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對美出口暴增660%,管制失效了?這是一場精準“放水”

由 大衛聊科技 發佈於 科技

'25-07-23

最近,中國海關公佈了一組讓人大跌眼鏡的數據——6月份中國對美國的稀土磁體出口量,竟然比5月份暴增了660%!

等等,不是說中美在打“關稅戰”嗎?不是說中國對稀土出口嚴格管制了嗎?不是說稀土是中美博弈的“王牌”嗎?怎麼突然對美國"開閘放水"了?難道中國的稀土封鎖失效了?別急,這背後可是一場中美之間的"高端局"

稀土出口暴增660%,到底怎麼回事?

根據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對美稀土出口量只有46噸,結果6月份呢?這一數值直接飆到了353噸,暴漲307噸,同比增幅達到了660%!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可不是因爲中國“開閘放水”了,只是中美博弈出現了轉機。其一,這些出口的訂單,很多不是這個月接的,早在中美關稅戰開始之前,咱們就已經接了不少稀土單了。其二,在稀土加強出口管制後,中國稀土公司的囤積量驟增,超過了2000噸。

而近幾個月,中美關稅談判有了突破性進展,EDA軟件的鬆綁,H20芯片的解禁,全是老美想要換取稀土的籌碼。從大局出發,爲了緩和雙方的關係,中國方面加速了對美稀土的審批,之前堆積的訂單也終於得以釋放,這纔有了這次的“暴增”,畢竟中國稀土公司方面也擔心遲則生變,也是忙着連夜運稀土。

當然了,在稀土出口管制的原則方面,中國依然立場堅定,先放一批民用稀土,但軍用稀土?門都沒有!

中美"卡脖子"大戰:你限制我芯片,我掐你稀土

可能有人會質疑,中美關稅戰中,中國是不是讓步了?實則不然!明顯地,老美讓出的籌碼是更多的。而且表面上雙方通過談判達成了這場“臺下”交易,但實際上雙方都還留有後招,並沒有完全攤牌。

現在的中美貿易,就像兩個武林高手互相點穴——你鎖我喉嚨,我扣你命門,誰都不敢下“死”手,但又都想讓對方難受。簡單來說就是,中國想要芯片,但美國只給H20這種“閹割版”,H100、H200都沒戲。而美國呢?想要軍用稀土,但中國只給民用稀土,需要按照配額出口,多一克都不行。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僵持不下,但其實都暗地裏有自己的小心思、小動作。有傳聞稱,老美打算“利誘”中國人在國內幫忙,具體的操作是,先用民用稀土的名義按照中國的要求出口到泰國,然後在泰國通過換標籤的方式,把它僞裝成“鋁材”以及“陶瓷”等,繞道墨西哥後,最後再運往美國,從而把這批民用稀土,最終用於軍工。雖然這樣的操作成本高,但也是老美幹得出來的事情,只要最終可以囤積大量稀土就行了。

而中國呢?面對美國的芯片“卡脖”,咱們也有“妙招”。同樣的,中國也可以通過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第三方買入英偉達芯片。有數據顯示,新加坡貢獻了英偉達28%的營收,但實際到貨量只有1%,你猜芯片去哪了?而且馬來西亞還成了芯片出口大國,你說離譜嗎?

另一方面,中國芯片產業還加強了自主研發,通過工藝創新等方式,減少對高性能算力芯片的依賴,尋找另一條更高效的AI技術之路。華爲、中芯國際就成功過,還記得華爲Mate60 Pro的橫空出世嗎?這條路還是走得通的!

其實中美雙方在這件事情上,也是心照不宣的。畢竟這場博弈是一場持久戰,短期內誰都不可能擺脫對方。

稀土博弈的終極目標:讓美國離不開中國

中國現在對稀土的戰略很清晰:

民用稀土可以賣——讓美國企業形成依賴,徹底擠垮美國本土稀土公司

軍用稀土堅決卡死——逼美國軍工集團求中國

就像英偉達的H20芯片,如果真全面禁售,那中國市場就全是華爲昇騰的天下。所以美國也不敢徹底斷供,只能一邊限制,一邊偷偷賣

這場博弈,短期內誰都無法徹底擺脫對方。但長期來看,誰先突破關鍵技術,誰就能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