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尖椒
“國慶之後,很多人張口閉口都是漫劇,講短劇的人都比漫劇少了”。
毫無疑問,漫劇已經接棒短劇,成爲當下內容行業最炙手可熱的風口。
據瞭解,今年末抖音漫劇的目標是日消耗量達到2400萬。巨量引擎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全年漫劇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200億元。
兩個月前,娛樂資本論曾從技術角度解讀AI漫劇熱潮,最近,這股熱潮又有了新的助推器。
一邊是頭部平臺取消大部分承製方保底後,真人短劇加速出清,行業二八效應加劇,在真人短劇賺不到錢的承製方尋求轉型,漫劇產業將迎來更多玩家。
就在昨日,抖音版權中心發佈漫劇係數分成調整公告,其中明確了沙雕漫分成係數僅爲10,靜態漫僅爲1,而2D/3D漫劇係數50,仿真人漫劇係數高達60。目前佔主導的沙雕漫失去盈利優勢,對仿真人漫劇大力扶持將對真人短劇造成更大壓力。
另一邊,百度短劇、騰訊廣告、阿里系UC大魚號、抖音、快手、B站、愛奇藝、閱文等十多家平臺紛紛出錢、出IP、出算力:抖音可以給到精品漫劇單部最高百萬元的扶持,愛奇藝將最高會員分成比例拉到100%,閱文、知乎、七貓、UC大魚號、番茄、咪咕等平臺加起來有超過45萬部IP授權......

對當前的競爭態勢,靈炬動漫負責人呂少龍的感受是“興奮”:“很多平臺短劇時代沒有接招,只是觀望或者淺淺投入,但現在是各個大廠進來‘廝殺’,加碼加政策。”他期待不同平臺的入局能讓漫劇的發行渠道更加多元,未來漫劇的變現空間會更大。
不同平臺加碼漫劇也有不同目的。對內容平臺來說,漫劇無疑是當下搶佔用戶觀看時長最有效、最新鮮的品類,特別是漫劇對25歲以下年輕用戶吸引力更大,對平臺拉新、日活增加都有助力。對擁有大量版權IP的平臺來說,AI漫劇可以打破傳統影視製作的產能限制,快速進行大量IP孵化,證實IP變現能力。
對比短劇,漫劇或許有更廣闊的想象空間。行業內的共識是,有了AI加持,漫劇的精品化將不會像短劇一樣被迫依靠成本疊加,而是看誰能在同等成本內,有更好的審美,更新的技術,更高效的工作流,完成更優質的作品。
AI漫劇也可能會更快開啓出海浪潮。11月20日,在由霞光社主辦、娛樂資本論創始人吳立湘主持的“短劇出海新範式”論壇上,創壹科技CEO樑子康提出,未來AI漫劇在海外的營收體量會大大超過國內。同樣,面對明年大量的AI漫劇出海需求,翻譯和配音工具產品迭代也會需要更新換代。“比如真人劇配音是通過人臉識別,但是漫劇比較難識別,產品需要相應優化。”鬼手剪輯CEO張天佳表示。

霞光社WAVE2025泛互聯網全球領航者大會
無論是短劇承製方轉型做漫劇,還是平臺加速下場砸錢發資源,漫劇無疑已經成爲下一個互聯網平臺都想爭搶的流量入口。
#本文已採訪六位相關人士,他們也是「娛樂資本論」2025年採訪的第562—567位採訪對象

承製方保底取消,真人短劇加速出清
“最近頭部平臺取消保底的消息釋出後,很多真人短劇承製方想轉型做漫劇。”呂少龍告訴娛樂資本論。
據瞭解,目前漫劇的玩家身份非常多樣,一些是以前的真人短劇承製方、投流方,一些是傳統動漫玩家,還有之前做TVC廣告甚至做知識付費的也想做漫劇。而隨着真人短劇承製方的利潤率逐步降低、虧損可能性加大,將會釋放出更多產能投入到漫劇賽道。
在呂少龍看來,以後短劇承製方只有兩種方式能賺錢。一種是精品路線。花更多的錢,打造更精品的作品,以更低的爆款概率,博更高的上限,比如《盛夏芬德拉》,在紅果45天分賬1600萬。一種是將成本控制在較低的水平,純走量。雖然每部的承製利潤微薄,但可以靠規模化擴大營收。
基於自身的優勢和對行業的判斷,靈炬動漫從今年3月開始進行調研、轉型,5月正式立項,7月份第一部漫劇上線。相應地,原來的真人短劇業務逐步縮小產能,將重心都轉移至漫劇,目前靈炬動漫一個月可以生產50部AI漫劇,已經超過原來真人短劇最高的月產量,未來目標是衝刺每月做100部。

像靈炬動漫這樣早早佈局漫劇的公司在搶佔人才上是有先發優勢的。呂少龍回憶,他們很快就用三個月時間招了近200人,“後續還會全國各地動漫人才聚集的地方繼續招人。”
稻穀文化在今年年初從真人短劇逐步轉型探索漫劇賽道。“之前我們做真人短劇起步較晚,做到頭部的機會不是很大,加上當時公司有進行AI研發,於是開始嘗試AI轉繪真人短劇,發現效果不太行。之後,我們做表情包動漫和動態漫,到了二季度時每個月已經有幾十部的產能。”稻穀文化CEO張之涵對小娛表示,在二季度時,稻穀文化的投流日峯值達到20萬,當時有一大半是自然流量,“那時就能感受到漫劇在爆發了”。目前,稻穀文化已經開設了深圳分公司,後續還將在杭州、廣州等地成立分公司,繼續招募人才、擴大產能。

不止是靈炬動漫和稻穀文化,醬油、魔方、花生、影譚都是從真人短劇轉型進入漫劇賽道。
如今保底取消後,還會有一大波原來的真人短劇承製方來搶佔漫劇賽道,而這些產能,將會成爲各大平臺的必爭之地。

十餘家平臺下場,爲了什麼?
最近一個月,平臺頻繁入局漫劇“跑馬圈地”,給錢、給IP、給算力。
一部分內容平臺是爲了搶佔產能,豐富內容供給,從而搶佔用戶使用時長,提高日活。
今年5月1日,百度發佈了“動漫短劇合作指南”,以平臺分賬激勵、內容分銷、流量扶持等方式扶持漫劇。7月,百度發佈“漫劇星躍計劃”,“度加”創作平臺對AI漫劇也有所扶持。
百度百家號漫劇負責人告訴娛樂資本論,最早開始佈局漫劇源於對短劇領域的觀察:今年年初開始,短劇市場爆款率和內容創新力都有所下滑,對用戶的吸引力正在減弱,同時製作成本持續攀升,平臺投資回報率普遍承壓。另外,短劇受衆年齡集中在30歲以上,真人短劇在拓展年輕用戶羣方面空間有限。
“我們認爲短劇的核心價值在於搶佔用戶觀看時長。當我們開始探索既能降低內容成本,又能保留短劇消費黏性和觀看習慣的方式時,發現AI在內容生成上迎來風口,百度在AI技術和大模型方面也有長期積累,漫劇正是這個思路下的重要嘗試。”上述負責人表示。
而百度做漫劇的初衷,就在於“拉動更多年輕人羣的內容消費。”據公開數據,30-50歲的中青年用戶是百度百家號的主要受衆,而AI漫劇的主要消費人羣是25歲以下用戶。

之後,百度百家號內部成立團隊嘗試自制AI漫劇。隨着技術的快速迭代,特別是百度自研的“蒸汽機”大模型和“度加”創作工具的升級,其自制漫劇已經從初期的PPT式動態圖文升級爲動態連貫、人物一致性強且視聽體驗達標的內容,“這讓我們堅定了投入的決心”。
在漫劇領域,百度既作爲平臺方,給創作者以流量扶持與內容分成,針對題材新穎、爆款IP改編的漫劇給予直接的現金扶持,也作爲內容方,開放IP版權庫和AI技術,與合作方共同承擔製作成本,拿下優質漫劇的首發權。
百度漫劇負責人透露,目前百度站內已經累計有近2萬部漫劇,每個季度還會新增5000至6000部。“最近這個量稍微有點下降,因爲我們在逐漸減少PPT漫的引入。”從主要受衆人羣來看,30歲以上受衆偏好看沙雕漫,18-24歲受衆偏好看動態漫。
長視頻平臺中,愛奇藝在上個月率先官宣了漫劇合作計劃,並於昨日宣佈上線漫劇頻道。
從合作計劃來看,目前愛奇藝屬於快速填充漫劇內容的階段,鼓勵合作方上線更多新片,部數越多分成比例越高。對於當月新增部數超過40部的合作方給予90%會員分成,獨家新片分成比例更高達100%。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海濤向娛樂資本論表示,愛奇藝對待漫劇的態度是“包容、快速、應變”,不會對內容題材或者畫面效果等做過多的干預和限制,會通過自制、框架合作、分賬、劇本等多種合作模式,與廣大的漫劇行業從業者達成對應合作,激勵引導大家共同攜手創作出更多有差異化且滿足用戶需求的內容。
楊海濤相信,未來漫劇將會成爲愛奇藝站內一個高速成長的內容品類。“一是AI賦能會帶來成本和生產週期指數級的變化,二是漫劇已經開始出現精品化特徵,完全有可能成爲新的專業內容品類。”
在短劇領域已經成爲超頭部的抖音(紅果),在漫劇扶持政策上始終走在前列。
8月抖音宣佈開放番茄IP授權改編合作、成片框架保底合作和頭部精品單據採買合作後,10月30日又發佈“成品漫劇合作指引”,明確了機構和個人的不同合作細則。
僅十天後,抖音再次發佈“精品漫劇激勵政策”,針對豎屏漫劇,最高能給超頭部漫劇3萬元一分鐘的保底激勵,按照一部漫劇100分鐘,超頭部的單部保底能到百萬以上。據瞭解,目前精品漫劇成本普遍在30萬左右,抖音直接的現金激勵政策無疑將會刺激更多創作者與其綁定。

與紅果初期靠高額保底綁定CP方邏輯類似,此次抖音的精品漫劇激勵政策也是用真金白銀換頭部產能,爲漫劇承製方帶來大量窗口期紅利。
比起補充內容、平臺拉新,快手在扶持漫劇的目的之一是推廣自家大模型可靈。在快手的漫劇扶持計劃中,“可靈AI算力成本支持”是主要的扶持資源,也是吸引承製方的因素。

萬物有光今年6月份從真人短劇全面轉型至AI短劇,其負責人楊念透露,在AI漫劇製作過程中,成本主要就由算力與人力構成,目前他們團隊的算力成本大概佔總成本的20%至30%。
像閱文這樣擁有大量版權IP的平臺來說,入局漫劇則是另一套邏輯。
10月,閱文發佈“創作合夥人計劃”,開放10萬部IP作品,設立億元專項基金。在大會上,閱文還宣佈與頭部漫劇公司醬油合作,未來三年生產400部漫劇,其中一半以上改編自閱文IP。
閱文漫劇負責人雪夜表示,“之前受制於傳統制作產能,通過視覺化去放大閱文IP的影響力受到限制,但是AI降低了製作難度,這對於一家擁有大量IP儲備的公司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遇。”同時,雪夜也相信,未來,漫劇早晚會形成新的IP,變成閱文新的IP產出地。
和閱文類似,書旗、七貓、知乎幾乎都是以IP版權爲支點,希望用IP爲槓桿撬動新的內容生態,在漫劇領域找到自己的切入口。

精品化、IP系列化,AI漫劇比短劇有更多優勢
雖然與短劇一樣快節奏、重情緒,但AI漫劇有可能走出與短劇不一樣的道路。
比如,實拍影視作品要靠成本增長才能達到的“精品化”,但AI漫劇在某種程度上完全顛覆了這條邏輯。
“真人短劇的精品化目前看,大部分公司被迫必須要依靠實打實的道具、場景、演員成本的上升。從大數據上看30萬對於真人短劇是一個坎,超過30萬的成本回收風險會大幅攀升”。楊念認爲,AI漫劇的精品化則主要取決於主創審美以及團隊調用AI的方法論。“AI漫劇精品化不是要提高成本到100萬,而是卷審美,更新的技術,更高效的工作流,更細緻可工業化的sop,以及卷團隊管理能力,看誰能在同等質量的情況下,成本更低、人效更高。”
呂少龍也認爲,AI漫劇在精品化道路上,成本的增長會比短劇健康,不太會出現翻倍式、指數型的增長。“漫劇的成本結構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劇本、算力和人力。其中人力成本不像演員一樣有較大波動,導演、抽卡師、配音、剪輯這些崗位都是以底薪+提成的工資形式結算,相對來說比較穩定。”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據百度漫劇負責人觀察,漫劇每個季度都有一次大迭代。“上季度是從PPT漫迭代到沙雕漫,沙雕漫成本進一步下降。下個季度我預計動態漫的技術水平會大幅度提升,大概在明年2月春節期間將會有更多爆款跑出來。”
漫劇在IP系列化方面也有獨特優勢。
之前娛樂資本論報道過短劇系列化熱潮,其中提到的演員漲價、成本增長、系列化開發時間過長等困難,在AI漫劇中都能解決。
一方面,AI漫劇成本在技術發展下反而會逐漸下降,且比起實拍,AI漫劇可以更加方便地實時創作,開發系列化更方便。
百度漫劇負責人觀察到,漫劇時長有兩極分化的特徵,一種時長短,30集以下,不斷測試用戶反饋,一種在100集以上,甚至可以多達200集。這也是漫劇的優勢之一,“真人短劇需要一次性拍完,但漫劇可以根據受衆反饋保持持續更新。”
另一方面,漫劇受衆本身就有追番的心智與習慣,對IP系列化的接受度更高。“一些漫劇的編劇很多就是網文寫手,在世界觀架構上就會比較成熟,未來IP後鏈路變現的空間更大。”呂少龍表示。
娛樂資本論注意到,在愛奇藝的漫劇合作計劃中,也有專門針對IP系列內容的激勵,從第三季起分成係數逐季上漲。該計劃既可以綁定有持續產出能力的創作團隊,保障平臺內容的穩定供給,也能培育長效的IP資產,甚至能與愛奇藝自有內容生態進行聯動,共同實現IP價值最大化和平臺利益最大化。
當下,關於AI漫劇的競爭已然超越單純的內容創作,而是技術發展、平臺生態、IP孵化等多方位的卡位戰,是對用戶注意力分配權的新競爭。
未來娛樂資本論將持續關注AI漫劇領域,並推出多篇系列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