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展-2025將提供東西方第五代戰鬥機技術的罕見並排比較,爲國防分析師、軍事人員和航空愛好者提供對各自能力的寶貴見解。”
2025年2月10日,在第十五屆印度航展開幕式上,印度國防部強調了蘇-57和F-35A戰鬥機在航展上的相遇。此前,美俄這兩架戰機在班加羅爾同框的照片引發關注。
這兩款互爲對手的戰鬥機,首次出現在同一個航展上。他們似乎爲一個目標而來:博取印度空軍的芳心。印度會接招麼?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1日,印度班加羅爾耶拉漢卡空軍基地,俄羅斯蘇-57(左)和美國空軍F-35戰鬥機在停機坪上合影。(視覺中國/圖)
俄羅斯力薦蘇-57
參加印度航展的蘇-57飛機編號爲054,是蘇-57的第四架原型機,也被稱爲T-50-4。這是蘇-57E第一次飛抵印度,也是第二次參加俄羅斯本土以外的航展。這架飛機以及057號機也參加了2024年的中國珠海航展。
航展當天,俄羅斯知名試飛員博格丹駕駛的蘇-57E戰鬥機,在班加羅爾上空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短距起飛、快速爬升、小半徑斤斗、落葉飄等標誌性動作技驚四座。
與精彩的飛行表演相比,關於蘇-57的“非官方消息”更加勁爆。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俄羅斯方面在航展期間大力向印度推銷蘇-57,甚至表示可以由印度來製造蘇-57,並且俄羅斯可以進行全面的技術轉讓。蘇-57戰機可以由印度蘇-30戰鬥機生產線的升級版來生產。可以說,俄羅斯方面的條件很豐厚。
蘇-57戰鬥機是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一種重型第五代多用途戰鬥機,2010年首飛。俄羅斯媒體稱,蘇-57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多用途,並將蘇-57的數字57解讀爲22+35——一架蘇-57相當於一架F-22加一架F-35。
蘇-57的設計非常有俄羅斯特色。它沿用了蘇-27系列的升力體佈局,其“中央翼”包含了兩個串列彈艙。相對於其他國家經常採用的並列彈艙設計,這種串列彈艙有利於減少飛機的橫截面積,降低阻力。同時,作爲中央翼的一部分,可以產生升力,使得飛機的最大升力係數大大提升。
除了兩個串列彈艙,該機還使用了位於翼根的獨特的“繭”型彈艙,用於容納格鬥型空對空導彈。由於這個彈艙設計過於奇特,以至於該機當年剛一露面時,關於它的用途便引起了很大的猜測。
在機翼前緣,該機還在世界上首次使用了“可動邊條”或者說渦流控制器,用於爲機翼增升。其作用類似於小型的鴨翼。該機使用了兩臺大推力的推力矢量發動機,也是實現該機“超機動”和超聲速巡航的重要保證。
該機還在戰鬥機上首次採用側視雷達。以往的戰鬥機雷達位於機頭,主要用於前向觀測,掃描範圍大約120度。而蘇-57則在機頭兩側增設兩個較小的雷達天線,用於擴大對兩側以及側後方目標的探測範圍。
此外,該機首次在戰鬥機上採用了定向紅外干擾系統,兩部干擾裝置分別安裝在座艙蓋後方和機身腹部,其原理是通過發射激光干擾來襲紅外製導導彈的導引頭。
蘇-57最遭詬病的地方,在於隱身性。凹凸不平的機腹,可以通視的發動機風扇葉片(也可能安裝雷達屏蔽器),球形的紅外搜索跟蹤系統(其他國家的類似設備通常會製作成雷達反射面更小的多平面構型),看上去不是那麼精良的工藝,都增大了該機的雷達信號。
有評估認爲,該機的前向雷達反射面積(RCS)大約0.5平米,而比較先進的隱身戰鬥機的RCS,要比這個數字小几個數量級。甚至一些經過隱身化改造的第四代戰鬥機,也能將前向RCS降低到1平米以下。
由於資金、技術原因,蘇-57批量生產的時間較晚,目前僅裝備俄羅斯空天軍。之前,該機曾在敘利亞戰場進行過測試,並用於俄烏衝突。烏方宣稱,該機曾使用Kh-69隱身防區外發射導彈,打擊烏克蘭目標。但是蘇-57在俄烏衝突中的具體表現尚不清楚。
蘇-57E是蘇-57的外銷型號。可以預見,隨着世界強國空軍已經步入隱身時代,蘇-57將是俄羅斯未來重點對外推銷的項目。同時,推銷蘇-57也是俄羅斯賺取外匯擴大自身影響力的重要方式。目前,蘇-57已經獲得了阿爾及利亞的訂單,這也是該機首個海外訂單。
印度是俄羅斯的傳統戰鬥機客戶,俄羅斯爲印度開出了豐厚的條件,包括罕見的“轉讓所有技術”。這個條件大概只會朝印度開放。從之前的經驗來看,即便俄羅斯轉讓所有技術,印度似乎也無法吸收所有技術。實際上,之前印度已經參加了蘇-57項目,但是最終在投入部分資金後,印度退出了該項目。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3日,第十五屆印度航空展上,印度空軍元帥阿馬爾·普里特·辛格(中)視察俄羅斯蘇-57戰鬥機。 (視覺中國/圖)
美國人的“意外禮物”?
和俄羅斯蘇-57首次參加印度航展不同,美國的F-35已經是第二次來班加羅爾。上一次是在2023年。這次,美國派出兩架F-35戰鬥機參加印度航展。一架來自於阿拉斯加的埃爾森空軍基地,另一架則隸屬於佛蒙特州空軍國民警衛隊,該警衛隊上個月將其部分F-35部署到日本嘉手納空軍基地。
埃爾森空軍基地的這架F-35序列號爲19-5534。有消息稱,最初這架飛機是爲土耳其製造的,後來因爲土耳其採購俄羅斯的S-400,美國對土耳其進行制裁,沒有向土耳其交付F-35戰鬥機。
相對於蘇-57的精彩飛行表演,F-35的表演顯得有點“磨洋工”。F-35的機動性——特別是過失速機動能力遜色於蘇-57,該機也能飛出諸如落葉飄這樣的動作。F-35飛落葉飄小心翼翼,雖然沒有蘇-57漂亮,但是也算是開創沒有安裝推力矢量發動機的戰鬥機的先河。不過,這次參加印度航展的F-35飛行員並沒有展現這種性能。美國派出F-35戰鬥機來印度航展,更像是作爲印度盟友,來給印度站臺、捧場。
就在印度航展上俄羅斯的推銷引發關注時,在地球的另外一端,特朗普就F-35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表態。
印度總理莫迪在訪問華盛頓特區期間,與特朗普進行會晤。在2月13日白宮舉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特朗普表示:“從今年開始,我們將大幅增加對印度的軍事銷售,我們也在爲最終向印度提供F-35隱身戰鬥機鋪平道路。”
不過,印度外交部長維克拉姆·米斯里(Vikram Misri)此後不久表示,採購F-35只是一個建議。“我認爲關於印度採購先進航空平臺,這個過程還沒有開始。目前,這正處於提議階段。”
特朗普的表態有些出人意料,因爲之前雙方並未正式討論過採購F-35的問題。外界並不認爲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方案。有意思的是,2018年1月20日印度《經濟時報》的一篇報道稱:“美國航空航天和國防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議在印度製造定製的F-35戰鬥機。其官員表示,這將爲印度工業提供獨特的機會,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戰鬥機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但是此後不久,這篇文章進行了修改,把F-35修正爲F-16。實際上,當時美國向印度推銷的是F-16,而非F-35。這之後,並沒有任何關於美國向印度出售F-35的消息。
這次特朗普的表態,似乎是受到了俄羅斯向印度推銷蘇-57的影響,未必一定代表美國大力向印度推銷F-35。畢竟,特朗普2025年1月上任後說過的“大話”不少,不能全都當真。
F-35戰鬥機是在“聯合攻擊戰鬥機”項目下發展的第五代中型多用途戰鬥機,共發展了三個型號,即常規起降的空軍型F-35A、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海軍陸戰隊型F-35B和海軍的艦載型F-35C。印度如果採購,很可能選擇空軍型。
目前爲止,F-35系列戰鬥機交付了超過1100架,總飛行時間超過98萬小時,也成爲美國盟友的標配第五代戰鬥機。不過,自首飛以來,該機也面臨超支、延期、問題頻發等情況,美國也在不斷對其進行升級完善。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4日,第十五屆印度航空展上,美國空軍的F-35戰鬥機進行表演。 (視覺中國/圖)
印度的選擇困難症
迄今爲止,印度沒有公開過任何第五代戰鬥機的外購計劃,但是毫無疑問,印度對第五代戰鬥機有着現實的需求。
目前,強國空軍普遍進入到了五代機時代、隱身機時代。在亞洲,中國、日本、韓國都已經裝備隱身戰鬥機。更讓印度如坐鍼氈的是,有消息稱,巴基斯坦也在尋求採購第五代戰鬥機。如果巴基斯坦領先印度,先行裝備五代機,那將對印度形成代差優勢。
目前,印度空軍裝備的戰鬥機中較新的型號主要包括國產LCA輕型戰鬥機,引進自法國的“陣風”中型戰鬥機和俄羅斯設計的蘇-30MKI重型戰鬥機。這些戰機和第五代戰鬥機普遍存在代差。印度空軍需要一種隱身機,來挑大樑、撐門面。
當然,印度也在發展國產的第五代戰鬥機,即先進中型戰鬥機(AMCA),該機外形中規中矩,採用兩臺美國的F414發動機。根據印度航空發展局(ADA)在班加羅爾航展前夕公開的戰鬥機發展路線圖,該機將在2036年交付。但是,從以往印度武器發展計劃的落實情況來看,這份時間表更像是印度的列車時刻表——主要用來判斷列車晚點多長時間。AMCA即便按時交付,也是十年後的事情。這期間,將成爲印度空軍五代機空窗期。
即便裝備AMCA,實際上也並不排斥採購其他國家的五代機。印度也有在同一代戰鬥機中,既採購外國戰機,又發展本土戰機的先例。比如,在第四代戰鬥機中,印度在自研LCA戰鬥機的同時,還採購了俄羅斯的米格-29、蘇-30MKI,法國的“幻影”2000、“陣風”戰鬥機。從這個角度看,儘管在2019年10月,印度空軍參謀長曾表示,該國不會進口像蘇-57這樣的隱形戰鬥機,而是將專注於AMCA等本土型號,即便莫迪強調“印度製造”,但是在強烈的需求之下,在五代機領域,自研和外購同時進行,也未嘗不可。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在蘇-57和F-35之間二選一,印度選擇哪個?恐怕印度的心態會比較複雜,難免會犯些選擇困難症。
先來看蘇-57,俄羅斯人很熱情,印度也有引進和組裝蘇聯、俄羅斯飛機的歷史,比如,米格-21、米格-23、蘇-30MKI都曾在印度組裝生產。所以,印度引進蘇-57技術上可行。蘇-57技術上也有很多特點,但是問題是作爲一款隱身機不夠隱身。
其實,雙方之前關於蘇-57就有合作。2007年初,俄羅斯和印度同意共同啓動第五代戰鬥機(FGFA)的研製。FGFA是在蘇-57的基礎上研製的雙座版,進行了包括航電系統在內的43項改進。印度版本將基於其自己的作戰理論,要求更大的作戰半徑。機翼和控制面需要爲FGFA重新設計。2009年2月,根據蘇霍伊總經理的說法,印度最初將獲得與俄羅斯相同的蘇-57戰鬥機,唯一的區別是軟件。
2010年,雙方共規劃、採購500架飛機,並可選擇更多飛機。俄羅斯空軍將擁有200架單座和50架雙座型,而印度空軍將獲得166架單座和48架雙座FGFA。但最終印度於2018年退出了FGFA計劃。
印度空軍表示,苛刻的維護計劃和高昂的維護成本是其不願繼續進行該項目的主要原因。印度官員則表示,經過與俄羅斯承包商的長期談判、拖延和鬥爭,他們對該項目的進展越來越失望。當時印度官員並不排除在蘇-57裝備俄羅斯空軍後重新啓動FGFA項目的可能性。現在,印度會喫回頭草麼? 對F-35,印度也是糾結。F-35雖然在近年來暴露出很多問題,但是其隱身性能要比蘇-57更強,可以說是“一俊遮百醜”。
當“五代機”正在逐漸等同於“隱身機”的情況下,隱身性能當然成爲最核心的考察指標。另外,F-35的航電性能理論上也是要超過蘇-57的。但在出售F-35的問題上,美國並不上心,至少沒有俄羅斯那麼積極,條件沒有那麼優惠。
更重要的是,印度會擔心美國在戰鬥機交付、維修、升級方面卡印度的脖子,以此威脅印度在一些政策上面配合美國,這將破壞印度的戰略自主。
這是美國的慣用手段。
對於美國來說,對外武器裝備出口,是賺錢的手段,更是一種外交手段。在某種情況下,錢可以不賺,也要用停止武器交付來要挾別國。比如,土耳其在採購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之後,美國就暫停對土耳其交付F-35。之前,美國也曾因印度進行核試驗而對印度進行制裁,停止交付印度採購的發動機。美國也曾以同樣理由暫停向巴基斯坦交付F-16戰鬥機。
在印度的AMCA項目已經採用了美國發動機的情況下,如果印度再採購F-35,那將在五代機問題上被美國深度綁定,完全被美國所拿捏。這顯然不是印度希望看到的。加之F-35訂單較多,生產計劃排得很滿,印度需要很長時間的等待。
所以對印度來說,這兩款飛機恐怕都不是“最優解”。如果在蘇-57和F-35中二選一的話,蘇-57的可能會更大一些。畢竟之前雙方有合作基礎,而且總體上相對可控。
南方防務智庫特約研究員 張學峯
責編 姚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