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真把中國惹惱了,直接點出善意被辜負,對等反制歐方醫療器械

由 鎮遠校尉 發佈於 熱點

'25-07-07

歐盟這次真把中國惹惱了,直接點出善意被辜負,對等反制歐醫療器械

中方努力彌合分歧,歐盟卻一直製造新的分歧點,面對歐盟持續辜負中方善意的行爲,中國終於不忍了。

據我國財政部7月6號發佈的通知,即日起,在政府採購活動中,對部分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採取對等反制措施,對預算金額在4500萬人民幣以上的醫療器械採購中,排除歐盟企業參與(不包括在華歐資企業)

中方的此次反制,針對的是6月20號,歐盟根據《國際採購工具》,出臺相關措施,限制中國企業和產品參與其醫療器械的公共採購,持續在公共採購領域對中國企業設置貿易壁壘的行爲。

客觀上來講,在醫療器械領域排除部分歐洲企業參與部分公共醫療器械採購的資格,對於中歐貿易整體來講,影響是比較有限的,畢竟相關貿易的採購額有限。

但是此舉向外傳遞的信號卻非常嚴厲。

自去年歐盟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以來,中歐貿易談判一直僵持,中方爲了儘可能的彌合雙方分歧,一直在努力的周旋,一邊提出有利於歐盟的低價保護方案,另一邊在外交上、輿論上不斷的釋放善意,希望歐盟能秉持獨立自主、互利雙贏的理念,跟中國一起發展。

同時抗衡特朗普政府上臺之後,掀起的單邊主義、逆全球化的浪潮,畢竟這是損害大家利益的。

然而,歐盟卻一次又一次的辜負善意,舊的矛盾沒有解決呢,他們又人爲製造新的矛盾點出來。

似乎是喫定了中美貿易博弈的前提下,中方會無限度的容忍歐盟,會爲了在跟美國的競爭之中取得優勢,坐視歐盟不斷蠶食中企利益,以及在中歐貿易中採取的種種不公平的行爲。

歐洲媒體甚至大言不慚的表示,當年中國在工業化的過程之中,“受益於”西方的技術轉讓和投資支持,現在中國應該幫歐盟實現“再工業化”。

其言外之意就是說,希望中國企業能夠大力的投資歐盟,同時中國政府又能夠忍受歐盟對中國在各領域實施的歧視性關稅和貿易政策。

簡言之一句話,便宜他們要佔盡,損失都由中國承擔。

很顯然,這是無理要求。

中國的崛起,根本不是什麼“受益於西方技術轉讓和投資支持”,當年歐洲企業願意來中國投資,核心是因爲中國投資能爲他們賺錢,不是爲了幫中國。

至於歐盟高高在上,總想佔中國便宜的想法,更是無稽之談。中方現在剋制忍讓,是覺得歐盟還有藥可救,是覺得雙方利益趨同,沒道理互相敵對,並不是因爲中方有求於歐盟,或者說是中美激烈博弈,就不敢得罪歐盟。

事實上,歐美、中美、中歐乃至俄歐之間,關係是錯綜複雜的。美國不會因爲歐盟幫美國對付中國,就放棄對歐盟加稅,中國也不會因爲跟美國激烈博弈,就坐視歐盟爲所欲爲。

國家之間,利益爲先,如果歐盟執意損害中國的利益,那中方也絕不會客氣。

說的難聽一點,如果非要妥協才能換來發展的話,中美互相妥協,然後收割歐盟,不是更容易一點嗎?

歐盟想要用中美博弈向中國施壓,持續性的辜負中國善意,那等待他們的,就只有對等反制,以強硬對強硬了。

比如商務部在回應這件事情的時候,直接表示:令人遺憾的是,歐方不顧中國釋放的善意和誠意,仍一意孤行,採取限制措施,構築新的保護主義壁壘。因此,中方不得不採取對等限制措施。

這實際上就是說:中方的善意被辜負了,我們也不再忍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