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氣象臺2025年07月28日12時00分升級發佈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預計28日20時至29日07時,我市大部分地區6小時降雨量達150毫米以上,個別點可達300毫米以上,山區及淺山區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災害的風險極高,低窪地區可能出現嚴重積水,請注意防範。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發佈暴雨紅色預警公衆防護指引,請廣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企事業單位除保障城市運行、民生服務等外,非必要不要求員工到崗上班。
此外,北京目前處於暴雨紅色預警、洪水紅色預警、山洪橙色預警中,請市民避免前往山區、河道等危險區域,確保自身安全。


密雲水庫加大泄流!
7月27日至28日,密雲水庫流域再次降雨68.8毫米,根據氣象預報,7月28日至29日還有一次明顯降雨過程。根據全市防汛工作統一部署,7月28日中午,密雲水庫加大向下遊泄流量到600立方米/秒。

密雲水庫7月27日15時啓動泄流。北京日報記者 和冠欣攝
爲應對密雲水庫後續的上游來水,7月27日15時開始,密雲水庫的下泄流量從80立方米/秒增加到200立方米/秒,其中第三溢洪道的下泄流量爲120立方米/秒,白河下泄流量爲80立方米/秒。16時開始,密雲水庫出庫流量增加至300立方米/秒,其中潮河第三溢洪道200立方米/秒,白河100立方米/秒;17時再持續增加到400立方米/秒;18時,密雲水庫泄流量已提高至500立方米/秒。
7月27日7時許,水頭已過潮河、白河匯合口;7月28日早7點,密雲水庫泄流水頭已過沮溝橡膠壩;7月28日上午9時30分時,水頭到達白廟橡膠壩......
泄流期間,密雲水庫下游潮河、白河、潮白河等河道水位持續上漲。請下游密雲、懷柔、順義、通州等區市民遠離河道,確保安全。




天氣形勢明天開始有變化
從7月24日以來,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北且穩定,在副高邊緣降雨異常頻繁,主雨帶維持在內蒙古河套到吉林中部一線,降雨點強。
預計這樣的天氣形勢7月29日起會有所變化,東北將有冷渦系統影響,副高階段性減弱。北京7月28日夜間的大雨會有冷空氣推動,暖區的強降雨結束。
降雨“主力”還未到,今天夜間爲降雨主要時段。
北京的雨爲何總出現在夜間?
“七下八上”是我國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降水最集中的時期。身處華北地區的小夥伴,有沒有這種感受,七八月時降水總是出現在傍晚或者夜間呢?
事實上,你的感受沒錯,通過分析2005年至2023年京津冀地區各城市降水數據,我們發現7月、8月大多數城市降水多發時段集中在19時至22時。承德、張家口、石家莊等太行山沿線城市的降水多出現在上午到中午;而北京、天津、滄州、唐山等地處平原地區的城市夜雨現象更爲明顯。

圖爲2005年至2023年,7月、8月京津冀地區各城市降水多發時段示意圖
進一步分析京津冀地區各城市7月、8月不同時段出現降雨的累計日數,可以明顯看到多夜雨是華北平原夏季降雨的重要特徵之一(下圖中顏色越深表示降雨日數越多)。那麼,華北平原的夏季夜雨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圖爲2005年至2023年京津冀地區各城市7月、8月不同時段降雨日數
在雨季,京津冀地區的降雨主要受東亞夏季風影響。夏季風來臨後,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的位置偏北,其西側會產生低空急流。夜間低空急流的增強,正是夜雨產生的關鍵原因。

圖爲京津冀地區7月、8月夜雨成因示意圖
在白天,受太陽輻射加熱的影響,地面氣溫較高,邊界層大氣湍流活動相對旺盛,與上部空氣的混合作用較強,這種湍流就相當於給空氣施加了摩擦阻力,導致低空急流強度減弱;而夜間邊界層空氣相對較穩定,湍流活動弱,摩擦力顯著減小,因此低空急流得以加強。當夜間低空急流加強後,處在副高西北邊緣、低空急流左前方的京津冀地區,便位於低空空氣輻合區域,由於空氣抬升,就容易出現夜雨的現象。

圖爲夜間低空急流強度增強示意圖
此外,地形分佈對低空急流的強度也有一定影響,從河北南部到北京一帶,西邊是太行山,東邊是平原,因此會形成類似山谷風的熱力環流,在夜間山區空氣下沉、平原空氣上升,形成溫度梯度,通過大氣熱成風作用,增強低空急流,進而促使夜雨產生。

圖爲京津冀地區山谷風對夜雨影響的示意圖
明晰了京津冀地區夜雨的有趣現象,也需謹慎防範其帶來的影響。
來源:北京日報、氣象北京、北京應急、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
來源:北京號
作者:北京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