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擠掉中國戰機伊朝兩國大單,殲10C兩連敗?美媒:伊朗、朝鮮引進俄製戰機,中國殲10無緣兩國市場。印媒:麻煩事還在後面呢。
01.俄擠掉中國戰機伊朝兩國大單,殲10C兩連敗?
近期,美媒《軍事觀察》等外媒相繼報道,伊朗與朝鮮兩國都在推進從俄羅斯購入新型或改進型戰機的項目,而原本外界盛傳的“殲10C/殲10AG入伊朗或朝鮮”消息則似乎已化作泡影。
而根據美商業衛星拍攝的畫面看,俄羅斯的安124運輸機疑似在伊朗德黑蘭機場向交付伊朗空軍交付了蘇35E戰機。
伊朗長期以來飽受軍機老化困擾,其空軍主力仍停留在F-14A、F-4“鬼怪”、F-5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機型。雖然在上世紀90年代引進了少量米格-29,但維護與技術升級難度依舊很高。
伊朗空軍急需一種可靠且具備較強改進潛力的現代化戰機,以重塑空軍作戰能力。
在俄烏衝突爆發後,伊朗與俄羅斯關係急速升溫,雙方在無人機、彈道導彈乃至地緣政治層面展開了深度合作。伊朗也趁此提出換購俄製戰機的請求,敲定採購蘇35,但後續俄媒傳出採購談判破裂的消息。而因此有許多分析人士因此猜測伊朗有可能引進中方的殲10C戰機。
然而,真實情況是,伊朗最終與俄羅斯達成採購協議,接收蘇-35E,這意味着中伊戰機合作的窗口被俄方“搶佔”。
伊朗之所以選擇蘇-35E,除了俄烏衝突背景下伊朗提供無人機等裝備換取俄方優先交付、價格優惠等因素外,還與伊朗空軍希望獲得“雙發重型機”有關。
蘇-35E擁有較大航程、掛載量優勢,加之伊朗對蘇/俄機型已有一定維修維護經驗。相比之下,殲10C雖在航電、雷達和性能平衡方面都很優秀,卻屬於中型單發戰鬥機,儘管殲10C空戰能力遠強於蘇35E,而伊朗空軍看重“重型平臺”的後續改造潛能。
除伊朗外,另一則引發熱議的消息來自朝鮮。據美國《軍事觀察》雜誌和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中將的言論,朝鮮可能會一次性從俄羅斯購入100-200架蘇-27與米格-29。
02.朝鮮即將獲得上百俄製戰機?
甚至有部分媒體猜測,朝鮮還可能獲得24架蘇-35戰機。由於朝鮮在俄烏衝突中被指向俄方輸送了數量可觀的輕武器、炮彈、火箭彈,並派遣特種部隊“支援”俄軍作戰,俄方則可能以輸出戰機等方式進行“回報”。
此前外界對“朝鮮引進殲10AG”一事一直頗感興奮,原因主要在於2022年朝鮮防務展上展出了疑似與殲10系列配套的空空導彈,證明朝鮮準備引進殲10AG(殲10A的大改版,性能相當於殲10C)。
然而,如果朝俄已經就大規模戰機援助達成共識,朝鮮就完全沒必要再轉向中國購機。畢竟蘇/俄機型在朝鮮空軍體系中存在較高通用性,加之朝鮮對中俄兩國的軍事合作考量也有所不同,俄方的政治與軍事收益需求在當前更適合朝鮮。
俄方在近期對外軍售中,往往給出較爲“靈活”的付款方式。對伊朗、朝鮮而言,即使在國際制裁壓力下,也能通過“以物易物”或“分期+資源抵扣”等方式獲取俄方裝備。這種靈活性並不是中方外貿渠道普遍採用的標準做法。
而且無論是朝鮮還是伊朗空軍,在冷戰前後就大批量使用過蘇制/俄製裝備,對俄系飛機的發動機、航電維護乃至飛行員訓練均更熟悉,改裝難度更低,相比中系先進戰機無疑更易上手。
就在伊朗與朝鮮接連選擇俄製戰機的同時,殲10C在另一場國際軍售競標中卻悄然“勝出”——孟加拉國空軍參謀長謝赫·阿卜杜勒·哈南近期明確表示,孟加拉國正考慮從中國採購16架殲10C,以應對本國空軍現代化升級的迫切需要。
孟加拉國曾大量採購中國的殲7系列戰機以及各類導彈、海軍裝備,屬於傳統“老客戶”,一旦通過官方手續敲定殲10C訂單,規模也將相當可觀。
03.印媒:麻煩在後頭
印度媒體直言,這纔是更值得關注的“後續麻煩”,巴基斯坦已在2022年起分批接收36架殲10C,中國空軍則同樣裝備了大量殲10C,並已部署殲20隱形戰機。若孟加拉國也換裝16架殲10C,那麼印度周邊除不丹外,幾乎都佈滿了先進的中國製四代半戰機。
印方早先採購的“陣風”雖然號稱歐洲多用途主力機,但在實際空戰性能及航電升級潛力方面,與殲10C差距並不如其對外宣傳的“全面領先”。
相反,殲10C憑藉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先進數據鏈、高機動性,以及與PL-15中遠程空空導彈的搭配,已經展現出媲美乃至超越陣風的潛能。一旦孟加拉國空軍引進殲10C,對於印度而言,局勢將不再是“中巴對印”的傳統格局,還要在東側面向同樣裝備先進戰機的孟加拉國空軍。
與此同時,殲10C在與印度地緣相鄰、需求相對緊迫的國家(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中反而受到廣泛青睞。這從另一個層面印證了中國戰機出口的優勢:一旦目標國與中國在政治、經貿與防務方面關係緊密,且對“俄製機體系”依賴不深,殲10C這種性價比高、航電先進的機型就能迅速切入市場。
俄製戰機的突出賣點依舊是成熟重型平臺(蘇30、35系列)、較低的飛行員培訓門檻,以及俄方可提供的靈活政治交易條件;中制戰機則強在性能強大出色、性價比高、維護週期相對便捷。雙方在國際軍貿市場或將呈現功能與市場區隔的競爭態勢,各自憑藉特定優勢博取訂單。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和俄羅斯的戰機外銷將持續在不同區域市場上“各取所需”。隨着世界戰火衝突不斷加劇,世界各國正在繼續加強軍事合作與裝備升級,全球尤其是亞洲的空中力量版圖也正悄然重塑。
對中國戰機來說,伊朗、朝鮮的遺憾固然值得關注,但更值得矚目的,或許是中國新銳戰機在出口市場上的突破與後續發力。
文章中部分內容來源出處:1.致敬!守護濠江和平安寧的“蓮花衛士”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