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腦硬件的RGB燈光逐漸成爲標配,廠商在產品差異化這一方面則開拓了二次元IP形象這一新的領域,但要說哪家廠商在這一領域最吸引眼球,我想索泰應該要屬獨領風騷的一個。早在2020年,索泰便推出了以天啓姬爲二次元形象的天啓系列次旗艦顯卡,彼時甚至還聯動了VirtuaReal旗下的一衆虛擬主播,推出了對應的偶像定製版顯卡,二次元這一塊算是玩明白了,稱得上是這一方向的老大哥。

今天,我們就拿到了索泰最新、最強的的天啓系列顯卡——RTX 5080天啓OC,讓我們來看看索泰這一代的天啓上有玩出了哪些新花樣!
外觀設計
索泰RTX 5080天啓繼承了天啓系列一貫的黑白撞色設計,正面設置了3把10cm的黑色啞光9葉風扇,風扇軸心採用了金屬CD紋進行裝飾,上方佈置了標誌性的天啓圖騰Logo。風扇四周爲天啓姬機械羽翼的塑料裝飾件,還有兩處金色金屬件作爲裝飾,堪稱點睛之筆,讓整張卡增添不少層次感。

顯卡中心處的“啓世之環”RGB環型燈帶非常低調,在無光狀態下並不會像其他全透燈帶一樣露出濃重的塑料質感,反而有種深邃的黑,喜歡極簡或無光風格的朋友大可放心了。在裝機點亮之後,中心的“啓世之環”燈光非常柔和,效果類似於此前比較流行的茶色側透玻璃,在可以欣賞到燈光的同時也無需擔心喧賓奪主。


在顯卡背面,索泰設計了一整塊金屬材質白色塗鴉背板,核心、尾部採用鏤空處理,其他部分分佈着大量的天啓系列標誌性Logo,例如天啓圖騰、機械羽翼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尾部的鏤空導流槽也採用了羽翼形狀的開槽,整體風格更加統一。



顯卡側面非常低調,僅印有索泰以及英偉達遊戲顯卡的英文字符,不過塑料裝飾件採用了金屬CD紋螺絲進行固定,質感更上一層樓。不過筆者還是建議大家儘可能豎裝顯卡,這樣顯卡和理線的美觀度會更好處理。

在顯卡尾部,除了設計有尾部支架孔外,還放置了一枚“天啓”字樣的金屬裝飾件,來表明該卡純正的天啓血統。

接口方面,供電爲12V-2x6的16Pin接口,爲了保證供電穩定性,索泰還在該接口上採用了鍍金針腳。在供電接口附近爲一枚BIOS切換微動開關,按下即可在靜音模式和強效模式之間切換。

值得一提的是,索泰同樣在卡身上設計了一個RGB燈光同步接口,並且在盒內附帶了一條5V 3針的ARGB燈光同步線,連接到主板上就可以實現與主板的燈效同步,無需在各個軟件之間來回調節非常方便。不過該設計也有值得改善的地方,燈效同步接口可以設置顯卡尾部,這樣整體走線會更加美觀。

顯示接口依然爲經典的3枚DisplayPort 2.1b以及1枚HDMI 2.1b接口,完全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玩家的使用需求了。

那麼用這麼一張顯卡裝一臺主機效果如何呢?
其實,在幾周前,索泰官方就已經聯合貝爾工作室,在BW上首次展出了相同風格的MOD主機——索泰星際探索飛船,它今天也同步來到了熱點科技編輯部。


主機整體太空機甲味很濃,到處佈滿了3D打印的裝飾模塊,底部中央的金色裝飾件與顯卡中心的金色金屬件相呼應,背面的翼形裝飾件則與天啓姬身後的機械羽翼完全一致。畢竟是爲這張RTX 5080天啓顯卡量身打造MOD主機,各種聯動細節滿滿。


機箱前方設計了一塊圓形顯示屏,可以實時監控硬件參數,內部的方形大屏則可以實時顯示天啓姬的動態Live2D圖片。

最重要的顯卡則是豎裝在機箱中,非常醒目也搶足了風頭。如果說這臺MOD主機是天啓星際探索飛船,那麼這張卡必須算是核動力引擎了。
據說這臺天啓MOD主機也會在接下來到來的Chinajoy 2025的索泰展臺展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去看看!
簡單拆解
索泰RTX 5080天啓OC的拆解並不算困難,僅需拆下背板以及散熱支架上的螺絲、拔掉對應的3條排線即可分離PCB與散熱器,不過由於核心硅脂較爲粘稠,因此拆解前最好先進行烤機一會兒。
如果需要拆卸風扇模組進行清理的話,需要更進一步的卸除側面的固定螺絲,不過,銀色CD紋螺絲只是用於固定裝飾件,無需拆卸。

拆解可見,RTX 5080天啓核心部分採用了大面積的VC均熱板進行導熱,顯存部分同樣採用硅脂墊使其與均熱板接觸。不過供電處的電感、MOS的熱量並未引導至均熱板,而是通過金屬中框進行導熱。熱管爲4根6mm+4根8mm的配置,整體來說,壓制這一顆RTX 5080非常闊綽了。

核心方面大有來頭,雖然看起來和一般的GB203-400沒什麼區別,但是據索泰稱,天啓系列顯卡的核心均爲特挑核心,具有很大的超頻潛力,配合上整卡的18+3相供電(18相核心供電、3相顯存供電),可以將超頻功耗解鎖至450W,喜歡超頻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這張大雕。如果不想費勁超頻也沒關係,索泰在出廠時已經將最高加速頻率提升至2730MHz(公版加速頻率爲2617MHz),同樣可以帶來不錯遊戲體驗。核心四周分佈着共計8顆來自三星的GDDR7顯存,料號爲K4VAF325ZC-SC32,單顆2GB,合計16GB。


理論性能測試
首先說明一下測試配置,CPU採用目前最強的遊戲處理器,AMD銳龍9 9950X3D,測試生產力應用時啓用2個CCD、16個核心,測試遊戲時則關閉1個CCD,默認開啓自動PBO。內存爲科賦CRAS V 32GB套條,手動調參至6000 C28。其他配置見下表,不會對顯卡性能造成瓶頸。

顯卡在測試過程中並未進行任何超頻設置,僅使用默認的出廠規格,以貼近絕大多數用戶的實際使用場景。爲了方便大家理解跑分、幀率等成績,我們在測試中還加入了公版頻率的RTX 4080 SUPER作爲對照組。
圖形性能測試
3DMark

在圖形性能基準測試軟件3DMark中,我們分別測試了考驗DX12性能的TimeSpy、考驗DX11性能的Fire Strike以及考驗光線追蹤性能的Port Royal,結果顯示,RTX 5080天啓在DX12下領先RTX 4080 SUPER大約13%~16%。在DX11下性能提升更加顯著,領先幅度約爲24%~25%。光追性能方面,領先幅度亦有18%左右。
GeekBench

在GeekBench中的兩項API測試,RTX 5080天啓與RTX 4080 SUPER的差距較小,基本維持在5%左右,不過由於OpenCL API多是用於通用計算,因此對於遊戲性能影響不大。
生產力測試
SPECviewperf 2020

在工業生產力基準測試軟件SPECviewperf中,RTX 5080天啓無一例外的全面勝於RTX 4080 SUPER,尤其是在主流的三維軟件3dsmax、maya以及solidworks中,領先幅度更爲明顯,不禁讓人猜測是不是老黃在50繫上對主流的三維軟件進行了主動優化。
Blender

在Blender的三個渲染測試場景中,RTX 5080天啓較之RTX 4080 SUPER的領先幅度在5%~11%之間,基本在代際性能提升的範圍之內。
V-Ray

同樣在3D渲染軟件V-Ray中,使用RTX引擎進行測試,RTX 5080天啓的領先幅度約爲20%,非常顯著。
D5渲染器

值得一提的是D5渲染器,由於D5渲染器的預覽界面鎖幀60,因此兩張顯卡的得分均爲59.99,無法比出差距。但在渲染耗時上,RTX 5080天啓這要明顯強於RTX 4080 SUPER,耗時降低25秒,約20%。
AI測試
Procyon文本及圖像生成
由於老黃精湛的刀法,RTX 50系列顯卡實際上僅在覈心性能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代際提升,在顯存容量方面則未有顯著變化。但是好在,16GB的顯存容量已經足以部署目前大多數中小尺寸模型,並且由於不錯的核心性能,其較高的吐詞速度也能帶來更快的響應速度。

我們使用Procyon分別進行了文本生成以及圖像生成測試,在文本生成方面運行了全部4個自帶的小語言模型,實測RTX 5080天啓綜合得分領先幅度約爲15~18%。

在基於Stable Diffusion的圖像生成測試中,得益於16GB的顯存容量,我們不僅測試了小尺寸的1.5模型,也運行相對更大尺寸的XL模型。測試結果顯示,在低精度的INT8算力下,RTX 5080天啓和RTX 4080 SUPER的得分並未有顯著差距,在FP16算力下,RTX 5080天啓領先RTX 4080 SUPER大約15%左右。
遊戲性能測試
終於大家喜聞樂見的遊戲測試環節。
遊戲測試分爲兩部分,首先是純光柵遊戲性能測試,此過程中不開啓任何超採樣、補幀等“科技與狠活”,同時也關閉所有光追功能,從而展現出顯卡真正的實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測試過程中,若遊戲無法關閉超採樣抗鋸齒技術,則優先使用TSR,否則爲DLAA,超採樣率爲100%。其中2160P分辨率爲3840x2160,1440P分辨率爲2560x1440。
光柵遊戲測試

由測試結果可知,RTX 5080天啓在2160P分辨率下領先RTX 4080 SUPER的幅度約爲15%~20%,在分辨率降至1440P後,由於遊戲程序的壓力由顯卡逐漸轉移至CPU,因此領先幅度有所降低,大約爲10%。此外,在部分硬件性能需求較高的遊戲中,例如《賽博朋克2077》、《荒野大鏢客2》中,由於幀數波動大,測試結果難以直觀呈現二者的真實性能差距,因此RTX 5080天啓的領先幅度會高達30%以上。
DLSS 4遊戲測試
不管你同不同意,RTX 50系列最大的提升在於獨佔的DLSS 4多幀生成功能,老黃端上來的也只有這一盤菜,咱們也沒得挑。
在DLSS 4遊戲測試中,我們測試幾款主流的3A大作以及網遊,畫質爲全特效,也就是能打開的都打開。DLSS設定爲質量模式,《黑神話:悟空》中則設定超採樣率爲75%。關閉所有光追功能,畢竟打開了光追,RTX 5090來了都喫力。幀生成設定爲4倍,由於RTX 4080 SUPER不支持,所以僅打開2倍幀生成。

測試結果顯示,在開啓DLSS 4倍幀生成之後,RTX 5080天啓在各款遊戲中都跟打了雞血一樣暴增至數百幀,甩開RTX 4080 SUPER差距接近一倍。當然,說到底還是2倍幀生成和4倍幀生成的區別。本次測試雖然並未統計1%Low幀,但測試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在部分DLSS 4優化不徹底的遊戲中,例如《劍星》,其1%Low幀並未有明顯變化。
溫度測試
在室溫24攝氏度,開放式平臺下,使用FurMark對RTX 5080天啓進行持續1小時多的壓力測試。通過測試結果可知,顯卡核心溫度持續穩定在56攝氏度,顯存溫度穩定在66攝氏度。整體來說非常涼快,畢竟擁有RTX 5080天啓這一龐大的散熱模組加持。此時風扇轉速僅不到1400轉,非常安靜。

寫在最後
索泰天啓系列能堅持做到現在,真的挺難得。在如今各種花裏胡哨的非公版顯卡里,它是少數能讓人一眼認出來的產品線。並且相對各種徒有外觀而性能平平的顯卡來說,索泰RTX 5080天啓也十分務實地做到了性能與顏值的兼顧。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大尺寸的VC均熱板,在一衆非公顯卡開始在用料上縮水時,索泰仍堅持上高規格均熱板,無疑是十分具有誠意的。其次,爲了避免過大的重量引發顯卡彎曲,索泰在卡身上加入了金屬中框,這也說明了該卡在細節設計上的用心。最後,也是最捨得用料的地方,便是那一顆特挑的RTX 5080核心,出廠加速頻率便達2730MHz,在一衆非公顯卡中屬於第一梯隊。

雖然這張卡沒有那些誇張的屏幕、語音控制,但索泰卻通過結構用料、溫度控制和性能調校給出了更有誠意的答案。如果你追求的是一張性能穩定、用料厚道,而不是單靠燈光和外形取勝的顯卡,那RTX 5080天啓無疑是一個很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