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印度動真格了,莫迪政府光速滑跪,倒賣俄油生意不做了?

由 阿爾法軍事 發佈於 軍事

'25-08-04

眼看特朗普動真格了,莫迪光速投降?

印度政府最近的日子不好過,因爲他們正在遭受美國政府一連串的“亂拳攻擊”,而他們壓根沒有反擊的辦法。

在關稅戰方面,特朗普政府宣佈從8月1日起對印度出口美國的所有產品徵收25%的關稅,印度政府僅做了不痛不癢的回應,聲稱將繼續談判,沒有任何報復措施。

在國際關係方面,特朗普聲稱已經與印度最主要的敵人巴基斯坦完成了關稅談判,正在商討讓美國公司參與開發巴基斯坦豐富的石油資源,特朗普特別補充道“巴基斯坦有一天會把石油賣給印度”,這是對印度的羞辱。

更多的羞辱接着又來了: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公開在電視臺講話,稱“印度不是一個世界大國”。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最近加大了對俄羅斯的“極限施壓”,要求印度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否則將對印度所有出口產品徵收100%的關稅。

(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從2022年開始急劇增多,到2024年已佔40%)


印度怎麼辦呢?立即慫了!

據多家印度媒體報道,印度總理莫迪緊急下令印度煉油廠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包括印度石油公司、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和芒格洛爾煉油石化公司等多家企業已經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這些企業至少控制着60%以上的印度煉油產能。

爲此印度網民一片譁然,印度政府在五月初的印巴衝突之後營造“巴拉特贏學”的影響,一瞬間便消失了。

印度社交媒體上正流傳着一個視頻:2019年莫迪訪問美國,與特朗普一起參加在休斯敦舉行的印度移民活動,莫迪面對成千上萬的現場觀衆大聲表白:“特朗普先生,是我的朋友!是印度的朋友!”

再看看當下的情況,是多麼諷刺!

實際上,在今年2月份特朗普剛上臺時,印度媒體還是普遍“歡呼雀躍”的,他們真的相信“特朗普是印度的朋友”,一定會扶持印度、打擊中國,印度將迎來大發展。現在呢?

最近幾天印度國內輿論已經亂作一團,有說印度要“繼續強硬”逼美國讓步的,有說特朗普爲了一己私利將美印兩國“20年友誼”毀於一旦的,有擔心特朗普把南亞戰略重心轉向巴基斯坦的,有慶幸蘋果手機出口不受影響的。

但印度一些資深智庫專家已經指出,印度面對特朗普的關稅霸凌根本沒有反制的手段。

尤其是印度國內脆弱的工業實力和農業生態,根本無法接受特朗普對美產品零關稅的要求:工業品還好,但美國的廉價糧食將可能摧毀印度6億農民的生存空間,要知道,莫迪政府正是因爲這個理由,拒絕加入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俄羅斯石油出口市場:印度急劇增多)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要求印度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將給國際地緣政治帶來深刻的影響。

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一直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外匯來源。在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遭遇西方國家的集體制裁,經濟之所以沒有崩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油和天然氣帶來的外匯保證了經濟的運行。

俄羅斯石油出口最大的市場歐盟,大部分成員國已經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進口數量到2024年已經下降了87%。

然而歐盟進口石油數量的下降大部分被印度進口數量的增加彌補上了:印度從2022年到2024年,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數量增加了111%,一躍成爲俄羅斯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相比之下,中國雖然是俄羅斯石油的第一大買家,但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數量僅增加了26%。

(印度已經成爲歐盟汽油和柴油的主要供應國之一)


同時,在印度進口石油的來源國中,俄羅斯也排到了第一,要知道印度西鄰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從中東地區進口石油最方便。

2024年,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已經佔印度進口石油總量的36%,而且全是在過去這四年中增加的。那麼,印度從俄羅斯進口這麼多石油是什麼目的?

難道印度經濟發展需要這麼多石油嗎?並不是。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大部分經過加工後,以成品油的形式,再度出口給了歐盟,使得印度一躍成爲歐盟最主要的汽油和柴油供應國。

印度在過去這些年用這種方式賺得盆滿鉢滿。據一些機構統計,印度通過加工俄油轉售歐洲,曾獲得高達50美元/桶的利潤差。這是與中國最大的不同之處:中國進口的石油基本上是爲了滿足國內需求。

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在於,俄羅斯在俄烏衝突早期,在出口印度的石油價格上給了較大折扣。

在2022年,西方制裁導致俄羅斯烏拉爾原油價格暴跌,印度以極低價格購入,每桶低至35-50美元,遠低於當時國際基準油價。

(莫迪和特朗普“友誼的小船”已經翻了)


2023年初,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的均價爲73.5美元/桶,比國際市場低近20美元。不過到了2024年,隨着全球市場調整,俄羅斯對印度的折扣逐漸減少,目前已經低至每桶折扣幾美元。

這也是歐盟和美國對印度不滿的原因之一,認爲印度投機取巧,大發戰爭財,並且資助了俄羅斯的戰爭能力。美國指責印度只知道買俄羅斯石油,言外之意就是要印度轉向購買美國石油。

美國在十餘年前突破了頁岩油開採技術後,已經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國之一,並且也是歐盟石油的最大供應國之一。

如果印度轉向大規模購買美國石油,美印的貿易談判可能會迎來轉機嗎?可能性也很小,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大部分是爲了轉售給歐盟,進口美國石油在價格上沒有競爭力,如果做不成“倒爺”,那麼即便放棄俄油,也買不了多少美油。

與此同時,印度幾乎沒有與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

印度的IT外包行業幾乎全部依靠美國公司。雖然印度媒體剛剛歡呼,印度製造的iPhone在美國市場上的佔有率已經超過中國製造的iPhone,但高興得太早,特朗普的本意是讓蘋果公司把生產線搬回美國,加上25%的關稅,印度製造還有競爭力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