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的那場戰爭中,最霸氣的話語莫過於臨時組成的龐國興三人戰鬥小組打垮印軍一個炮營後,戰鬥總結裏寫道:我部戰士4名遭遇敵軍數百,該股敵人非但不繳械投降,還膽敢還擊抵抗,4勇士當即擊潰該股敵軍。有人說,如果不是大部隊及時找到了龐國興,他們三個人能衝到新德里去,那麼這個幾人打幾百人的仗究竟是怎麼打的呢?

【右起:王世軍、龐國興、冉福林】
11月18日清晨,天還沒有大亮,空中還瀰漫着晨霧,解放軍第55師163團9連在連長黃俊鐸的指揮下向敵軍佔據的西山口陣地發起了進攻。敵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我軍會在這個時間發起進攻,一下被打得措手不及。一時間喊殺聲和槍炮聲如山崩地裂一樣,震撼着沉睡中的山谷。敵人倉皇逃竄,九連很快就佔領了無名高地。
就在九連準備打掃戰場的時候,轟轟的炮聲響了起來,炮彈徑直落在無名高地上。黃俊鐸立即叫大家隱蔽,並通過電臺呼叫團裏要炮火支援,可是命令還沒有下達,敵人的炮聲就像猛得被捏住了喉嚨的鴨子一樣啞了。黃俊鐸納悶了:這是什麼人乾的呢?

原來這正是龐國興的傑作。4班副班長龐國興(黨員、五好戰士、神槍手、投彈能手)在早上的進攻中,發現有一股敵人朝南坡跑去,就猛追下去。由於視度不佳,很快就與連主力失去了聯繫。
在途中他遇到6班戰士王世軍(預備黨員、五好戰士、投彈能手)、冉福林(五好戰士)、8班副班長周文軒(黨員、五好戰士)。4人臨時組成了一個戰鬥小組,由龐國興任組長。
4人一商量,現在位置不明,就以山埡口爲方位物繼續追擊敵人。當他們到達山口時正好看到公路上有敵軍一個臨時的炮兵陣地,正在向北射擊。龐國興立即向敵人發起進攻。他將4人分成兩個小組,由他和冉福林正面進攻,周文軒和王世軍從側翼包抄。結果側翼包抄還沒到位,他們已從正面將敵人打垮。

這次的戰果僅僅是擊斃敵軍炮手一名,其他的人頓時一鬨而散。龐國興等人繳獲榴彈炮三門。他們簡單地處理了一下戰利品之後,就繼續追趕。走了沒多遠又發現一個炮兵陣地。這次四個人連戰術都懶得佈置,直接就衝了過去。
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敵軍矇頭轉向,不知道解放軍來了多少人,只看到幾個人無比的勇猛,手榴彈一個接一個地飛過來,印軍當即丟下榴彈炮就跑。龐國興等人又佔領了第二個炮兵陣地,繳獲榴彈炮4門和其他物資一批。敵人在逃跑過程中一輛卡車翻入懸崖,傷亡不詳,因此事後也沒計入戰果。

龐國興此時還不知道,他們已經深入敵後了。第二天上午10時許,前面發現了敵人一個指揮所。龐國興用繳獲的望遠鏡看了一下,約有200人,還有大炮在向北射擊。但由於敵衆我寡,龐國興等人沒有貿然出擊。
他看到公路右側有一片森林,於是就帶着小組潛入到森林中,意圖利用地形,發揮游擊戰的優勢,將敵人也引到森林中逐個消滅。但敵人只在森林外面叫喊開槍,就是不敢進來,只有4個膽子稍微大點的進到森林裏,被龐國興全部擊斃。
這下敵人更不敢進來了,看到敵人的火炮還在開火,龐國興決定趕緊去聯繫大部隊過來,但在森林裏,周文軒和他們失去了聯繫。用網友的話說,他掉線了,但剩下3個人仍然刷完了副本。

從昨天早上開始進攻到現在,龐國興等人已經一天一夜沒喫飯喝水了,只能從樹枝上抓點積雪充下飢。在森林裏轉到下午時分,他們聽到外面傳來密集的槍聲,三人循着槍聲衝出森林一看,前方是敵軍陣地,我軍正在和敵人交戰,自己跑到敵人陣地後面來了。
龐國興端起槍就打倒了兩名軍官,其他人頓時亂作一團,我軍主力部隊迅速佔領了敵軍的陣地。原來這是一連的部隊,龐國興又帶着他們從森林裏返回,攻佔了第三個炮兵陣地。20日,龐國興歸建。
在前後兩天的時間裏,龐國興等4人(周文軒後來又上線了,和其他部隊匯合了)深入敵人後方15裏,消滅敵人炮兵陣地兩個,繳獲榴彈炮7門,望遠鏡4付,炮隊鏡4付,卡車4輛,推土機4輛。逃跑的敵人約有數百人,墜入山崖的未做統計。

【戰地記者洪爐編寫的龐國興小組戰鬥事蹟】
他深入敵後、機智勇敢的戰鬥經歷迅速在全軍傳開,龐國興榮立一等功,並榮獲“孤膽英雄”稱號。其餘三人均榮立二等功。
1965年9月18日,已經是164團副團長的龐國興在組織民兵訓練時,一名民兵由於緊張導致手榴彈脫手。龐國興見狀猛撲上去,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