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沒有把瓜爛在肚子裏的義務。
從“劉曉慶爆年輕演員不背臺詞”到“何賽飛說導演讓自己給流量演員讓戲”,再到第五期姐姐弟弟們大辯論“演員搞醫美有沒有必要”。兩個武則天,一個大玉兒和一個海蘭珠,火力多猛必須點開正片自行體會。反正硬糖君感覺《一路繁花2》再嘮上幾期,娛樂圈的未解之謎怕就全解開了。

只有真實的閱歷,才能增加輸出的厚度。平常藝人說出點“金句”總像尋章摘句,《一路繁花2》的姐姐則是以身說法。沒有空對空的理論爭鳴,全是實打實的精彩人生。看她們觀點對撞,居然第一次沒有站隊的衝動,而是對歲月沉澱的不再恐慌甚至有所期待。
當瓜地裏的猹是一種樂趣,關鍵是,透過這些資深業內人士的討論,真能窺見內娛一些制度上、產業上、生態上的問題。吐槽只是第一步。相較於我等羣衆作爲第三方的隔岸觀火,身在其中的姐姐和弟弟們如何選擇,更是《一路繁花2》的一大看點。它不僅給出看待世界的世界觀,更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還是我獨醒而衆人皆醉?在生命體驗中,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東西?在時代浪潮中,又如何堅守選擇保持初心?內娛有自己的大女人“圓桌派”,也留給我們長久的“課後題”。
內娛該對年輕祛魅了
《一路繁花2》是由愛奇藝出品的跨齡旅行生活體驗真人秀,姐姐團成員爲何賽飛、劉嘉玲、劉曉慶、寧靜、張柏芝,弟弟團成員爲柯淳、邵子恆,節目每週五12:00在愛奇藝播出。
看到《一路繁花2》第5期,不僅姐姐們旺盛的生命力完全幫人克服年齡焦慮,也深感內娛該對年輕祛魅了。藝人整容成風的原因,無非是一種產業選擇的倒逼。沒有《廊橋遺夢》那種寫給中老年演員的戲,市面上可供選擇的劇本都在集中呈現年輕人的世界。

這樣一來,哪有演員“敢老去”?正如何賽飛指出的那樣,演員只能寄希望保持年輕然後儘量延長個人的演藝生涯。只有年輕人當主角的影視市場,是病態且古怪的。它既壓縮了演員的藝術長度,也摺疊了影視作品呈現人生歷程的完整度。
最近大家都在惋惜《出走的決心》沒能得獎,硬糖君感覺是一個好的風向。這至少說明我等羣衆也意識到一花獨放不是春,市場應該鼓勵更豐富年齡段的作品出現。到那會兒,維持年輕和美麗的醫美之風可能就剎車了。爲什麼?人家導演手裏的本子講一個五十知天命的姐姐的故事,你還好意思頂着一張幼態網紅臉去試戲嘛。
醫美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有時候它幫助演員獲得想要的角色,但也拋棄了原生臉以及更自然的微表情呈現,可謂有得有失。但諷刺的是柯淳提到的情況,有導演申明不用整過的演員,最後選角里卻有業內都知道的整容臉。如何讓業內凝聚更多的共識,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顯然是必要的。

此外,最近羣衆熱議的評獎話題也沒被姐姐們落下。《一路繁花2》簡直未卜先知到像事後補拍的,姐姐們隨便嘴兩句到節目播出時就和時事完全呼應。當年二十多歲的寧靜,爲自己支持的演員爭取票數,這份“當年勇”現在看來依然勇。

創造“真實”的土壤
《一路繁花2》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並非依靠製造戲劇衝突來吸引眼球,而是通過構建一個高度自主和真實的表達場域,讓姐姐們自然而然地敞開心扉。影后們的茶話會絕非把人攢起來就夠了,讓她們主動開口才是最難的那一步。
首先,繁花團是存在社會學所說的“羣體動力”的。姐姐們都是娛樂圈前輩級的人物,獎項和榮譽加身無數。她們共同出現在旅途中,是勢均力敵的。誰也不會仰人鼻息,誰也不會低人一頭。這樣的強強配置,才讓她們發言時可以不用投鼠忌器。因爲大家都是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一句話哪怕一個眼神都能秒懂對方。

其次,全自助旅行模式把主導權交給了姐姐們。沒有固定的劇本和任務,可以讓姐姐們自行選擇行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狀態。節目的貴州站,領隊寧靜美美地泡溫泉,劉曉慶展現優雅泳姿,兩個弟弟在水中摔跤,何賽飛在山頂觀看炊煙流嵐唸詩……這種自助式旅行最大程度放鬆了嘉賓們的身心,從而有更多“開口”的機會。
必須要強調的是,姐弟間的“跨年齡共融”是《一路繁花》第一季以來就驗證成功的嘉賓組合。因爲姐姐和弟弟們有較大的年齡差,這自然而然會在旅行中碰撞出代際差別進而引發討論。柯淳給姐姐們分享年輕人愛喫的零食,充當手機軟件主理人,姐姐們也可以傳遞行業經驗給他。察覺到柯淳有些不敢表達,曉慶姐鼓勵他,把短劇的機會抓住以後大的機會就會到來。

弟弟們給劉嘉玲安利生雞血
最後,《一路繁花2》的話題和觀點包容度極高。節目會保留摩擦與和解的全過程,讓觀衆看到一個完整的語境。不管姐姐們的觀點多麼相左,都能在暢所欲言中捍衛自己的獨立觀點。硬糖君每次一到她們飯點或者在車上的時候,就特別期待圍觀來一場酣暢淋漓的自由辯論賽。
寧靜說票房毒藥撐不起戲,劉嘉玲感慨“怪不得我們的戲越來越難看了”。在分享被對手刁難經歷時,嘉玲姐還非常可愛地說“我都有點想打他”。姐姐們的直言不諱,其根源正在於她們在演藝圈的行業地位和深厚的資歷。她們的人生閱歷和職業成就,使得無需顧及形象包裝和利益牽扯,更有底氣展現真實的自己。
有觀點認爲這類旅行真人秀是批皮綜藝,主要靠蹭熱門話題的流量,這個觀點恕硬糖君不能苟同。《一路繁花2》沒有把姐姐當作製造話題的工具,而是通過歸還自主權、尊重個體差異並保障敘事語境的完整性,構建了一個內娛少有的能夠讓“真實”得以安全流露的場域。這種輿論場域,纔是姐姐們愛說、敢說、喜歡說的土壤。

“影后飯局”的稀缺性,一方面是湊足她們的不容易,另一方面則是構建能夠承載她們價值表達的環境和氛圍。因爲她們圍坐分享的不僅是八卦,更是歲月積澱下的處世智慧和職業信仰。這樣的茶話會,硬糖君聽一百期都不會厭。
多元選擇,一路向陽
跟着姐姐暢遊大好河山,喫着美食聊着八卦,順道面傳心授演技和爲人處世之道。還有什麼理由不羨慕兩個弟弟呢?這簡直相當於武俠小說裏初出茅廬的倆少年,突然遇到四個宗師級別的大佬帶着遊歷江湖,功力想不增長都難!
當然,對於觀衆來說《一路繁花2》也是超值的。喫瓜滿足八卦需求,姐姐的人格魅力更是不容錯過,那種人生經驗和泰然處之的生活哲學絕對是別處沒有的。別人看繁花爲了喫瓜,你看繁花學做藝學做人,恭喜你找到了節目真正的品鑑方式。

就像柯淳會感慨想和劉嘉玲互換靈魂,姐姐作爲《一路繁花2》的內核,不僅是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更在於閱歷背後呈現的多元生存樣本。現在人總擔心行差踏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但其實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姐姐們就有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和選擇,但還不都活出了精彩人生?
“肉肉不能停”的曉慶姐,精神狀態一直是年輕人的榜樣。正如寧靜說的,慶姐身上最寶貴的精神就是永遠打不死,永遠都有重來的勇氣。節目裏慶奶說自己一天50塊在橫店當羣演的橫漂生涯持續了一年,這還不讓人respect嗎?在慶奶身上,我們能看到人生無限的容錯率以及使不完的精氣神。

何賽飛是演藝圈斜槓人生的典範,作爲越劇名家,她在遭遇影視圈亂象後,依舊深耕戲劇領域,爲文娛生態注入了純粹的藝術力量。這是達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的人生智慧。“我爲什麼要不老呀,我心裏不老就行了,心裏不發皺。”心態的年輕纔是真年輕,何老師對年輕的理解已經next level了。

劉嘉玲的韌性和原則,是弟弟們學習的典範。她內心的充盈和豐富,曾讓柯淳感慨想要互換靈魂。在聽完柯淳的困惑時,她非常堅定地說:“每一次試戲都要百分之兩百,用你的理解把他展現出來。”她會一直糾正弟弟們的粵語發音,像是不厭其煩的長姐。有時又能開起冷麪玩笑:“我不穿泳衣了,我怕你受不了。”

有人質疑寧靜“沉迷綜藝不搞創作”,可在當下優質劇本稀缺、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下,在綜藝裏保持觀點輸出同樣不失爲一種“做藝”。“我當然要上綜藝,人生是需要各種佐料來調劑的,你只會當演員,只會在片場,你會有惰性,你會懶得思考與人相處這件事。必須保證你在鏡頭面前有輸出,它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張柏芝頂着大美女的顏值,卻成爲繁花團的“抽象擔當”。草原上的風大得傘都撐不開,她找到柯淳說去“放風箏”。她爲了讓姐姐們休息,獨自制定行程到深夜的擔當讓人感動。在重唱《星語心願》時的落淚,則是少見的純粹和初心依舊。反差、細心和感動,是她在節目裏留給大家的關鍵詞。

在《一路繁花2》裏,“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得到了具象化的體驗。我缺的是那些娛樂圈瓜嗎?不,我缺的是那種縱橫江湖幾十年歸來仍有赤子心的精神養料。而把這些養料有機組合的《一路繁花2》,可以說是全內娛無代餐。
何賽飛回歸本源,寧靜打破邊界。劉曉慶和劉嘉玲,則用生命履歷詮釋了人生的“韌度”。可以說,這幾位影后不僅是現象的揭露者,其自身的藝術選擇,也爲我們指明瞭某種迴歸本心的路徑。這種在紛繁複雜的行業裏安身立命、知行自洽的生命哲學,是比演技更寶貴的東西。
唯有一路行來,方得心有繁花。至於半路的瓜田,只是隨手解渴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