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在白宮的128天,精彩得像一部電視劇,主線劇情就是和特朗普“相愛相殺”。
原本以爲馬斯克退出政府效率部後,這出戏就結束了,沒想到馬斯克的退出,纔是好戲的開場。

(馬斯克在白宮的128天,傷痕累累)
最近這兩天,馬斯克和特朗普徹底撕破臉了,雙方對線互噴,誰也沒放過誰。
特朗普直言“馬斯克瘋了”,馬斯克則怒罵特朗普忘恩負義,呼籲彈劾特朗普,甚至還爆料,特朗普也在愛潑斯坦的名單上。
這場罵戰大家可能都看得雲裏霧裏,怎麼曾經如此如膠似漆的兩個人,如今鬧得這麼難看?
表面上看來,是因爲特朗普提出的“大美麗法案”,引起了馬斯克的不滿,而後逐漸發展成了兩人的罵戰。
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導火線,真正深層的原因是,馬斯克和特朗普本就不是一路人,只是到今天矛盾實在掩蓋不住了,就爆發了。

(馬斯克和特朗普本身就不是一路人)
起初,馬斯克和特朗普確實很合得來,他們有同樣的目標:減少政府開支、削弱官僚主義、提高政府效率,也因此在特朗普競選期間,兩人相見恨晚,彼此欣賞。
馬斯克不惜砸重金幫助特朗普競選,而特朗普上臺後,確實也重用了馬斯克,給予了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任由他“砍砍砍”。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雙方之間並非沒有分歧和矛盾。
就比如在特朗普內閣的任命上,當時馬斯克就很不滿特朗普任命盧特尼克爲美國商務部部長,同時對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也不屑一顧。
再比如,馬斯克也相當不滿特朗普提出的關稅政策。
特朗普提出的關稅政策,傷及了馬斯克旗下企業的利益。
要知道特斯拉可是一個跨國企業,還在中國設有特斯拉工廠。特朗普這麼做,豈不是在斷特斯拉的財路。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會傷及特斯拉)
在這個時候,雙方之間的分歧其實已經浮現了,不過當時兩人還有共同的目標,所以這日子還能勉強過下去。
只不過,馬斯克還是把政府運作想得太簡單了,他當成了一個企業在治理。
他曾提出要用科技手段來優化政府運作,就像他的企業一樣,以技術創新和高效執行爲核心。
然而政府的運作可沒那麼簡單,涉及複雜的政治博弈、利益平衡和制度約束,無法像私營企業一樣快速決策。
美國政府各部門的利益盤根錯節,環環相扣,包括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利益都不是涇渭分明的。
所以到後來,隨着馬斯克的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動到了太多人的蛋糕,甚至可能包括特朗普的。也因此特朗普緊急叫停馬斯克的改革,政府效率部的存在感越來越低,連帶馬斯克這個人在白宮裏都不再活躍。
一個多星期前馬斯克離職時,場面那叫一個冷清,與他剛執政時期的風光完全是天壤之別。

(馬斯克的改革觸動到了很多人的利益)
原本被特朗普無情拋棄,馬斯克就已經心存不滿,這個時候,特朗普又提出了“大美麗法案”。
這個法案裏的內容,與馬斯克政府效率部的改革目標相悖,甚至有可能會造成馬斯克前期爲削減政府開支的努力白費。
這時馬斯克就忍不了了,原本大家目標一致,現在特朗普單方面拋棄彼此的目標算怎麼回事?
感受到“背叛”的馬斯克,開始狂噴特朗普的“大美麗法案”,隨後又上升到特朗普本人。
所以說到底,馬斯克和特朗普本身就不是一路人,一個是世界首富,一個是美國總統,兩個人都非常自我,他們之間的矛盾早晚都會爆發,只是大家沒想到,這場“撕逼”來得那麼快,才128天就爆發了。
馬斯克與特朗普之間的矛盾,就像曾經兩個彼此欣賞的人,因爲一些共同目標走到一起,然而在後續的相處中,又發現對方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於是開始相愛相殺,像極了分手戲碼

(曾經如影隨形的兩個人,還是分道揚鑣)
馬斯克或許曾經真的非常信任和欣賞過特朗普,今天才會那麼破防。
馬斯克爲了政府效率部也付出了不少代價,不僅耽誤了自己旗下企業的運行,還造成特斯拉出現虧損,他個人的財富也蒸發了4000億元人民幣。
然而到頭來,自己還是慘遭特朗普拋棄,而且還要爲特朗普政府背鍋。
或許馬斯克現在才真正明白:商業帝國的規則,在白宮根本行不通。而特朗普也再次證明,在他的世界裏,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