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億投資,興建墨脫水電站!它的經濟價值有多大?

由 一林大話世界 發佈於 熱點

'25-07-21

這是史上最大的水電投資,也將建成人類史上最大的水電站!雅江集團成立,也宣告了墨脫水電站的正式開工。可有人疑惑了,1.2萬個億砸下去,能回本嗎?這麼大的基建工程,它划算嗎?今天,一林就跟大家來算一筆賬,1.2萬億興建墨脫水電站,它的經濟價值到底有多大?

其實,建墨脫水電站的壓力,是遠遠小於三峽水電站的。爲什麼呢?主要就是錢。三峽水電站從1994年動工,到2006年建成,一共花了約2400億。要知道,這是30年前的2400億。1994年,中國的財政收入才5000億。一座三峽水電站,就要投入2500億,佔全年收入的一半了。這幾乎是以舉國之力,興建三峽水電工程。那這筆投資下去以後,回本了嗎?我們簡單算一下,就知道了。三峽水電站每年發電量約900億度,按平均每度2毛5的發電成本計算,一年光電力收入,就有225億。也就是說,差不多11年時間,就能收回2400億了。這還只是賣電收入,可在賣電以外呢?三峽水庫還能養魚,三峽大壩能抗洪,遇到乾旱,它還能供水,滿足下游農田的灌溉需求。再加上長江航運,它創造的經濟價值,是遠超2400億投資的。


而且,這座水電站是一次性投資,永久性收益。100年後,200年後,它仍將造福於中國。可三峽才花了2400億,爲什麼墨脫水電站要投資1.2萬億呢?這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是,獨特的設計。三峽水電站採取“高壩模式”,通過高壩截流,大量儲水,壩高達到181米,通過超高水位差,來推動水電機組。但墨脫水電站不一樣,它採取的是“隧洞低壩”模式。它的水電站不是裸露在外面,而是建在隧洞裏面。在雅魯藏布江的兩條支流之間,挖一條隧洞下來,在隧洞裏面,興建5個梯級發電站。水源穿越隧洞以後,再流向下游。這樣做的好處是,不需要大量截流,對下游用水幾乎不會形成干擾。該流向下游的,還是會流向下游。同時,這座隧洞也變成了一個天然的屏障,它不受外部環境影響。哪怕到了戰時,導彈也很難擊穿。


在這種設計下,也不需要建造超高大壩,它的壩高大約50米,就夠了。因爲雅魯藏布江墨脫段,落差本身就超過2700米了,也不需要截流儲水,年發電量就能突破3000億度了,等於三個三峽了。


二是,西藏的地理環境太惡劣了。墨脫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這裏基建落後,產業配套匱乏,氣候惡劣,多凍土,多冰雪。原本,打穿這個隧洞,就已經非常難了,所有設備,人才以及配套的鋼筋、水泥、盾構機等,都要從內陸運過去。甚至,還得在當地建廠,蓋房子,不然,工人過去了,都沒地方住。這些投資,都要錢。


但相比於1994年,中國財政富裕了,1.2萬億的投資,壓力也不算太大。2024年,中國財政總收入就逼近22萬億了,只是拿出一個零頭,就可以建成墨脫水電站了。看似投資總額大了,但投資壓力卻比三峽要小得多。那這麼多錢投下去,多久能收回成本呢?參照三峽,簡單計算一下就知道了。水電成本很低,但墨脫位於西藏邊陲,遠離內陸,“藏電東送”價格可能略高一點,就算3毛一度的入網價,一年3000億度,就是900個億了。只要約13年半,雅江集團光賣電收入,就能全部收回1.2萬億!


可除此之外,它還能帶動鋼筋、水泥等基建產業鏈的發展。同時,大量土木工程的畢業生,也能到西部去,開創職業生涯的第二春!就這一個工程,週期就長達20年之久。如果一個土木專業的大學生今年畢業,加入雅江集團,大半輩子都可以投身於墨脫水電站了,不用擔心失業了。水電站建成以後,西藏就會多出一座超級印鈔機。它不是賺回1.2萬億,就不賺了,而是每年都有900億,哪怕100年後,這個收入都不會消失,只會增多,不會減少。它不僅可以供應中國,還能供應下游的尼泊爾、孟加拉國、不丹以及緬甸等,打破印度對南亞能源的主導權。

有了這座人類史上最大的水電站以後,它也將成爲中國基建的一座新豐碑。海外水電工程,也基本都可以交給中國公司承包了。


無論是經濟價值,還是戰略價值,墨脫水電站都將是中國人,在21世紀開創的又一個奇蹟!它的意義不亞於京杭大運河。未來,西藏的旅遊業,也將誕生一座新奇觀。


西藏人朝聖,去拉薩。土木人朝聖,去墨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