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72小時!特朗普再發威脅信函,歐日集體強硬,美國算盤打不響

由 關權教授 發佈於 熱點

'25-07-07

距離7月9日關稅豁免期結束不到72小時,特朗普再次發出威脅信號,所有沒有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在8月1日之前,會收到新的關稅信函。將對對所有不配合美國行動的國家加徵更高的關稅。

特朗普再度將關稅戰升級並且進行極限施壓的目的是什麼?會對整個金融市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新的關稅信函已經發出?

根據外國媒體報道,本週一特朗普就會把“關稅信函”發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接下來72個小時美國白宮將會異常的忙碌,在豁免期結束之前發佈幾項重大聲明。

從近期特朗普和貝森特的一些言論來看,這一次關稅的極限施壓,是爲了配合美國3.4萬億美元減稅刺激計劃。通過對外加稅,打壓別國市場,逼迫讓步。用減稅撐起美國內股市,保持“表面繁榮”——金融市場反覆震盪,保持特朗普的“議價空間”

貝森特還在暗示市場,股市已經在歷史高位,我們要‘保持’這個水平。” 換而言之,寧可不漲,也要掌控節奏。

其實說白了,今年4月的時候特朗普和他的團隊對於關稅計劃過於樂觀,比如美國貿易顧問納瓦羅曾預測,美國將在90天內達成90項協議。

但是到目前爲止,90天依舊過去,和美國達成貿易框架的國家僅僅只有英國和越南兩個國家,甚至貿易協議缺乏關鍵細節,也就是說沒有能夠達到最終的貿易協議。


現在在豁免期即將結束的時候,特朗普政府的這一個舉動本質上是一次體面的讓步,他沒有選擇和之前一樣直接公佈最新的關稅計劃,而是選擇用信函的方式通知貿易合作伙伴,保留一些神祕感,讓外界無法猜出信函內裏的主要內容。

特朗普根本不敢再對中國動手

同時美國財政部長在接受CNN採訪的時候說,總統將向各國發出信函,告知如果不推進計劃,那麼在8月1日,你們的關稅水平將回到4月2日的水平。這不是一個新的最後期限,而是具體實施的時間。

也就是一切都有商量的餘地。

總之,這一次關稅的極限施壓還是爲了“大而美”的減稅法案的行動,本質上就是對內減稅會造成美國財政部收入減少,所以要對外加稅來增加美國財政部的收入,如果在談判中一些國家能夠像英國一樣大幅增持美國國債,就是一個更好的結果。

特朗普的最新威脅發出之後,已經有多個國家和美國進行溝通,但是態度強硬的國家是居多的。

如果在特朗普信函發佈之前,傳出美國和歐洲或者日本這樣的大型經濟體達成協議,則有利於全球金融市場繼續平穩上漲。

但是如果說中國接到了特朗普發出的信函,那麼貿易戰可能會再次升級會構成較大的利空事件,全球金融市場避險的情緒將會升高。

總的來講這一次特朗普在關稅上的跡象施壓,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目前無論是歐盟,日本,還是印度都保持了強硬的對抗態度,金融市場則都保持了警戒的狀態。



而對於中國來說,前不久美國剛剛解除對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制裁,兩國的經貿關係正在逐漸恢復平靜,但是如果說這封信函寄到了北京,將會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軒然大波。

因爲上一次特朗普的關稅戰幾乎讓雙方的貿易陷入了停滯,美國的經濟受到了極大的考驗,因此很多分析人士認爲,這一次特朗普的貿易戰槍口只會對準美國的盟友們,對於中國必須謹慎對待。

中美雙方的經貿關係是相互依存的,沒了中國的製造業發展,沒有了中國的商品,那麼美元也沒有存在的必要,畢竟美國民衆的生活是需要用美元來購買商品,而不是直接喫美元用美元。

最後這一次特朗普的極限施壓想要能夠成功也是非常難的,儘管有些小的國家對高關稅表現出了順從的態度,但是向歐盟,日本這些主要的經濟體的態度強硬是超出預料的。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