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謝絕轉載
7月16日,烏克蘭政壇發生鉅變,一系列人事變動令人眼花繚亂。
我們來看看具體有哪些調整,以及背後隱藏的原因。
第一個變動:原總理什梅加爾調任國防部長,相當於降了一格。雖然職位下調,卻並非表示他不再重要。
用烏克蘭官方的話說,是希望他以總理的權威掌管國防部,協調好國防部與軍方之間的關係。
背後的潛臺詞是:國防部已壓制不住那些帶兵打仗的將領,必須防止尾大不掉、防止軍閥割據,需要有人統一領導。
當了多年總理的什梅加爾,具備這樣的權威,或者說有可能完成這一任務。
第二個變動:原國防部長去哪裏了?原國防部長烏梅羅夫同樣是澤連斯基信任的人,現被派往美國擔任大使。
烏梅羅夫曾在美國留學,英語流利。原先的烏克蘭駐美大使是一位女士,正是在她任內,2月底澤連斯基在白宮受辱,連飯都沒喫上,這自然得換人。
那位大使也自覺委屈:我給你安排得好好的,你卻沒幫我說好話。這裏面誰也別管誰對誰錯了,誰官大聽誰的,駐美大使就此更換,以協調與美國的關係。
畢竟和美國的關係是對抗俄羅斯的重中之重;若美國真與烏克蘭鬧翻,烏克蘭將難以抗衡俄羅斯。

圖爲尤利婭·斯維裏登科
第三個變化:誰來當總理?新任總理是原先負責經濟的第一副總理尤利婭·斯維裏登科,一位80後女性,長期在企業工作,多年前曾被公司派往無錫任職。
她憑什麼能當上總理?
一是掌管經濟有聲有色,包括企業搬遷、無人機生產等,做了不少實事。
二是她背後的大靠山是烏克蘭總統辦公廳主任葉爾馬克。
這位身高一米八五的葉爾馬克,實際上是烏克蘭各類行政調動的中樞神經,有人說烏克蘭誰當什麼官都由他說了算。澤連斯基身爲總統,外務纏身,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葉爾馬克正是他多年信任並倚重的辦公廳主任,角色至關重要。
爲了這一系列調整,中間還有幾人曾遭打壓。
一是烏克蘭國防部情報局局長布達諾夫。
布達諾夫將軍,他策劃了一系列對俄行動,包括“蜘蛛網行動”、炸燬“莫斯科號”等,但葉爾馬克不喜歡他,想將其撤換。後來美方出面保護了布達諾夫,畢竟他是美國中情局培養起來的,葉爾馬克未能得逞。
另一位總理競爭者耶爾馬紹夫則直接被以貪腐罪名逮捕。
政治鬥爭中,貪腐總是一個好用的藉口。
甚至現任總理尤利婭雖已上任,關於她的貪腐傳聞也不斷,諸如其親戚藉此斂財等,後來查明她本人並未斂財,風波才暫告平息。
因此,在烏克蘭內部,過去這些年貪腐問題一直嚴重。俄烏開戰前,烏克蘭在全球腐敗排名中居高不下,戰爭也不會讓貪腐瞬間消失。
烏克蘭在抵抗俄羅斯時固然堅強勇敢,但國內貪腐仍是頑疾,難以根除。包括軍方武器、國防部物資分配等均受影響。
爲遏制某一勢力坐大,對不同部委及總理職位進行調整,恐怕正是烏克蘭此次人事變動的目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