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雨涵
“萬年配角”首演主角,短劇導演首執長劇,編劇也無甚代表作,播出平臺只評級爲A,《九重紫》看似是開局一手爛牌,沒想到卻打出了王炸效果。
孟子義出道10年,演了26部劇,第一次當主角。李昀銳也是一直在二番、三番打轉,首次扛下男主。一部《九重紫》,兩人直接原地升咖,只能說,好劇確實抬人。
“導演太會拍了!”這是《九重紫》中觀衆反覆在刷的彈幕。特別是竇昭和宋墨的第一世、逼宮太子、雪夜奔襲、破鏡隕落……充滿了幻夢般的宿命感,每一幀都美到可以截屏當壁紙。
《九重紫》導演曾慶傑是拍短劇起家的,《虛顏》《招惹》《念念無明》等都是出自其手。這是他第一次執導長劇,沒想到竟是降維打擊。
以前在拍攝短劇時,由於受時長、場景和經費限制,曾慶傑只能因地制宜,實現效果最大化。比如在《虛顏》裏,爲了拍攝中元節場景,羣演不夠,他便利用煙霧讓背景增加朦朧感,多掛些燈籠營造出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熱鬧氛圍。這次在《九重紫》中,導演有了更充足的空間、時間和經費去展現宏大的場景和細膩的畫面。
作爲短劇訓練出來的“特種兵”,導演對於節奏的把控自不必說。《九重紫》避免了劇情拖沓、冗長、注水等一般長劇的弊病,盡力保證每時每刻都能留住觀衆。同時,劇情內容又過渡自然,不是爲了反轉而反轉。有觀衆說,這是好幾年之內唯一一部沒有快進的劇,因爲忽略了一句話,可能就不知道下一句在說什麼了。
《九重紫》的鏡頭不追求爽感,而是獨具況味,有着厚重典雅的質地。打戲乾脆利落,權謀戲份暗流湧動,感情戲份眼神流轉,就連做飯的戲份,也如“舌尖上的中國”一般精緻絲滑,每個鏡頭都是有效敘事。
據主創人員介紹,“破鏡重生”那場戲,調色團隊、特效團隊在一起反覆修改了幾十版。“我們需要準確計算碎片飛散的數量、角度、速度,光照方向,碎片表面折射和反射強度以及與其他物體(如人物、環境)的交互。碎片飛散後的物理效果不僅需要在視覺上真實,還要與場景中的人物動作和情感變化保持同步,例如碎片運動與她的眼神、表情變化同步。”正是這樣的精心打磨,《九重紫》纔將情感和思想主題精準地表達出來,實現觀衆與劇情的共振。
《九重紫》的神級轉場也是全劇的一大亮點。竇昭獄中求師、招攬武婢,自學經商立於商賈之中——短短一分多鐘的鏡頭,就將竇昭長大的過程交待清楚,兼具敘事性和鏡頭美感,彷彿一部無言的電影,極富巧思。
曾慶傑以往的作品就格外擅長拍攝男女主角之間的拉扯。在《九重紫》中,觀衆也見識到了他對於親密戲份的創意和調度。面紗吻、滑跪抱,還有那場被觀衆反覆稱道的馬背吻,其實是導演的臨場發揮。網友說,“誰說古偶拍不出新意了,《九重紫》就打了個樣。”
這部劇讓觀衆看到,古裝劇並不只是服裝佈景、堆砌道具的一場cosplay,而是可以利用光影、煙霧、面紗、人物站位、動作設計等手法,讓鏡頭語言更具層次感和意境。接下來曾慶傑將執導由張凌赫、田曦薇領銜主演的新劇《逐玉》。網友們表示已經“一整個期待住了”。
《九重紫》圍繞着女主角竇昭重生後逆天改命的故事展開,講述她從深閨女子成長爲商界翹楚的堅韌與智慧。“男女主雙重生”是《九重紫》被改編前的最大看點,但編劇給了這個故事更高深的立意和更廣闊的格局,跳出了“重生必復仇”的固定模式,拋開爽劇套路,將傳統宅鬥變爲更高級的敘事。
前世的竇昭是大家宗婦,爲了操持侯府殫精竭慮,卻被丈夫辜負、陷害。重生後她武裝自我、自足於世,並由於蝴蝶效應,引發了命運的海嘯。
作爲竇昭成長道路上的精神導師,祖母崔老太太很早就給她立下了清醒的目標,告誡她囿於後院爭鬥必會長歪長窄,來日只會算計四方之地,再看不到天地廣闊。“我要讓你的聰慧走出家宅內院,投向山川湖海,乃至天下家國,那兒纔是你真正綻放光彩的地方。”
於是竇昭從小就有着堅定的思想內核,重生一世,她按照自己的意願重新把自己養了一遍。她與宋墨一同對抗不公的父權、君權壓迫,彼此成就、共同成長,展現出“雙強”的成長線,兩人的情感互動既甜又燃。這種“女諸葛”的人物設定,更符合當下觀衆對於女性自立自強的審美期待。
半白半文的古韻臺詞,也爲《九重紫》極大地提升了質感。劇中文本紮實,國風雅調,沒有廢筆,頗具《紅樓夢》對白的遺風。話本《昭示錄》中的詩句,也如同《紅樓夢》中的判詞一般,暗藏人物命運的玄機。
《九重紫》的引經據典,也令觀衆心曠神怡。宋墨引用《詩經·氓》中的“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開解竇昭;何先生引用蘇軾的《范增論》,表現局勢緊張;女主竇昭化用李煜《漁夫》,抒發對自由的嚮往。相比於現在許多古裝劇中充斥着大量沒營養的大白話、車軲轆話、現代梗,《九重紫》顯示出一個編劇的文學素養。
同時劇中又融入了諸多傳統戲曲元素。開篇時伴隨着崑劇《千忠戮》的悲涼唱詞,昭示着窮途末路的太子與“亂臣賊子”宋墨的張力對質。燈會聽曲《羅衫記》,則透露着困擾宋墨的父子鬱結。兩場戲中戲相互呼應,彰顯出深厚底蘊。(劉雨涵)
來源: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