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103歲母親還健在,4個弟妹靠他暴富,90年代年入千萬

由 吐槽阿西巴 發佈於 娛樂

'25-07-22

宗慶後臨終前根本不會想到,他離世才一年半,家裏那檔子最見不得人的事兒就被公之於衆。

他將集團股份全部留給大房,給二房安排好150億人民幣鉅額財富,卻低估了子女們的胃口。

他這一生有功有過,情感生活雖有不堪,卻是宗家的功臣。

宗慶後小時候雖條件艱苦,但卻是出生於正兒八經的高知家庭。

他的父親宗啓騄畢業於中國大學化學系,在南京政府的郵局裏上班。

他母親王樹珍是滿族鑲黃旗人,曾經家庭地位顯赫,王樹珍的父親是郵政局局長,母親曾是格格,後來家道中落,哥哥將她許配給了宗啓騄。

兩人結婚後,王樹珍很快就懷孕了,但這個孩子來的不是時候。

懷孕期間,宗啓騄被人誣陷入牢,王樹珍被迫投奔親戚,只能喫烙餅喝黃豆芽湯解決溫飽。

沒想到,困苦環境下竟然孕育了一個9斤重的“巨嬰”。

王樹珍給這個孩子取名“宗”,因孩子排宗家“後”字輩,得名宗慶後。

宗慶後自記事以來就沒過一天好日子,父親找不到工作,母親在小學校當老師,一家人就靠她一個人的收入艱難度日。

初中畢業後,因家中無力資助他上學,宗慶後拿到了很多家庭統一的“長子劇本”:早早承擔起家庭的重任。

十幾歲的孩子頂着烈日賣過爆炒米,在冰天雪地的夜晚站在火車站賣煮紅薯貼補家用。

1963年,17歲的宗慶後得知舟山馬目農場招知識青年,爲給弟弟妹妹讓出口糧,他踊躍報名,然而等待他的卻是長達15年的農村苦力,15年間無人問津,像是個沒有爹媽的野孩子。

在舟山馬目農場,他挖鹽、曬鹽、挑鹽還算輕鬆,後來他被安排至紹興茶場,這裏的農活雜苦,種茶葉、割水稻、燒窯,最苦的是搬磚頭。

一車磚頭600/700百斤,送的時候是上坡,空車回來時是下坡,一個來回十里路,一晚上運三車磚頭,跑三十里路,別人的青年叫苦連天,只有宗慶後埋頭苦幹。

可乾的多就喫不飽,28塊錢一個月的工資都讓他買了黑市米填肚子。

然而對於大兒子宗慶後的這段遭遇,王樹珍卻沒有一絲心疼,後來她曾對媒體嘮叨:舟山是他自己去的,他要去我又不能攔着。

宗慶後對家庭的貢獻,就這樣被輕描淡寫說成了“自作自受”。

如今王樹珍仍然在世,已經103歲高齡,不知道現在的他是否還是不認可宗慶後爲宗家的付出?

宗慶後從農場返回杭州時已經33歲,準確來說他沾了王樹珍的光,頂替了母親在學校的職位纔回到城市。

只是宗慶後被安排在校辦的紙箱廠當工人,最先看不起他的竟是家中的弟弟妹妹。

16、7歲爲給弟妹留出口糧,他背井離鄉15年,33歲歸來仍是單身漢,15年付出換來的卻是弟妹們口中的一句“鄉巴佬”。

那時,宗慶後就暗自發誓,一定要闖出一番事業。

在校辦廠的10餘年間,宗慶後鉚足勁兒幹事業,從工人幹到推銷員;從100個電風扇,到十萬塊電錶;80年代就能創下180萬的年度業績。

宗慶後能夠衝在一線拼搏事業,是妻子施幼珍在他背後默默給予理解和支持,她心疼丈夫天南地北跑推銷,從不過問收入多少。

這也導致宗慶後想創業時,拿不出一分錢。

1987年,校辦工廠連年虧損準備轉手補虧空,宗慶後看準時機下手,妻子施幼珍和他一起承擔了14萬元的外債,包下了杭州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

要知道,那是1987年,14萬元算是鉅債,施幼珍能與宗慶後共進退,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宗慶後接手校企後的第一筆業務是代銷課本和批發冰棍。

只要接到學校的訂單,無論颳風下雨,宗慶後都會騎着三輪車去送冰棍。

那一年他42歲,4分錢一根的冰棍他只賺幾釐,一箱汽水只賺幾毛。

很快,宗慶後就憑藉推銷經驗把冰棍推銷到40多家學校,多家工廠都從他這裏訂購汽水給員工喝。

第一年,宗慶後就賺了10萬元利潤,這是他夜以繼日蹬三輪蹬出來的。

有一次,宗慶後得知一些學校在給學生們喝一種叫“中國花粉口服液”的營養品,但此口服液的價格高,很少有學生喝得起。

於是,宗慶後找到廠家,訂購了一大批簡易包裝的口服液以降低成本,這個低售價品質相同的口服液一經推銷立刻供不應求。

看到口服液潛力巨大後,宗慶後“跑斷腿、磨破嘴皮子”組建了一條灌裝生產線,日產量一萬盒,當年便創下436萬元的銷售額。

然而宗慶後並不滿足於現狀,後來他成立了娃哈哈,決心研發自己的營養液。

爲挖來有相關經驗的技師張宏輝,宗慶後帶着老婆孩子住10平米的破房子,把教育局分給他的三室一廳讓給了張技師,在得到醫科大學營養系朱教授的配方支持下,第一款娃哈哈營養液終於誕生。

那個年代,電視廣告剛剛興起,宗慶後每到一個城市推銷,只需做一件事:每晚黃金時段投電視廣告“喝了娃哈哈喫飯就是香”,報紙廣告登四個半版,第二天娃哈哈營養液立刻供不應求。

1991年,娃哈哈營養液年度銷售額突破4億元,年度淨賺7000多萬。

這是宗慶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而與宗慶後共同富裕的,還有家中的三弟一妹。

四個弟弟妹妹是最先看不起宗慶後的,也是最先躺賺娃哈哈的一幫人。

宗慶後有三個弟弟,宗端後、宗澤後、宗宇後,一個妹妹宗蕊。

其中,宗端後創建了杭州三和食品助劑廠,爲娃哈哈提供山梨酸鉀、甜味劑、安賽蜜、水解植物蛋白等飲品配料,並逐漸走出國門。

1996年,宗端後就大手筆斥資賺來的上千萬徵地蓋廠房生產線。

2003年,宗端後獲得了美國綠卡,如今住在聖馬力諾豪宅區逍遙快活。

宗澤後曾被盛傳90年代就在美國打拼,賣罐頭、服裝、飲水機等產品,然而實際上他在國外的目的還是承接娃哈哈的海外業務,那幾年正值杜建英在美國生孩子,兩人相互之間也有個照應,所以至今關係都不錯。

如今,宗澤後名下的宗盛智能就是由娃哈哈創投注資而來,研發生產智能飲料機、智能冰櫃,這些產品最後賣到了哪家公司,顯而易見。

宗澤後目前也住在美國聖馬力諾豪宅區。

宗宇後名下則佈局有浙江誠信包裝、浙江營益金屬材料、浙江積寶照明科技,這些公司的主要客戶還是娃哈哈,爲娃哈哈提供生產各式包裝、印刷瓶標等業務。

宗蕊則持有海寧金鹿香精香料,杜建英的三捷投資集團有參股,宗蕊的業務則比較單一,只爲娃哈哈提供香精。

依靠着大哥宗慶後的娃哈哈,四個弟妹賺的盆滿鉢滿,但宗馥莉一上臺卻與他們逐漸終止合作,引來三叔宗澤後無情痛罵。

他稱侄女停掉了宗宇後的包裝業務,終止了宗蕊的香精供應,宗馥莉不厚道、六親不認!

可見,宗慶後的弟妹們本想着吸血娃哈哈一輩子,沒想到半路殺出個親侄女,沒了娃哈哈的業務,他們的公司只能等着關門大吉,若是四個弟妹業務廣泛,哪有必要因爲失去娃哈哈一家公司的業務大吵大鬧?

可笑的是,宗澤後“創業”這麼多年都沒能理解侄女究竟爲什麼要搶業務,她曾說過自己的標籤廠做了新品的鐳射標籤,更多新的瓶型也有她的公司設計開發製造。

也就說僅從搶走宗宇後的業務而言,宗馥莉不認爲宗宇後的公司能夠開發製造新瓶型,更別說鐳射標籤這種新工藝了。

不知道宗老在天之靈看到家族內鬥成這個樣子會作何感想,奮鬥一輩子賺來的財富引發家族成員老死不相往來。

有人說,每次家族出事情家人們吵鬧,沒錢是原罪,因爲沒有人願意爲家族犧牲自己的利益;

宗家倒是有錢,每一位成員得到的金錢幾輩子都花不完,卻也鬧成這個樣子,有錢人的生活你能懂嗎?

#頭號創作者激勵計劃#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