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暑假擺攤25天賺2000元,走紅後卻要停業了

由 科技生活快汛 發佈於 科技

'25-08-01

#8月·每日幸運籤#

近日,“安徽 14 歲女孩暑假擺攤賣玩具 25 天賺 2000 元” 的話題,在網上受到不少人關注。



安徽宣城市郎溪縣的 14 歲女孩小范,在去當地一家公園玩時,發現公園的沙灘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但有些小朋友沒帶工具,吵着讓父母買,她覺得這是個商機,就想在現場賣沙灘玩具。小范的父親範先生很支持她,拿出幾百元進了貨。7 月 3 日晚上,小范就到公園附近擺攤了,第一天賣了幾十元,第二天賣了 100 多元,之後收入逐漸增加,最多的一天賣了 300 多元。​



讓範先生沒想到的是,原本以爲女兒頂多堅持一個星期,可她幹勁很足,高溫天氣也沒間斷,每天從傍晚 5 點半賣到晚上 9 點左右,堅持了 20 多天,只有一天因爲下雨沒出攤,到現在已經賺了 2000 多元。


後來範先生把這段經歷拍成視頻傳到短視頻平臺,沒想到火了,視頻裏小范數着桌上的現金,看起來很興奮,這條視頻點贊量破萬。範先生說,他本來是想通過擺攤鍛鍊孩子,讓她體會做生意和父母賺錢的不容易,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現在看來效果不錯,孩子更理解父母了,他很欣慰。​

不過,視頻走紅後,來了幾個競爭對手,小范的生意不如以前了,以前平均每天能賣 200 元,現在只有幾十元,範先生打算把尾貨賣完就讓孩子停止擺攤。​

有網友說:“這孩子真厲害,小小年紀就有商業頭腦,還能堅持這麼久,比很多成年人都強。” 也有網友表示:“家長的教育方式挺好的,不是一味讓孩子學習,而是通過實踐讓她成長,這種鍛鍊很有意義。” 還有網友提到:“走紅後競爭變多,這也是很現實的情況,讓孩子早點接觸社會的複雜面也不是壞事。”​

這個女孩的行爲體現了她的觀察力和行動力,在暑假通過擺攤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價值,還能培養她的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的支持和引導很重要,這種實踐教育比單純的說教更有效果,能讓孩子在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同時,事件中走紅後競爭加劇的情況,也讓孩子提前感受到市場競爭的存在,這也是一種社會經驗的積累。​

由此事件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長不止於課堂,生活中的實踐同樣能給他們帶來寶貴的經驗。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適當放手讓孩子去嘗試,或許能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孩子在這樣的經歷中所學到的東西,可能會影響他們很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