、蔬菜、水果和肉類,確保營養全面。​

3、適量飲用

雖然下奶湯對促進乳汁分泌有幫助,但也不能過量飲用,以免造成營養過剩,引起體重增加,甚至堵塞乳腺管,引發乳腺炎。​

掌握了這些下奶湯的做法和技巧,相信各位媽媽們都能輕鬆應對哺乳期的奶量問題。記住,保持良好的心情、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飲食,都是實現“奶量自由”的關鍵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