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0被解禁後,英偉達就開啓了“全速模式”,或許是對中美貿易關係走向的不明確,黃仁勳抱着“能賣就多賣”的心態,不僅把所有H20的庫存都拿了出來,還給臺積電下了加急訂單。本以爲H20的生意會在中國做的風生水起,但萬萬沒想到,一盆冷水澆了下來——英偉達因“開後門”被中國約談了!

根據媒體報道,有消息稱,H20之所以恢復對華供應,就是因爲部分美官員要求在H20開了“後門”,追加了定位追蹤的功能,而且還可以遠程關閉。基於此,中國網信辦就安全問題對英偉達進行了約談,這件事情可沒那麼簡單了。

都知道,H20解禁的消息,還是英偉達的CEO黃仁勳訪華時自己透露的。或許是爲了大賣H20吧,黃仁勳這次的中國行變成了“吹吹”,把中國、中國企業、中國市場全都吹上了天。
經典的言論就是“中國AI市場就算沒有英偉達也會進步”。除此之外,華爲也被捧上了天,黃仁勳還說了,華爲是一家實力非凡的企業。一句話就是,把中國吹得天花亂墜。

說實在的,不經意的誇獎,會讓人感到真實。但這種天花亂墜的誇獎,總有點捧“殺”的味道,現在結合英偉達被約談事件再回頭看,確實令人背脊一涼。
但實際上,H20解禁之後,國內的專家就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其中,復旦大學沈逸教授就曾肯定的預測了一點——英偉達的芯片裏面肯定會裝東西,不管是獲得定位也好,看到跑的數據也好,就是要讓一切都在美國人的掌控之中。

本以爲,這樣的手段只會用在先進的AI芯片上,沒想到,H20都是要清庫存了,還會如此。由此可見,美國對中國AI的發展防得是真嚴啊!
現如今,沈逸教授的話已經被驗證了,事實擺在眼前了。儘管英偉達和其他的美芯企業不一樣,把自己裝扮成了“友商”,黃仁勳頂着一張華人臉,說着各種誇讚的話語,但其背後的意圖或者目標全都是一樣的,說到底,美光也好,英偉達也好,都是圍繞一個“利”字。

在換個角度來看,不管英偉達多麼示好中國市場,它終究是一家美企,就算有一百個不願意,最終還是要按照美要求行事,所以說,就算英偉達回應了這件事情,並表示“不存在”。但一個沒有拒絕能力的企業,又如何可以代表美官方來澄清呢?沒有任何可信度了。

當然,退一萬步講,就算H20不存在“開後門”的情況,大概率H20也得黃了。這件事情已經給中國科技企業敲響了警鐘,再加上國家的強硬態度,對於這種安全風險,肯定是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還有一點,美官員也說了,解禁H20除了是想要換回稀土之外,也是爲了讓中國“上癮”,增加對美芯的依賴,放緩中國AI發展速度。這也再次說明了,“造不如買”就是西方最大的謊言,中國科技企業也該清醒了。

約談,就算只是形式主義,也起到了兩個重要作用,其一,這是對英偉達的“警告”,其二,這是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敲打”。提升風險、警惕風險、加快自研,這就是中國必須要做的。說到底,H20只是被美“淘汰”的芯片,而中國已經有了性能相當的替代品,完全可以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