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討厭到喜歡,那英的直爽原來是種好品格,這一次,我必須力挺她

由 情感解憂僧 發佈於 情感

'25-11-11

文案 | 阿燕

編輯 | 解憂僧

與王菲相識28年,卻因一句話鬧翻,著名聲樂家谷建芬說她有副好嗓子,卻配了個狗腦子。那英的“直率”誤了多少事兒?

11月9號,在《聲鳴遠揚》總決賽上,選手夏哲軒一曲唱罷全場掌聲熱烈,但票數公佈時,他和馬濤足足差了208票。

作爲評審的那英,對票數表示懷疑,現場發聲:爲什麼票數和掌聲不匹配?犀利質疑令主持人何炅瞬間結巴。

事後,那英坦言:我說話太直,但到了這個歲數,也沒必要拐彎抹角。

她之所以如此直率坦誠,都源於有個與衆不同的童年。

1967年,那英出生在遼寧瀋陽一個雙職工家庭。

爸爸是一名醫生,閒暇時喜歡文藝表演,尤其擅長說快板,每逢單位有娛樂活動,他總是衝在最前面。

媽媽雖然是一名化工廠工人,卻是位京劇發燒友,家中濃厚的文藝氛圍,讓那英自幼愛上了唱歌跳舞。

爸爸媽媽平時很忙,無暇照顧那英和姐姐那辛,所以姐妹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農村的爺爺奶奶家。

那英的性格像個男孩子,從小就很調皮。

在那個年代裏,農村沒什麼玩具可玩,那英就跑到爺爺奶奶家的豬圈裏騎豬玩,在樹上抓毛毛蟲丟進鄰居小哥哥的衣領裏,嚇得小夥伴哇哇大叫。

這大大咧咧的性格,一點都不像女孩子。

好在,除了調皮搗蛋外,那英還有其他特長,那就是癡迷唱歌。

讀小學時,少年廣播合唱團舉行節目,那英總是第一個舉手報名,她就想讓老師也知道,她的歌聲有多好聽。

中學時,那英一度希望爸爸能找個熟人幫她報個班,提升一下自己的歌唱能力。

沒想到爸爸堅決反對報班,還故意說:有本事自己考,走後門多丟人!

原來,爸爸之所以拒絕找熟人報班,是因爲他深知,要靠唱歌喫飯太難了,他更希望女兒能跟他學醫,將來成爲一名醫生,救死扶傷,幫助更多的人。

儘管沒有得到爸爸的支持,但那英並未放棄,她暗暗努力練習,把所有的空閒時間都拿來排練,連考3次終於考上了瀋陽歌舞團。

1988年,那英憑藉翻唱蘇芮的《一樣的月光》、《我找到自己》,榮獲陽光杯通俗歌曲大賽第三名。

隨後,那英的貴人出現了,著名聲樂家谷建芬主動詢問她願不願意留在北京進行專業聲樂學習,至於喫住問題自己可以爲她解決。

那英一聽樂壞了,她想都沒想撲通跪下,向谷建芬磕了3個響頭,算是拜師成功。

在聲樂班,那英的大白嗓子得到了谷老師的欣賞,可是她的性格卻讓谷老師頭疼。

當時,那英的同學還有毛阿敏,劉歡,孫楠,李傑......

原以爲他們會彼此陪伴,共同成長。沒想到,那英把男孩的性格體現的淋漓盡致,不是帶着大家瘋玩,就是惹是生非,讓谷老師特別惱火。

當時,師徒倆還鬧過一場誤會。

那天,谷老師剛寫完《燭光裏的媽媽》,讓那英來試唱小片。那英一看,愛不釋手。

於是,她用盡自己所學,全心全意試唱完畢,可是谷老師轉頭卻把新歌給了毛阿敏。

那英心有不甘,還當場甩臉指責老師偏心,說自己就是不被待見。

谷老師並沒有生氣,反而耐心勸她:“別急,合適的纔是最好的。”

多年以後,谷老師在綜藝節目中公開表示,當時一直很看好那英,她的嗓音不錯,只是這首歌不適合她,音域對她來說有難度,反觀毛阿敏,唱出了這首歌的故事感。

可當時年輕的那英無法理解老師的苦心,谷老師因此送給她一句貼切的評價:“有個好嗓子,卻配個狗腦子。”

事後,谷老師專門爲那英制作了一首歌曲《山溝溝》,那英也憑藉此曲一舉成名。

在隨後的幾十年中,雖然那英的事業風生水起,但性格一直沒有改變過,甚至讓她差點失去一個閨蜜。

1997年,那英在香港認識了王菲,兩人性格同樣直爽,很快成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

原以爲她們會相互扶持,攜手走下去,沒想到,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2000年,王菲和謝霆鋒公佈戀情,一度震驚了整個內娛。

由於他倆年齡相差11歲,作爲好朋友的那英竟公開表示“他們不般配”。

那英之所以如此“心直口快”,本意是想讓好友避免受傷,但當時深陷愛河的王菲根本聽不進去。

一對昔日好友因此翻臉,互不往來。

8年之後,當那英和王菲有了相似的經歷後,她們才和好如初。

11月9號,那英在節目裏質疑票數的公正性,何炅強調“不能帶着疑問繼續比賽”,隨後請出了公證人員現場驗票,確認無誤,面對何炅詢問:“這個行爲,我支持你!老師,這樣的處理方式可以接受嗎?”

“我也第一次遇到,這.....太官方了!”但她表示下一場還監督。

這次,從那英的發言,可以看出她已經很剋制了,把想說的話在腦子裏過了一遍了,換作之前,依她的性格大概率會說:“這是假的吧?”

雖然節目組還未正式爲此事做出回應,但是那英的直率收穫了無數網友的好評。

如今的那英已經58歲,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的她,早已過了衝動任性的年齡。

說句實話,以前我是有那麼一點點討厭她的,經歷過這次的事,我才恍然大悟,一個人的直爽,其實是一種好品格。

萬事萬物,都離不開一個“度”字。

適度的直率,也許能成爲優點,過於的優點,也可能成爲缺陷。

人生就是這樣矛盾,只有合理平衡,才能走好餘生的道路,希望每個人都能修練好這門功課。

--END--

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中級社工,知名情感自媒體人。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