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點之後 接下來如何演繹? A股的下一個目標又是什麼?

由 郭一鳴 發佈於 熱點

'25-07-13

A股有了賺錢效應,自然帶來更多的關注!

近期,滬指成功站上 3500 點,這一突破無疑爲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3500 點作爲重要的心理和技術關口,其有效突破確實爲 A 股打開了向上空間。下一個明確的技術目標是去年的高點 3674點附近,而更樂觀的 4000 點目標則需要更強勁的基本面驅動和政策支持。不過,在挑戰前高甚至 4000 點的過程中,3500 點附近及上方的震盪反覆幾乎是必然的。

從下一個目標來看,3600-3674點區域是關鍵阻力,這是去年“924”行情上證指數創下的階段性高點,具有極強的技術和心理意義。市場突破 3500 點這樣的重要整數關口後,慣性上衝試探前高是常見的技術行爲。若能有效站穩3500 點,尤其是經過回踩確認,技術圖表上的上升趨勢將得以延續,會吸引趨勢交易者入場,目標自然指向下一個顯著高點3674點。4000 點作爲更大的整數關口和心理目標,若市場能有效突破去年高位,便會成爲下一個吸引市場目光的目標,代表着市場對更強勁牛市週期的期待。

從積極角度看,支撐挑戰前高的中期向好基礎因素不少:一方面,國內經濟持續復甦,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維持寬鬆基調以鞏固經濟回升勢頭。 國家統計局6月3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製造業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爲49.7%、50.5%和50.7%,比上月上升0.2個、0.2個和0.3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有所回升,我國經濟景氣水平總體保持擴張,爲實現全年增長預期目標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下半年流動性有望迎來共振。尤其是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增強之下,國內貨幣政策空間也有望進一步釋放,一旦海內外流動性迎來共振,指數也或再次迎來提振。除此之外,國內政策環境逐步優化,活躍資本市場的定調不變下,政策組合拳持續刺激和提振市場。

然而,挑戰前高之路或許不會一帆風順,市場在3500點上方出現震盪、回調甚至階段性調整是大概率事件。

從技術面來看,前高 3674點附近積累了大量歷史套牢盤,指數接近該區域時解套拋壓會顯著增加;自前期低點反彈以來,部分板塊和個股積累了可觀漲幅,技術指標可能超買,引發短線資金獲利了結需求,且3500 點作爲新突破的關口也需要回踩確認有效性;有效突破關鍵阻力需要持續且顯著放大的成交量配合,若量能跟不上,上攻容易遇阻回落。

基本面復甦的強度與持續性也存疑,雖然總體趨勢向好,但月度經濟數據仍可能反覆,引發市場對復甦強度的擔憂,地產銷售數據的持續性等問題仍需關注;一季報顯示盈利分化嚴重,整體盈利回升的幅度和廣度仍需後續季度財報進一步確認,部分行業的盈利前景仍不明朗;CPI、PPI 數據雖有改善,但絕對水平仍低,市場對需求不足和通縮風險的擔憂並未完全消除。​

政策預期差與落地節奏也會帶來影響,市場對 “強刺激” 政策有較高期待,若實際政策力度或落地節奏低於預期可能導致情緒波動;對特定行業的監管政策變化仍可能引發相關板塊劇烈震盪,影響市場整體情緒。​

海外不確定性與擾動同樣不可忽視,美國頑固的通脹數據可能導致美聯儲降息時點進一步推遲,甚至引發相關擔憂,壓制全球風險偏好,對 A 股形成壓力;全球主要地區的地緣衝突持續以及大國博弈可能引發避險情緒升溫,造成市場波動;若美股等主要市場出現顯著調整,也會對 A 股情緒產生負面影響。​

從市場內部結構與資金行爲來看,雖然增量資金有流入跡象,但市場尚未完全擺脫存量博弈特徵,資金在不同板塊間快速輪動,難以形成持續普漲,容易造成指數震盪;市場風格可能在大盤藍籌與中小盤成長之間切換,此消彼長影響指數表現;

總之:在3500點之後,市場預期總是向着更高的方向,不排除技術性衝擊去年高位。但在國內基本面修復不強以及流動性共振未到之際,市場反覆消化去年924行情或是主基調。在此之下,站穩3500點或纔是最核心目標,而不是盲目的期待指數更高的位置。具體上,


短期目標:從市場心理性以及技術角度,3674點(2024年高點)是3500點有效突破後的下一個明確技術目標。 市場在趨勢力量和政策支持下,具備挑戰該點位的動能。

中期願景:需要更強的驅動力。 4000點是一個更具挑戰性的目標,需要更強勁、更廣泛的經濟基本面復甦、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以及更有利的海外環境共同推動纔可能實現。

在此之下,市場核心路徑上,震盪上行或是主旋律。 在向3674點乃至更高目標邁進的過程中,3500點上方出現震盪、回踩、板塊輪動加劇可能是常態。這是消化獲利盤、確認基本面、應對不確定性、積蓄新動能的必要過程。

對於投資者來說,不要見風就是雨,也不要盲目崇拜指數牛市。整體上,宜以結構性思維爲主,關注受益於政策支持、景氣度提升、盈利確定性強的方向,避免盲目追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