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停火又遠了:澤連斯基拒絕特朗普“最後一次提議”

由 iWeekly 發佈於 熱點

'25-04-25

當地時間23日,烏英法美四國代表在倫敦舉行會談,討論俄烏停火等問題。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提出“最後一次和平提議”,其包括美國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控制權,“事實上承認”俄羅斯佔領幾乎整個盧甘斯克地區等。這意味着要求烏克蘭做出重大讓步。澤連斯基對此明確表示:“沒什麼好談的。這違反了我們的憲法。這是我們的領土,烏克蘭的領土。”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也回擊稱,澤連斯基是在“煽動”,“他只會“延長‘殺戮場’”。


美烏再起衝突

在特朗普心目中,澤連斯基是俄烏衝突還未解決的主要原因。面對記者的提問,特朗普表示:“我認爲我們已經與俄羅斯達成了協議。對付澤連斯基可能會更容易,但目前爲止,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時也談到了類似的話題。他表示,如果俄烏都拒絕接受美國的條件,美國將“退出”推進和平的進程。“我們已經向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提出了非常明確的建議。真正阻止殺戮的唯一方法是雙方軍隊放下武器,着手建設一個更好的俄羅斯和烏克蘭。”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表面上致力於結束俄烏衝突,實際上一直在達成一項有利於俄羅斯的協議。當地時間23日,烏克蘭和美國官員在倫敦舉行了一場被稱爲“成敗攸關”的會談。美國方面由烏克蘭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Keith Kellogg)代表出席。會議上,美國提出了一項和平協議,包括在“法律上”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控制權,“事實上承認”俄羅斯佔領幾乎整個盧甘斯克地區,以及頓涅茨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部分地區。此外烏克蘭保證不會加入北約,美國還將解除自2014年以來對俄羅斯的制裁。對於烏克蘭,特朗普的和平提議文件稱,將成立一個由歐洲國家組成的臨時小組,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但並未提及美國是否會參加。雖然這份協議也包括對烏克蘭有益的一部分,但大部分都要求烏克蘭做出重大讓步。

美國將承認克里米亞爲俄羅斯領土——這深深刺痛了澤連斯基。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中,俄方派出無國籍標識的俄軍部隊進入烏克蘭境內,佔領了克里米亞各戰略要點。對於美國提出的和平協議,澤連斯基表示:“沒什麼好談的。這違反了我們的憲法。這是我們的領土,烏克蘭的領土。”特朗普則表示他並沒有要求澤連斯基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沒有人要求澤連斯基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但如果他想要克里米亞,十一年前它被不費一槍一彈就移交給俄羅斯時,爲什麼他們沒有爲之而戰呢?”

談判無法推進,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告訴記者,特朗普對談判進度感到沮喪,他認爲澤連斯基似乎正朝着錯誤的方向前進。一名美國官員告訴路透社,中東地區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Steven Witkoff)預計25日與普京會面,討論如何結束俄烏衝突。此前白宮表示,威特科夫已經與普京會面三次。


澤連斯基在國內承受壓力

這已經不是美烏第一次“鬧掰”。今年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澤連斯基那次訪問美國的主要目的是與特朗普商討烏克蘭戰爭局勢,希望尋求美方支持,尤其是軍事援助,爲此,烏克蘭希望藉助一項關於礦產資源的合作協議來換取美國的長期支持。然而在會談中,雙方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不時打斷對方講話,明顯違反了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領導人會面的禮讓原則。特朗普態度強硬地告訴澤連斯基,他沒有底牌,也沒有資格向美國提出要求。美媒評價,美國領導人在鏡頭前展示憤怒實屬罕見。另一方面,澤連斯基不滿特朗普態度,不停強調俄羅斯的侵略行爲,敦促美國提供安全保障,指責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沒有訪問過烏克蘭的情況下談論烏克蘭。之後澤連斯基離開白宮,原定的新聞發佈會取消。

今年4月17日,烏克蘭和美國簽署一份意向備忘錄,朝着達成烏克蘭礦產協議邁出第一步。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尤利婭·斯維裏登科(Yulia Svyrydenko)並未公佈備忘錄細節,但表示雙方正持續推進最終協議的簽署。“我們希望這項協議能夠吸引投資重建國家、升級基礎設施、支持商業和創造新經濟機遇。”然而根據政客網站的報道,澤連斯基因這份礦產協議在烏克蘭國內承受壓力。烏克蘭反對派認爲,澤連斯基並沒有向議員們明確解釋和平談判和與美國礦產交易的實際情況。“烏克蘭人應該從烏克蘭當局而不是國際媒體、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或特別代表威特科夫和凱洛格那裏瞭解談判進程。”烏克蘭反對派、歐洲團結黨議員伊琳娜·格拉申科(Iryna Gerashchenko)表示。

格拉申科補充說,特朗普政府似乎已經得出結論,認爲不可能與俄羅斯達成協議,而且和平解決衝突的難度遠超他們的預期。“和平不可能在24小時內實現,也不可能在100天內實現。”歐洲團結組織希望澤連斯基參加議會特別會議,向議員們介紹烏克蘭實現和平的計劃,並分享談判的細節。格拉申科問道:“礦產協議是否仍是烏克蘭實現和平計劃的一部分?如果是,這項協議將如何促進和平與安全保障?不幸的是,幾個月來,澤連斯基委派給談判小組的政府官員一直在迴避與議會溝通。”她還表示,烏克蘭需要與特朗普政府恢復正常溝通,烏克蘭需要美國的支持,但澤連斯基一直在“惹怒特朗普”。


歐洲擔心美烏分歧加劇

《金融時報》指出,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和平協議讓歐洲擔心不已,尤其是克里米亞的主權問題,對於歐洲國家和北約來說這是紅線。一名歐盟高級外交官表示:“歐洲各國政府不可能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一些歐洲官員還擔心,特朗普政府在今年6月底舉行的北約峯會上將協議草案作爲談判的籌碼。特朗普堅持認爲北約是一個美國不斷付保護費的俱樂部,對美國的實際幫助微乎其微。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他經常考慮退出北約;今年3月,他要求北約成員國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用於國防,這一比例遠遠高於美國。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美國項目主任傑里米·夏皮羅(Jeremy Shapiro)表示,歐洲人一直以來“在對抗美國方面處於弱勢”。“正因爲如此,他們一直在努力避免這種情況。”他同時還對歐盟保持團結的能力表示懷疑。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歐洲是否願意爲烏克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紐約時報》認爲,歐洲國家的言論與行動不可避免存在差距,團結開始有了裂痕,特別是在低增長、高負債時期的支出和借貸問題上。像荷蘭、匈牙利這樣的國家並不熱衷於集體負債來增加歐洲防務、組建歐洲軍隊。儘管馬克龍強烈要求歐洲“戰略自主”,並希望領導歐洲大陸,但法國本身也負債累累,且債務不斷增加對政治和經濟都危險重重。“如果美國退出,歐洲就不可能在烏克蘭問題上團結一致。美國人一直是烏克蘭問題上團結的源泉。”


圖片來自網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