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又迎一擊,Meta挖走了基礎模型負責人

由 DeepTech深科技 發佈於 科技

'25-07-08

繼在 OpenAI 大舉挖人後,Meta 的人才爭奪戰火燒到了蘋果。據彭博社報道,蘋果人工智能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龐若鳴(Ruoming Pang)已決定離職加入 Meta 的超級智能團隊,這對本來就步履維艱的蘋果 AI 戰略又造成一次重大打擊。



圖丨龐若鳴(來源:ContactOut)


龐若鳴在蘋果擔任傑出工程師(Distinguished Engineer)職位,負責管理一個約 100 人規模的基礎模型團隊,這個團隊開發的大語言模型直接支撐着 Apple Intelligence 的核心功能,從郵件摘要到 Genmoji 表情生成,再到優先通知功能,這些用戶日常接觸的 AI 特性都離不開他團隊的技術貢獻。而他的離職也正值一個敏感時期——蘋果內部正在對 AI 技術路線產生分歧。


這種分歧集中體現在新版 Siri 的開發方向上。蘋果一方面在基於龐若鳴團隊開發的自主模型構建新 Siri,另一方面新的管理層卻在考慮採用 ChatGPT 或 Claude 等外部模型。這種搖擺不定的技術路線選擇,無疑影響了內部團隊的工作積極性和對公司戰略的信心。


這種技術路線上的猶豫不決,實際上反映了蘋果在 AI 領域面臨的更深層問題。與以往在硬件領域的自信不同,蘋果在 AI 賽道上顯得有些迷茫。公司一方面想要保持技術自主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在 AI 能力上的差距。


組織架構的混亂加劇了這種迷茫。今年早些時候,原本負責 AI 戰略的高級副總裁 John Giannandrea 被“架空”,他手下的 Siri、機器人等核心業務被轉移到其他部門。這種調整雖然名義上是爲了提高效率,但實際上暴露出蘋果高層對 AI 產品表現的失望。


從產品表現來看,蘋果的 AI 能力確實堪憂。今年 6 月的開發者大會上,蘋果自主開發的 AI 功能屈指可數,僅限於通話翻譯這類相對簡單的應用。而那些更有技術含量的功能,比如截圖分析、圖像生成等,都需要依賴 OpenAI 和谷歌的技術。甚至連開發者工具 Xcode 的代碼補全,也要接入 Claude 和 ChatGPT 才能實現。


這種對外部技術的高度依賴,與蘋果一貫推崇的垂直整合理念形成了鮮明對比。在 iPhone、芯片等領域,蘋果通過自主控制整個技術棧獲得了巨大成功,但在 AI 領域,這套打法似乎不太奏效。


人才流失的連鎖反應已經開始顯現。龐若鳴的副手 Tom Gunter 上個月剛剛離職,而據瞭解,基礎模型團隊還有幾名工程師正在考慮跳槽。這種人才外流對蘋果來說是個危險信號,說明公司在 AI 人才激勵和戰略規劃方面都存在問題。



圖丨蘋果此前的 AI 團隊架構(來源:The Information)


面對這種局面,蘋果正在嘗試通過組織調整來止損。龐若鳴離職後,基礎模型團隊將由 Zhifeng Chen 接手,管理架構也會從扁平化轉向多層級模式。但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做法能否解決根本問題,還是個未知數。


更重要的是,蘋果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在 AI 時代的定位。Craig Federighi 和 Mike Rockwell 現在分別負責軟件工程和 Siri 開發,John Giannandrea 則被安排專門做研究工作。這種權力重新分配反映出蘋果正在尋找新的 AI 發展模式,但效果如何還有待驗證。


蘋果在 AI 領域的挑戰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多是文化和理念的衝突。作爲一家以產品完美主義著稱的公司,蘋果習慣於在技術成熟後才推出產品。但 AI 技術發展太快,競爭太激烈,這種慢工出細活的節奏可能已經不適應新的競爭環境。


另外,蘋果對用戶隱私的堅持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AI 能力的提升。相比其他公司可以大量收集用戶數據來訓練模型,蘋果在這方面顯得束手束腳。雖然隱私保護是蘋果的差異化優勢,但在 AI 競爭中,這可能成爲一個包袱。


從競爭格局看,蘋果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OpenAI 憑藉 ChatGPT 一舉成名,谷歌在搜索和雲計算方面有天然優勢,Meta 則通過重金投入快速補強團隊。相比之下,蘋果在 AI 領域既沒有先發優勢,也沒有找到獨特的切入點。


Meta 的挖人策略雖然簡單粗暴,但確實有效。通過開出數千萬美元的天價薪酬,Meta 在短時間內就從各大公司挖來了一批頂級人才。這種做法雖然推高了行業薪資水平,但也迫使其他公司重新考慮人才激勵策略。


對蘋果而言,單純通過加薪留人並不是長久之計。更關鍵的是要讓 AI 人才看到在蘋果工作的價值和前景。這需要公司在技術路線、組織架構、產品策略等多個層面進行系統性調整。


龐若鳴的離職只是一個開始。如果蘋果不能儘快解決 AI 戰略上的根本問題,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核心人才流失。對於一家曾經引領多個技術潮流的公司來說,在 AI 時代掉隊將是不可承受之重。


現在的問題是,蘋果還有多少時間來扭轉局面?在這場 AI 軍備競賽中,每一天的猶豫都可能意味着更大的落後。龐若鳴的離職或許會成爲蘋果 AI 戰略的一個轉折點,但最終的結果還要看公司接下來的行動。


參考資料:

1.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7-07/apple-loses-its-top-ai-models-executive-to-meta-s-hiring-spree?embedded-checkout=true


運營/排版:何晨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