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長王亞健:讓京津城際每一趟旅途都有溫度

由 圖片中國 發佈於 圖片

'25-10-03

2025-10-03 10:30

來源:中國網

鏈接已複製

字體:小大

10月2日清晨,天津站站臺,國慶出行的人流湧動,行李箱滾輪聲、車站廣播聲交織成熱鬧的樂章。京津城際C2204次列車旁,王亞健“腳不停、嘴不歇”,一邊幫旅客提過沉重的揹包,一邊在對講機裏確認重點旅客乘車信息,轉頭又叮囑乘務員“留意4號車廂帶嬰兒的一家”。開車後她一路巡視至13號車廂,給提前預約的輪椅旅客遞上溫水——這是王亞健值守國慶運輸的第16年,也是她用“事事想在前、處處能應對”的服務,守護萬千旅客旅途的日常。

王亞健與哭鬧的兒童旅客親切互動(攝影:劉超)

用“較真”磨硬功

時間回到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的熱烈氛圍裏,還是大學生的王亞健第一次踏上京津城際高鐵。看着乘務員既能從容解答旅客的行程疑問,又能快速處理突發狀況,還能細心照顧老人小孩,她心裏悄悄埋下種子:“我也要成爲這樣的人,把溫暖帶給每一位旅客。”同年12月,她憑着一股執着通過選拔,成爲京津城際的一名乘務員,可上崗第一天就遭遇“下馬威”——給旅客送水時手忙腳亂灑了半杯,面對旅客詢問站點信息時答得磕磕絆絆。

“要做就做能應對所有情況的乘務員。”王亞健暗下決心。她把家變成“服務練兵場”,讓父母輪流扮演不同需求的旅客,模擬服務場景。她拿着空水杯反覆練習遞接姿勢,對着鏡子調整微笑弧度,連“您好”“請慢用”的語氣都逐字打磨。爲掌握應急技能,她熬夜作業流程抄在小本子上,走到哪背到哪,白天追着車長問“遇到旅客突發不適該先做什麼”“設備故障怎麼快速處理”,把每個細節都刻進心裏。

這份較真讓她快速成長。2011年,憑藉過硬的業務能力和旅客的高口碑,晉升爲一名列車長。2017年“復興號”列車在京津城際上線,爲儘快熟悉新車型,她一有空就到車上主動學習列車設備,和同事們研究服務技巧,還結合京津線“站間距短、客流密度大”的特點,優化“有需求有服務、無需求不打擾”的無干擾服務,最終從衆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爲京津城際“復興號”列車的首發車長。

以“細緻”暖人心

在日常值乘中,王亞健總能精準接住旅客的各類需求,用細緻化解難題。

遇到旅客矛盾,她有“兩頭都周全”的巧辦法。同事曾記得,一次值乘時,有旅客因鄰座孩子持續哭鬧掃碼投訴,帶娃媽媽急得眼圈發紅,卻不知如何安撫孩子。王亞健趕到後,沒有簡單勸說,而是先蹲下身衝孩子做了個“會變魔術”的鬼臉,逗得孩子停下哭鬧;接着從備品箱裏拿出提前準備的彩色畫筆,把孩子帶到風擋連接處的乘務員座上,陪他畫火車,安撫情緒,妥善的解決雙方旅客的困擾。

面對特殊旅客,她的細心藏在“提前預判”裏。2025年,她接到重點旅客工單,一位盲人旅客將獨自乘車。發車前,她提前聯繫車站確認旅客位置,提前在車廂門口等候;把旅客扶上車後,照常告知旅客在乘車中遇到困難如何聯繫列車工作人員前來幫助,並拜託旁邊的旅客多加關照,有問題第一時間幫忙找乘務人員。隨後,她端來兩杯溫水,一杯遞給盲人旅客,一杯送到鄰座手中。到站後,王亞健來送這位盲人旅客下車,盲人旅客問道:“你是王車長吧?!”這讓王亞健很喫驚,素不相識的盲人旅客居然能看到自己的工牌,盲人旅客說:“上車後的兩杯水讓我認出了你,上次我乘車你也是這樣做的,我問過你,你說你姓王。”

王亞健主動服務重點旅客,細緻關懷盡顯溫情(攝影:劉超)

對有特殊習慣的常旅客,她也能在安全與需求間找到平衡。有位旅客每次乘車都帶着編織工具,鉤針、竹籤等物品存在安全隱患。王亞健沒有簡單勸阻,而是每次出乘前先查看車廂客流,提前爲旅客協調人少的座位,既避免工具誤傷他人,又不影響旅客編織。起初旅客覺得換座麻煩,可時間久了,每次上車都會主動問:“車長,今天哪個車廂人少?我聽您的安排。”前不久,這位旅客還特意送她一朵手工勾織的向日葵:“平時總麻煩您,這朵花謝謝您一直體諒我。”

憑“擔當”扛重任

重大活動期間,王亞健總能在高強度工作中穩穩扛起重任。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峯會在天津召開,王亞健面臨着“高強度、高標準”的雙重考驗,既要保障服務質量,又要向全國乃至世界旅客展示鐵路形象。爲此,她把休班時間拆成“三段式”:上午帶新乘務員練服務禮儀,從站姿、手勢到英語問候語逐一糾正;下午去庫房清點備品,確保每件服務用品都符合標準;晚上則對着資料背專業術語,模擬“國際旅客詢問高鐵技術”“外籍旅客需要換乘指引”等場景,反覆練習應對話術。

峯會期間,她接待了一對來天津旅遊的“鐵路迷”老年夫婦。老人說,他們平時生活節儉,卻特意攢錢坐復興號商務艙,就是想親身感受中國高鐵的發展。王亞健不僅耐心解答老人關於天津地鐵、景點路線的疑問,還結合自己的經歷,給老人講了京津城際從2008年開通到如今“公交化運營”的變遷。“沒想到坐高鐵還能聽到這麼生動的故事,中國鐵路真是越來越好了!”老人的讚歎,成了對她最好的認可。

16年紮根京津城際,王亞健從青澀的乘務員,成長爲能應對突發狀況、兼顧不同需求、溫暖萬千旅客的“多面手”列車長。在她看來,所謂“多面能力”,不過是“把旅客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國慶假期的列車上,她依舊穿梭在車廂裏,胸前的黨徽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用一次次貼心的服務,讓京津城際這條“黃金線路”,成爲旅客心中最溫暖的旅途記憶。

(供稿人:袁旭冉、劉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