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馬斯克成立新黨“美國黨”顯然是美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儘管馬斯克決心很大、並且信心十足,但是外界對於馬斯克的新黨卻不看好。特朗普對於馬斯克成立新黨也是不屑一顧,稱看到馬斯克在過去五週完全“脫軌失控”,基本上陷入“如火車事故般”災難性局面,“令人難過”。很顯然,特朗普認爲馬斯克的舉動是荒謬的。除了共和黨不看好馬斯克新黨之外,美國民主黨也不看好美國黨。美國多數民衆也認爲,在美國共和、民主兩黨長期壟斷背景下,馬斯克想要靠新黨打破格局也是十分困難的。

1
馬斯克新黨支持率出爐,真實數據表現讓美國內部感到震驚,預示美國的動盪與變化時代來臨。在宣佈成立新的政黨美國黨之後,馬斯克立即在平臺上發起民意調查投票。投票的內容就是,美國民衆是否應該建立一個名爲“美國黨”的新政黨,以擺脫民主、共和兩黨輪流執政的體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投票吸引了極大熱情,僅僅一天時間就有124.9萬網民參與投票,65.4%投下贊成票。
不僅僅參與投票人數超出預期,而且支持率也是高達65%以上遠遠超出預期。在此前的投票中,支持率甚至高達81%,超過300萬人參與。英國《獨立報》於數小時後發佈了最新民調顯示,馬斯克成立的新黨更是殺瘋了。民調數據顯示,約40%的受訪美國民衆支持馬斯克成立新黨;馬斯克宣佈美國黨成立後,14%的民衆表示會支持馬斯克的美國黨,22%的民衆表示不確定是否支持,只有38%的明確表示不會支持他。

對於一個剛剛成立,連基本上選舉流程都沒有走完的黨而言,這樣的支持率確實超出所有美國人想象。曾在特朗普政府任職的知名政客斯卡拉穆奇,以及美國億萬富翁馬克·庫班等名流和精英都公開站出來支持馬斯克成立的美國黨,這在美國曆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馬斯克的新黨殺瘋了,剛剛成立就獲得這麼大支持率,這確實成爲一個特殊現象。
對於特朗普的嘲諷,馬斯克援引美國小說家弗蘭克·赫伯特的經典科幻小說《沙丘》中的名句:“恐懼是思維殺手。恐懼是帶來徹底毀滅的小小死神。”馬科斯推廣新黨時稱,“美國黨的使命是讓你們重獲自由。”這一宣言迅速在社交平臺傳播,24小時內獲得數百萬次互動。這些都說明馬斯克成立的新黨與美國曆史上其他新成立的小黨有着本質區別。

2
馬斯克的絕望同樣是美國民衆絕望,求變是當前美國社會的一種心態。馬斯克之所以成立新黨,就是因爲對如今美國的兩黨都絕望了。4年多前,馬斯克支持民主黨,但是拜登上臺後背刺馬斯克,導致馬斯克轉向特朗普。特朗普上臺後,與馬斯克有過一段時間蜜月期,但是很快他們就鬧掰了。因爲大而美方案問題,馬斯克與特朗普徹底決裂,同時也對如今的兩黨徹底絕望。
馬斯克的絕望顯然不是他一個人的絕望,而是整個美國的絕望,這就是他成立新黨的原因。蓋洛普權威民調顯示,69%的美國獨立選民支持出現新政黨,53%的民主黨支持者和48%的共和黨支持者希望成立新政黨。馬斯克就是盯緊了對兩黨絕望的中間選民。馬斯克宣稱,美國黨將代表 “80%的中間階層” ——那些既不完全認同共和黨,也不完全支持民主黨的政治立場中立者。

美國兩黨之間對立到了非常尖銳地步,而不能妥協也導致美國社會出現了斷裂帶,也就是中間選民利益遭遇傷害的現象。4年一個輪迴的選舉,中間選民今天支持民主黨,明天支持共和黨,但是他們卻發現無論支持那個黨最終自己利益都受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民衆需要一個新的政黨出現,求變成爲了美國民衆的一種心態。
3
馬斯克順應民衆求變心態,採取靈活策略,真的可能改變美國曆史,美歷史或真的迎來轉折點。面對美國根深蒂固的兩黨制,馬斯克展現出精明的政治策略。他明確表示,新黨短期內不會挑戰總統寶座,而是專注於在國會中成爲 “關鍵少數”。也就是說,馬斯克並非冒進策略,而是穩步求進,逐步站穩腳跟策略。

“將精力集中在2到3個參議院席位和8到10個衆議院選區上”,這是馬斯克的首個目標,也是最容易實現的目標。在美國當前政治格局中,兩黨在參衆兩院的席位差距極小,少數幾個席位足以改變權力平衡。馬斯克如果實現目標,那麼他就有能力在國會中成爲關鍵少數,在要緊的時刻對相關問題起到決定性作用。
制度高牆,兩黨制的百年堡壘,真的可能鬆動。美國政治體制是一臺 “兩黨永動機” ,自1856年以來,總統寶座從未旁落共和黨或民主黨,國會98%的席位被紅藍兩黨瓜分。美國實行“贏者通喫”制度,候選人必須在每個州獲得多數票才能贏得該州的全部選舉人票,這對於新成立政黨十分不利。

儘管阻力重重,美國黨仍可能改寫美國政治規則。其最大資本不是金錢,而是美國社會對政治革新的強烈渴望。FTI Consulting最新調查顯示,超過60%的美國人擔憂政治極化將進一步撕裂社會,49%認爲現有體制難以帶來實質性變革。民心的變化是馬斯克新黨的機會,求變心態也是美國黨獲得成功的關鍵,很多壁壘真的可能倒塌,也許改變從這一刻就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