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生女,不配演戲,熱依扎憑《山海情》爆紅後,用演技證明自己

由 情感解憂僧 發佈於 情感

'25-11-14

文案 | 七五格格

編輯 | 解憂僧

《甄嬛傳》中出演“葉瀾依”的熱依扎,被張藝謀質疑容貌,被北影老師認定“不適合演戲”,未婚生女罹患抑鬱的她如何逆風翻盤?

近年來,熱依扎演出的作品雖然不多,但每部都是精雕細琢,堪稱精品。

憑藉教科書般的演技,她成功飾演了《山海情》中的水花,並摘得飛天獎桂冠。而不久前爆火的電視劇《灼灼韶華》,更是一舉將她的演藝生涯推向了全新高度。

對於熱依扎來說,這份耀眼光環的背後,藏着太多的執着和堅守。

1986年,熱依扎降生在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作爲人口稀少的哈薩克族人,熱依扎進入學校後不僅沒有享受到特殊的照顧,反而因爲異域容貌,開啓了噩夢般的生活。

在學校裏,熱依扎的相貌格外引人注目,同學們紛紛給她起了個外號---“烤羊肉串的!”

這個綽號讓年幼的熱依扎深感羞愧,不敢抬頭和小朋友說話,甚至經常在教室裏溜着邊走。

可這份膽怯,換來的卻是同學們更加孤立她。

自卑的種子,紮根在幼小的熱依扎心中。

15歲那年,容顏豔麗的熱依紮在模特大賽中嶄露頭角,成功出圈,3年後順利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當熱依扎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想在演藝圈做出一番事業時,老師的一番話瞬間澆滅了她的熱情:“你的容貌,框死了你的未來。”

原來,熱依扎的長相極具鮮明的異域特徵,在普通影視劇中無法擔任主要角色。

可以說,美麗的容顏反而制約了她未來的職業發展。

可熱依扎不願認命,更不願放棄自己的理想。

只是,現實卻如當頭一棒,給了她巨大的打擊。

大學畢業後,熱依扎參演了一部電影,可上映時間卻一直待定。

之後的幾年,熱依扎始終沒能等來演出機會。爲了生活,她只得轉行賣起了衣服。

雖然解決了生計問題,但熱依扎內心無比苦悶。

她不甘心演藝夢想就此埋沒,鼓起勇氣四處尋找機會,作爲國內頂流專業院校的大學生,只得放下身段在劇組做羣演,出演一些叫不上名的小角色。

還記得有一次在試鏡時,導演張藝謀直言不諱勸她轉行,認爲她“不具備當演員的基礎資質”。

這番話對熱依扎的打擊是巨大的,但執拗的她並沒有選擇放棄,反而更加珍惜每一個接戲的機會,只爲打磨自己的演技,

直到2011年,機會終於降臨到她的身上。

當年《甄嬛傳》劇組開始海選演員,熱依扎也沒想到,她能幸運入選,出演了外表酷拽、內心柔軟的“葉瀾依”一角。

隨着《甄嬛傳》熱播,所有人都以爲熱依扎即將迎來演藝生涯的轉機。

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由於容貌原因,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熱依扎只能接到些小角色,市場反應平平無奇,沒有泛起任何浪花。

雖然前途迷茫,但熱依扎始終不肯降低對自己的要求,迎合快節奏的表演套路。

她對作品的每一幀畫面,都有着極致的追求,可這一點,和市場始終存在衝突。

這種事業上的矛盾,讓她不斷糾結內耗,常常夜不能寐,發展到最後甚至出現了自殘傾向,被醫生診斷爲“重度抑鬱症。”

熱依扎的事業被迫停擺,好在家人和朋友的關愛讓熱依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終於走出陰霾,重新迴歸大衆視野。

都說“否極泰來”,熱依扎對藝術的執着追求、精益求精,深深打動了知名導演孔笙,點名由她出演新作品《山海情》裏的水花。

《山海情》在條件惡劣的大西北拍攝,那裏不僅氣溫高,而且風沙很大。

由於剛生產不久,熱依扎不但要和極端環境做“鬥爭”,還要適應“媽媽”這個新的人生角色。

拍攝時間緊張,可孩子需要3個小時一餵奶,堵奶便成了家常便飯。

乳房腫脹如鐵,可也不得不吸出來,奶水伴着膿和血一起吸出,這種疼痛讓熱依扎渾身戰慄。

飾演克服種種困難的水花,讓熱依扎彷彿重走了一遍自己過往的路。

她無法分清戲內還是戲外,只知道不管是熱依扎還是水花,都選擇用微笑來面對苦難。

笑中帶着哭,淚眼裏全是笑,一張臉上模糊又清晰的表達出兩種情感。

《山海情》一經播出,像一股旋風吹遍神州大地,風靡全中國,甚至颳起一股“熱依扎風潮”。

觀衆紛紛好奇,在一張臉上,如何能夠表現出哭和笑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

#熱依扎演技#的話題被推上熱搜,熱度居高不下。

憑藉此劇,熱依扎獲得了第33屆飛天獎最佳女演員獎,同時這也是首個85後“飛天”視後。 

在頒獎盛典上,熱依扎淚流滿面一度情緒失控。

她感謝孔笙導演,在她成爲母親後,仍然向她拋來了橄欖枝;向父母致謝,感謝父母的付出和理解;甚至還對保姆無微不至的照顧表達了謝意。

熱依扎曾說:“經歷過死的錘鍊,才能洞悉生命的意義。”

不肯服輸的熱依扎,不屑被世俗的評判標準捆綁,以孤勇之心奔赴炙熱的理想。

在逐夢的道路上,她經歷了許多,也失去了更多,但同時收穫了閃閃發光的自己。

#創作訓練營開營了#

--END--

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中級社工,知名情感自媒體人。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