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竟稱用人腦做藥引子,孟姜女設計害死僕人?家長質疑一課外讀物“有毒”,多方解讀回應

由 極目新聞 發佈於 熱點

'25-01-13

極目新聞記者 狄鑫 柯稱 國倩

“這哪是課外讀物,簡直是‘毒物’。”近日,武漢市民曹先生致電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熱線(027-86777777),稱其網購的一本課外讀物《中國民間故事》中,有多處歪曲歷史、誤導青少年的內容。

極目新聞記者採訪多名專家,各方觀點不一。有人認爲,不應以歷史的標準苛求虛構的民間故事;也有人認爲,作爲兒童讀物,本書確實有明顯不妥的表述。

家長:華佗竟說用人腦做藥引子

曹先生說,他的孩子正在讀小學五年級,語文課學到民間故事單元時,老師建議學生多讀課外書籍來提升閱讀量,於是他自行網購了一本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民間故事》。“我陪孩子讀故事時發現,書中有不少醜化歷史人物、誤導青少年的內容,令人氣憤!”曹先生說。

記者爲此專門網購了同一版本圖書,仔細翻閱後發現,曹先生認爲不妥的內容,均出自人們耳熟能詳的傳說,但內容又與兒時記憶中有所不同。

其中《華佗隱名學醫》原文爲:

有一天,有個年輕人,請華佗給他治病。華佗給他把完脈說:“你得的是頭風病。藥倒有,只是沒藥引子。”“要什麼藥引子啊?”“活人腦子。”病人一聽要活人腦子做藥引子,喫了一驚,心想這可沒法兒找,只得回家去了。

後文中寫到,一位老先生說:“用不着去找活人腦子啦,你找十頂舊草帽,煎湯喝就行了。只是記住要找人戴過年頭兒多的才頂事。”病人回去照着做了,果然是藥到病除……

曹先生認爲,這兩處情節過於誇張、血腥,“把這些離譜的話寫成華佗和老中醫的話,有抹黑中醫之嫌。”

此外,《孟姜女》一處情節爲:

僕人想調戲孟姜女。他說:“範喜良一去準死無活,你看我怎麼樣?跟着我過吧!”孟姜女知道他要使壞,說:“好吧,可是咱倆成親,也得找個媒人哪……這樣吧,你看那山溝裏有朵花,你把它摘來,咱倆以花爲媒吧。”

山溝那麼深,崖壁陡峭,怎麼下去呀?孟姜女說:“這好辦!你是男子漢,有膽量,把系行李的繩子解下來,我拉着,你往下爬,不就行了嗎!”僕人就解下繩子,由孟姜女拉着一頭,自己拉着另一頭,心驚膽戰地往下爬。這時,孟姜女一撒手,只聽“咕咚”一聲,這壞蛋就掉到山溝下面去了,摔了個粉身碎骨。

該故事後文還有一處情節爲:秦始皇想霸佔孟姜女,可是孟姜女寧死也不從,她想了個辦法,要求秦始皇得答應她三件事。其中第二件爲,“你要穿上孝服,跪在靈前哭着叫(她的亡夫)三聲爹。”秦始皇猶豫了,但他“看看孟姜女,越看越美,魂都要出竅了。肥肉到了嘴邊還能放過嗎”於是便答應了。

後文中寫着:秦始皇成了孝子,披麻戴孝,孟姜女身穿重孝,守着靈車,文武官員也都穿了孝服送葬,吹吹打打,一直到葬完了範喜良……

曹先生認爲,該書作爲一本少兒讀物,卻將孟姜女設計害死僕人的過程寫得如此詳細,導向錯誤。“用現代眼光看,這裏孟姜女的做法就是謀殺,放在兒童書裏實在欠妥。”曹先生還表示,該故事矮化了秦始皇的形象,將其塑造成一個爲貪圖美色,不惜披麻戴孝裝孝子的猥瑣形象。

知名作家:幾處情節欠考慮

曹先生還對本書中其他幾處表述,提出了異議,質疑其出版前審覈把關不嚴謹,“民間故事可能有很多版本,作爲少兒讀物,應該選取最適合孩子看的版本。”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兒童文學創作與研究中心主任舒輝波,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任何少兒讀物都應該有最基本的要求——正確的價值觀、尊重歷史邏輯和道德人倫、符合基本常識。他認爲,該書作爲一本中小學生課外讀物,幾處故事情節確實存在價值導向的問題,家長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比如說孟姜女的僕人喜歡她,孟姜女可以不喜歡他,不同意他,但是不能殺人。把僕人推下懸崖,這樣的價值觀顯然是不對的。”此外,舒輝波表示,秦始皇作爲一個皇帝,爲平民披麻戴孝,不符合歷史邏輯,也違反了基本常識。華佗用“活人腦子”作藥引不符合人道主義、以人爲本的價值觀。基於以上幾點,舒輝波認爲該書的幾處情節“不夠嚴肅,欠考慮”。

記者還採訪了另外兩名作家,一人認爲家長指出的段落確實不妥;另一人則認爲,這些情節“無傷大雅”,相信孩子有分辨能力。

推薦人:看故事不能斷章取義

《中國民間故事》是一套系列叢書,封面上印着“多位知名作家和教育專家聯袂推薦”。

極目新聞記者聯繫到其中一位教育專家李明(化名)。他認爲,如果只是單看家長指出的幾段話,會覺得他說得有一定道理,但看故事不能斷章取義,引導孩子讀故事應該從整體把握,去理解故事背後的寓意。

李明說:“《中國民間故事》不是歷史書,而是一本文學作品。中國古代有大量的傳說、神話、民間故事,很多都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如果死摳某些字眼,文學創作就失去了活力和想象力,這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不利的。”

記者注意到,該書封面內側的內容簡介寫着:《中國民間故事》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民族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此書,可以學到勤勞、善良、勇敢、自信、樂觀等優秀品質,也能看到貪婪、殘忍、兇惡等醜陋現象。希望小讀者們在受到啓迪的同時,也能學會真、善、美、無私和堅強。

資深編輯:民間故事也要甄別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資深編輯梅傑認爲,少兒讀物的適用年齡偏小,知識儲備和辨別能力有限,因此在出版前應該經過更加嚴格的審覈流程。“例如書中‘用舊草帽煎湯’的情節,就應該註明草帽是用哪一種植物編織的,否則對孩子來說,這樣的治病方式挺荒誕的,會起到不好的閱讀影響。”考慮到兒童的心理接受能力,他認爲,本書中一些血腥的內容更應該規避。

不過,梅傑也表示,民間故事不等於知識性讀物,科學性不能夠作爲唯一的判定的規則。“我們也要兼顧它的文學性、趣味性,這方面尺度相對於知識性讀物、科普性讀物要大一些。”

比如,對於“秦始皇披麻戴孝”的故事情節,梅傑認爲,孟姜女的故事有着悽慘的底色,“貶斥秦始皇”象徵着老百姓壓抑在心中、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宣泄的情緒,因此被訴諸傳說、故事中,符合古人樸素的情感願望。

“我們在閱讀民間故事的時候,不能直接把歷史真實人物和民間故事裏的人物形象畫上等號,他們只是在真實人物基礎上的一種藝術上的加工或虛構,不能夠等同。”他說。

此外,梅傑還特別指出,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一種特定的類型,有自己的風格和語言特點,一般存在於古書和民間口頭傳說之中,早已形成過不少經典版本,但是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仿冒的低質量的改寫本。這種“改寫本”,不太符合民間故事文本的既有生成模式,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粗製濫造的問題,甚至根本就是把胡編的歷史故事當成民間故事,這是應該注意的。畢竟,民間文學的生成,不是今天的寫手能替代的,我們必須尊重先人的文學遺產,不能褻瀆。

1月9日,極目新聞記者致電天地出版社總編室,反映了曹先生質疑的幾處故事情節,對方工作人員稱將整理相關問題後回電。

1月13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再次致電天地出版社總編室,對方工作人員稱“不方便接受採訪”。

(來源:極目新聞)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