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持續攻擊敘利亞的軍事基地,當中包括不少與俄軍共用的設施,而俄羅斯則是一反往日的嚴厲姿態,選擇了悶不作聲,令俄羅斯在敘利亞駐軍的命運、前途更被強烈關注。俄羅斯爲了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深耕十多年,花費了上百億美元,而如今卻要看它曾經痛打的敵人、眼下掌了權的敘利亞反對派的臉色。俄軍能否在敘利亞繼續駐留?如果走,又能往哪兒走、如何走?
Part.1
2025年1月4日,以色列再次對敘利亞西北部港口城市拉塔基亞附近的軍事目標進行了空襲。有分析認爲這是對俄羅斯駐敘利亞基地的警告。隨着阿薩德政權倒臺,過渡新政府的建立,長期支持阿薩德的駐敘利亞俄軍基地何去何從,成爲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此前,俄羅斯對外情報局表示,英國和美國情報機構正準備對俄羅斯駐敘利亞的軍事基地發動恐怖襲擊。對此,英美方面暫未作出回應。俄羅斯在敘利亞有兩處主要軍事基地,塔爾圖斯的海軍基地是俄羅斯在地中海唯一的維修和補給基地;另一處是赫梅米姆空軍基地。
2024年11月27日,敘利亞反對聯盟發動進攻的時候,俄羅斯駐敘利亞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曾配合敘利亞政府軍對反對武裝發動了多次針對車輛、聚集區、基地等重點人員和設施的空襲,但短短十幾天的時間,阿薩德政權被顛覆了,俄羅斯也無力迴天。
軍事專家 王雲飛:
空中或海上導彈打擊無法阻止“沙姆解放組織”在敘利亞全境對政府軍的攻勢,效果有限。真正有效的行動需依賴地面陸軍,而這正是俄軍所缺乏的。此外,俄羅斯顯然掌握了情報,因爲政府軍已放棄抵抗,俄羅斯最終也無奈放棄了對阿薩德政權的支持。
如今,敘利亞這塊四分五裂的土地,已經成爲多方勢力角逐的“格鬥場”,數千名駐敘俄軍的命運也開始變得撲朔迷離。儘管新政權以及其他勢力暫時沒有對俄軍的基地發動大規模的攻擊,但是,很顯然俄軍的處境十分尷尬。
2024年12月15日夜間至16日凌晨,以色列空軍對塔爾圖斯的敘利亞海軍的軍事設施進行了猛烈空襲,伴隨着硝煙化爲廢墟的除了敘利亞的多艘艦艇,還有俄軍與其共用的艦船維修設施以及軍用造船廠。對此,俄方一改強硬派的常態,沒有提出任何譴責或是發動軍事幹預的表態。
軍事專家 王雲飛:
以色列主要發動遠程空中打擊,而俄羅斯並無意與以色列開戰,其首要任務是保護自身資產不受損害。實際上,俄羅斯並未遭受以色列的打擊。相反,若對以色列進行反擊,俄羅斯可能損失更大,因其在當地的力量與以色列相比存在差距。因此,俄羅斯選擇忍讓,以保全自身資產,避免戰爭波及。
在動盪的局勢中,俄軍的補給也已難以爲繼。隨着巴沙爾的逃離,新政權並沒有爲駐軍提供直接的後勤幫助,俄羅斯駐敘部隊的食物和飲用水都出現了短缺。
最近一段時間,敘利亞各地的公路上不時可見俄軍車隊疾馳而過,當地武裝人員在一旁目送車隊離去。根據知情人透露,俄羅斯正在敘利亞收縮軍事範圍,並撤走一些重型裝備和駐敘利亞的高級軍官,但俄軍並未從兩個主要基地完全撤離。有消息稱,俄羅斯正與新政權的主要力量“沙姆解放組織”就駐敘利亞俄軍未來繼續部署事宜展開談判,畢竟,莫斯科絕對不希望自己深耕十餘年、花費上百億美元佈局的成果化爲烏有。
軍事專家 王雲飛: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基地是其中東力量的重要支柱,是該地區從黑海經地中海至大西洋的唯一基地。這一基地使俄羅斯能夠影響中東阿拉伯地區的政治軍事局勢,保持其影響力,並確保黑海艦隊安全進出地中海,對俄羅斯而言至關重要,因此俄羅斯極願繼續維持該基地。
Part.2
俄羅斯希望在敘利亞留下駐軍,並保留自己的兩個基地的願景幾乎已經破滅。其實,俄羅斯與敘利亞反對派的恩怨從其支持阿薩德政府時期就已經深深埋下。敘利亞新政權的構成力量“沙姆解放組織”的前身“努斯拉陣線”多年來一直被俄羅斯視爲重點打擊的反對派力量,並多次對其佔領區域進行空襲,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朱拉尼在挺進大馬士革後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的主張是要在未來撤出敘利亞所有外國軍隊。對俄羅斯來說,“清算舊賬”似乎在所難免。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敘利亞危機以來,俄羅斯支持的阿薩德政權與反政府武裝進行了激烈的軍事鬥爭,俄軍給反政府武裝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它們雙方沒有任何的合作關係,所以一旦政權更迭,它肯定會排斥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
外部因素的影響顯然也是俄軍難以保留基地的重要因素。12月20日,由美國助理國務卿芭芭拉·利夫率領的一個三人代表團抵達大馬士革,與朱拉尼舉行了會談,這是2012年2月美國關閉駐敘大使館以來,美國官員首次訪問敘利亞。
美方送上了“大禮”——取消了2013年美國政府頒佈的對朱拉尼1000萬美元的懸賞令。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前一天,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將2020年出臺的涉及對敘制裁的《凱撒法案》的有效期從2024年延長至2029年。當年,正是這份法案,讓敘利亞被徹底排除在了全球金融和經濟體系。有分析認爲,美國國會將《凱撒法案》續命五年,就是警告敘利亞新政權要按美國的“指令”行事。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俄羅斯將採取軟硬兩手策略:一方面,與敘利亞新政府接觸,尋求利益共同點和合作模式;另一方面,若談判無果,美國或將對敘利亞新政權實施更嚴厲的制裁,以延續其在敘利亞的影響力,並確保“伊斯蘭國”恐怖主義勢力在中東地區不會壯大。
除了美國以外,歐洲也將讓俄軍撤出敘利亞作爲承認敘利亞新政權的重要交換條件之一,周邊的土耳其、以色列等也都希望俄軍“打包走人”。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俄羅斯與西方在中東競爭激烈,呈現零和博弈。俄羅斯深陷烏克蘭危機之時,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奪權,西方趁機謀求將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影響力清除或大幅壓縮。此舉符合美國、西方、以色列及土耳其的利益,因爲競爭者減少意味着他們在中東的影響力將可能進一步增強。
Part.3
俄軍在敘利亞去還是留,都是擺在莫斯科面前的一道難題。如果繼續談判的話,駐軍困難重重,敘利亞內外干擾嚴重,而俄羅斯手中缺少籌碼;如果撤離的話,將面臨重大的挑戰,畢竟兩座基地是俄方在敘利亞深耕多年的成果,並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
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始建於蘇聯時期。冷戰期間,蘇聯於1971年根據與敘利亞簽訂的協議在塔爾圖斯建海軍基地,目的是支援蘇聯海軍駐地中海的第五作戰中隊,抗衡總部位於意大利的美國第六艦隊。蘇聯解體後,這支地中海作戰中隊不復存在,塔爾圖斯也就喪失了價值。而隨着俄羅斯經濟恢復、軍力重整,它再次瞄準了這個老基地。2005年,俄羅斯免除了敘利亞在蘇聯時期積欠的130億美元武器款中的100億,成爲敘利亞的主要武器供應國,換來擴建塔爾圖斯的海軍設施。
軍事專家 王雲飛:
大國常以小國無法償還債務爲預設,提供數億美元援助,並規定期限後若無法償還,則經營權和所有權歸大國所有,僅名義上仍屬小國領土。此方式多爲小國所接受,因其既獲得了基地,又得到了大國的保護。
2013年,俄海軍在地中海的常設特遣艦隊成立,由黑海艦隊、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抽調艦艇。其規模包括2艘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1艘亞森級巡航導彈核潛艇、2艘光榮級巡洋艦、2艘無畏級驅逐艦,還有若干護衛艦以及掃雷艦、登陸艦、補給艦等輔助艦船。
軍事專家 王雲飛:
塔爾圖斯港爲俄羅斯在地中海提供了接應和支撐,黑海艦隊艦艇可在此補給油料、進行休整。戰略上,該基地使俄羅斯能在中東阿拉伯地區與美國爭奪安全控制權。
塔爾圖斯海軍基地的空中支援來自相距50公里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介入敘利亞內戰以來,俄空天軍發揮的作用遠大於海軍,正是在俄羅斯戰機的支援下,敘利亞軍隊的地面行動得以順利開展。根據俄敘兩國簽署的條約,俄羅斯可以無限期地使用該基地。
赫梅米姆空軍基地進駐的戰機主要是蘇-24戰鬥轟炸機、蘇-25攻擊機、蘇-34戰鬥轟炸機,還有米-24、米-28、卡-52三款攻擊直升機。除此之外,俄還安裝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鎧甲-S1防空系統、道爾-M2防空導彈系統、高射炮及雷達站。
軍事專家 王雲飛:
擁有這個空軍基地及蘇-35、蘇-34、蘇-25、蘇-24等戰機,讓中東阿拉伯國家緊隨俄羅斯,感到安心。一旦有事,俄羅斯可助其打擊反政府力量,如昔日援助敘利亞政府軍;若遭外國軍隊入侵,俄羅斯亦可策應支援。這是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佈局,也是與阿拉伯國家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支撐和部署。
外界普遍認爲俄羅斯駐軍撤出敘利亞是目前最務實的選擇,也是克里姆林宮所能做出的“壞選擇中最好的”。但是撤離人員和設備的後勤工作面臨重大挑戰,俄烏衝突爆發後,土耳其關閉了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禁止俄羅斯船隻通行,這給從塔爾圖斯撤出海軍資產帶來了困難,俄羅斯可能要長途跋涉才能抵達波羅的海港口,或者不得不在利比亞、蘇丹或阿爾及利亞等國家尋找臨時港口。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北約視俄羅斯在地中海的軍事存在爲競爭對手和威脅。戰時土耳其可關閉軍艦通行,因此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海軍基地,艦船補給及調遣主要依賴地中海航線,繞道大西洋,或通過波羅的海與北方艦隊進行艦船調遣。
Part.4
從赫梅米姆空軍基地撤軍也不是輕而易舉的。2015年,俄軍部署到敘利亞時,在兩週內出動了近300架次伊爾-76和安-124運輸機。十年來軍事資產逐步增加,如果要全部運回俄境內或指定的地點,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其中最大的障礙是往返運送的飛機需要重新定位,獲得穿越其空域國家的批准,善後工作極其複雜。
截至目前,對於撤軍敘利亞俄方尚未有明確表示。但根據衛星圖像顯示,衆多俄羅斯車輛及關鍵設施正聚集於敘利亞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與塔爾圖斯海軍基地,這表明撤軍行動正在進行中。
從這張圖片中可以看到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的最新狀況,基地西南角的一個露天停機坪上,排列着整齊的車輛和各類軍事設備。停機坪一側有一架伊爾-76戰略運輸機,通常情況下,等待運輸的設備會以這種方式停放在停機坪上,以便於裝載到運輸機中。旁邊停放着兩架安-26運輸機和一架安-72運輸機。在基地的東北部部署已久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陣地已被徹底拆除。在塔爾圖斯海軍基地,衛星圖像顯示,碼頭一端停放着衆多車輛及設備,這一現象進一步證實了俄軍部隊可能正在撤離。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爲防局勢失控,鑑於以色列在敘利亞的行動已對俄羅斯構成壓力,且土耳其支持的反政府武裝及美國在敘利亞的外交政治動作可能對俄羅斯未來軍事存在產生負面影響,俄羅斯不如主動撤回軍事力量,以最大限度保障軍事資產和人員安全。
有分析認爲,俄軍在敘利亞的基地不僅爲莫斯科在敘利亞的行動提供服務,還能向南輻射到遼闊的非洲大陸,它是俄羅斯前往非洲進行軍事行動的重要中轉站。失去赫梅米姆基地可能會破壞克里姆林宮支持的利比亞、薩赫勒地區和中非共和國等地的行動。俄軍的撤離無疑會削弱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也使其在非洲的地位受到質疑。
軍事專家 王雲飛:
這兩個基地一旦撤離,將嚴重削弱俄羅斯在中東阿拉伯地區的安全和政治影響力,導致俄羅斯的話語權受損,行動難以獲得支持。對俄羅斯而言,這將是一項重大的戰略損失。
離開敘利亞,放棄兩個基地,俄軍的海軍和空天軍會去往哪裏呢?不久前,根據美媒報道,俄羅斯貨機已將防空設備,包括用於S-400和S-300攔截系統的雷達,從敘利亞運送至位於由莫斯科支持的利比亞武裝組織領導人哈利法·哈夫塔爾控制的利比亞東部地區的基地,海軍和空天軍將在這裏“再起爐竈”,當地已經出現了俄軍運輸機、升級的跑道、加強的防禦措施。
軍事專家 王雲飛:
俄羅斯或將利比亞作爲其軍事力量的新立足點。哈夫塔爾曾暗示,可能允許俄羅斯將敘利亞撤出的軍事力量轉移至利比亞,但具體條件需待談判。而俄羅斯現在能選擇的也只有這個點。
相比於尋找空軍基地,海軍基地更不好找。有消息稱,利比亞一座名爲託布魯克的城市擁有一個重要海港,這裏很可能成爲俄海軍新的駐地。
俄軍是否真的全部撤出敘利亞,將基地拱手讓出目前還不能確定,但敘政權的變天讓俄羅斯失去了太多,重整旗鼓對深陷俄烏衝突的俄羅斯來說短時間內並不現實。未來會怎樣,新的中東佈局能否實現,誰也無法預料。
製片人:何冀寧
編導:張萌
編輯: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