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叛變”了?臺積電、三星態度轉變,外媒:中國不買了

由 大衛聊科技 發佈於 科技

'24-12-10

在美芯片封鎖的衝擊下,我國降低了對芯片進口的依賴,且國內科技企業在採購芯片的時候,也逐漸優先考慮“自己人”,就連中國四大權威協會都暗示,美芯不再安全,選擇國產芯片纔是正確選擇。按照這種趨勢,如果再給中國幾年時間,芯片自給率必定會大漲,而到頭來,那些曾恃“芯”傲物的芯片巨頭們,日子就不好過了,比如英特爾、英偉達、臺積電、三星等等。

根據數據來看,從2022年開始,受到芯片封鎖的影響,中國芯片進口量就開始出現大幅下滑,2022年的中國芯片進口總額同比下跌了2.6%,相反地,中國芯片的自給率則快速上漲,截止到2023年6月,我國芯片自給率已經提升至了20%,進步顯著。一漲一跌,誰輸誰贏,看得很清楚了吧?

事實上,中國科技的發展一向秉持“合作共贏”的原則,之前我們也沒有“核心技術握在自己手裏”的決心,畢竟這樣做太累了,再加上中國科技發展起步比較晚,要追趕起來也要花費大力氣,你買我買,這不是雙贏嗎?但就是因爲美國的突然出手,打亂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節奏,也擾亂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秩序。

或許是華爲、中興等民營企業的快速冒頭,讓老美開始慌了,拜登通過頒佈《芯片法案》等方式,直接將中國半導體行業視爲“重點審查和監管對象”,針對老美這種“霸權打壓”行爲,除了中國之外,歐盟、日、韓等盟友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受到美霸權的壓力,三星、臺積電作爲芯片製造的巨頭,不得不做出赴美建廠,幫助當地重振製造業的決定,儘管在美建立晶圓廠並沒有優勢,在明知道人力成本更高、人才嚴重短缺且市場監管更加不自由的情況下,臺積電、三星還是不得不這樣做,本以爲這樣的妥協能夠換來老美的信任和扶持,但到頭來,花了錢不說,在當地的發展還陷入了僵局,越來越過分的要求隨之而來,三星、臺積電等被要求交出核心技術以及主要客戶資料,這不是“明搶”嗎?

在經歷了業績暴跌、嚴重虧損等情況後,臺積電和三星徹底坐不住了,全都“叛變”了。相較於把核心技術交給美國,臺積電和三星先後表態,做出了不同又相似的選擇。其中,臺積電就加大了對臺本地的高端芯片的研發投資,且在臺持續擴建先進晶圓廠。而三星則計劃要在韓建立全球最大的芯片基地,除了專注芯片製造外,三星還要進行氮化鎵、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以及等離子刻蝕設備等研發,並且新建研發中心以及IDM專利技術公司,吸納全球頂尖科技人才。

經歷了這場鬧劇之後,臺積電、三星也終於明白迴歸本地化纔是正確選擇,不同的是,臺積電依舊專注最先進、最核心的製程技術,而三星則想要建立更加強大的全產業鏈能力。這兩大企業的態度轉變,有一方面也是想要重新拿到中國芯片的進口訂單。但外媒道出了真相,中國不需要了,可能不會買了。

從長遠來看,中國半導體產業已經堅定的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實現芯片自給自足就是我們的終究目標,從這一點來看,無論臺積電、三星如何示好,咱們也不會再走回頭路,不會再完全依賴芯片進口,所以說,三星、臺積電再也沒法在中國獲得鉅額訂單了。

儘管咱們目前的芯片製造技術比不上臺積電、三星,但短短几年,全世界都已經見識到了中國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且最先進的製程工藝對我們目前的處境來說,也並不是必需品,只要我們能夠啃下成熟芯片製程工藝這塊“硬骨頭”,風向就會改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