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日,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消息,宣佈成立新政黨“美國黨”。
支持和反對比例爲2:1,表明你們想要一個新政黨,你們也會有個新政黨。今天,‘美國黨’的成立還給你們自由。”
而在被網友問及新政黨是否會參加明年的中期選舉或是2028年的總統選舉時,馬斯克回覆稱:明年。

△馬斯克社交媒體截圖
近期,馬斯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產生分歧。
6月30日,馬斯克猛批特朗普力推的所謂“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並表示,如果法案通過,第二天就會成立“美國黨”。
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
法案簽署成法的幾個小時前,馬斯克再次在社交平臺上發佈有關建立新黨派的投票,問網民是否應該成立“美國黨”,以把美國民衆從民主黨、共和黨輪流上臺的兩黨體制中“解放出來”。在收到的約124.9萬網民投票中,支持者佔65.4%,反對者爲34.6%。

△馬斯克社交媒體截圖
根據美國法律,一個有資格參與選舉的政黨成立,其資質確認需要經過複雜的認證程序,首先必須召開黨團會議或代表大會,選舉臨時官員並指定政黨名稱。目前尚不清楚馬斯克的“美國黨”是否已啓動相關程序。
在2024年美國大選中,馬斯克幾近狂熱地支持現任總統特朗普和共和黨。特朗普入主白宮後,還特意新成立了一個政府效率部,讓馬斯克出任負責人。但馬斯克“大刀闊斧的改革”令其與多個政府部分的矛盾不斷升級,最終他選擇離職。
此後,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政見也出現嚴重分歧,多次聲稱將建立新政黨,挑戰美國驢象兩黨輪流坐莊的政治格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劉衛東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分析指出,馬斯克成立新黨並非突發奇想。
·首先,馬斯克現在對共和黨和民主黨都非常不滿,他的政治訴求只能通過建立別的政黨來實現。
·其次,馬斯克自認爲掌握了其他候選人不具備的優勢,例如他是自媒體老闆,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一定的輿論話語權;同時他的資產能保證選舉資金不會匱乏。
·另外,在白宮的經歷讓馬斯克嚐到了權力的滋味,他也迫切希望擁有權力,而掌握權力就必須首先建立政黨。
劉衛東進一步指出,馬斯克組建“美國黨”,從美國現行的選舉法律和政治體系來看將面臨諸多阻礙。不過馬斯克的主要意圖更多是想給特朗普政府施壓。
·馬斯克如果想在總統大選中挑戰民主黨和共和黨,至少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要在州內獲得建黨的資格。美國各州對於新黨的註冊要求差異很大,遠不是在自媒體上發一個號召這麼簡單。成立了新黨,還要獲得一定的選票比例,否則在一些州會被取消註冊資格。
·第二步要把黨的名字寫到選票上,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需要在50個州分別去徵集當地的簽名,達到一定份數後,這個政黨的名字才能在選票上被列出來。
·第三步要獲得聯邦准入資格。成立的新黨要想在聯邦範圍內參選,就必須向聯邦選舉委員會申請全國性的政黨認證,這要求至少在12個州滿足選票的准入條件,同時還要提交詳細的政策綱領、組織結構圖和財務審計報告。
·上述這些非常的苛刻條件很難在短時間內準備好,而這些還不是最大的障礙。美國“贏者通喫”的選舉制度纔是最大的阻礙,單一選區制對第三方政黨是極其不友好的。
·我認爲,馬斯克很清楚自己參政的前景非常不樂觀,他可能更多是希望通過建立新黨的方式向特朗普施壓,即就算馬斯克最終不可能挑戰共和黨的主流,但是如果他能把一部分共和黨選民吸引過來,共和黨對於民主黨的優勢就會下降。屆時,特朗普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重視馬斯克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