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網軍傾巢而出,0成本對俄軍境內發起成規模恐襲行動,規模誇張,給我們提了醒?
01.烏網軍傾巢而出,俄境內恐襲四起,套路屢試不爽
自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依託其龐大的常規軍力和後勤優勢依然佔據着戰場優勢,而烏克蘭則難以正面徹底擊潰俄軍,卻被俄軍拖入了殘酷的消耗戰,戰場局勢對於烏軍十分被動。
爲了在較爲不利的局勢下爭取“出奇制勝”,烏克蘭情報機構、網絡部隊以及特殊作戰單位開始大舉轉向非常規作戰手段,包括定點暗殺、線上招募線下執行的縱火、爆炸與槍擊等恐怖活動。
這些手段不僅意在打擊俄軍高層指揮體系和軍事專家,也試圖在俄羅斯本土製造社會恐慌,削弱俄方的穩定與凝聚力。對於俄羅斯來說,烏軍的打擊雖然不能夠在戰略上影響俄烏衝突局勢,但這種頻繁發起的恐怖襲擊行動在俄羅斯本土製造了相當的社會恐慌。
自12月開始以來,俄境內多地陸續發生針對俄軍高官、武器科研人員乃至基礎設施的襲擊事件。俄軍輻射、化學與生物防護部隊司令基裏洛夫中將身亡,俄羅斯高級導彈科學家被槍殺。緊隨其後,俄國內的警察局、徵兵中心、商店、銀行乃至郵局等民生和執法機構亦遭受多起縱火襲擊,恐怖襲擊次數高達20多起,情況十分嚴峻。
俄羅斯方面公佈了一系列恐怖襲擊視頻,可以看到大量俄社會閒散人員,主要是使用汽油、爆竹,對俄羅斯的民生和執法機構進行縱火襲擊。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名俄中年女子,前往銀行的ATM廳,進行縱火襲擊,將汽油灑滿密閉空間。
然而,她的行爲十分笨拙緩慢,進入ATM廳便關上大門,在密閉空間內,澆上去的汽油已經揮發和空氣充分混合了,隨後這名女子點火引燃汽油導致爆燃,人被大火迅速吞噬,和ATM機一起“同歸於盡”,徹底成爲了烏網軍的犧牲品。
02.烏軍恐怖襲擊網絡指揮屢試不爽,應招者被當炮灰
從襲擊方式來看,這些行動均非複雜的“高科技”恐怖襲擊(比如說無人機暗殺、導彈定點清除等),甚至連僱傭的人員也多是社會底層的閒散人羣或外來務工者。
烏網軍傾巢而出,烏方利用加密通訊軟件,通過口頭承諾的回報,便能獲得相當數量的潛在“志願者”。這些人對俄本土社會缺乏歸屬感,對俄政府的政治認同度也有限,尤其在經濟不景氣壓力下,更易被煽動或利用。
烏網軍付出的成本甚至爲0,比如說俄軍輻射、化學與生物防護部隊司令基裏洛夫中將遇刺案,當時烏軍情報部門誘騙一名在俄羅斯境內的烏茲別克斯坦“打工仔”,也就是外來務工人員,烏軍對其許下了10萬美元+護照的報酬,要求其自備炸彈暗殺基裏洛夫中將。
結果暗殺行動成功後,不僅沒有10萬美元和護照的報酬,根本沒有任何人協助“打工仔”逃跑,以至於被俄方直接抓獲,至於後果那得自己承擔了。
可以說,烏克蘭的暗殺行動和低層級的恐怖襲擊並沒有在宏觀層面大規模動搖俄羅斯的整體軍事部署。俄烏前線的大勢仍取決於雙方的綜合國力、後勤補給、軍隊規模等因素。
03.這種恐襲模式值得警惕,但沒必要過度擔憂
換言之,這種“以小博大”的恐怖活動雖可在短期內製造衝擊,卻無法左右大局。反倒是其引發的社會治安與情報戰議題,更值得我們注意。
烏方之所以能在俄境內快速找到實施襲擊的“人力資源”,與俄羅斯本身的人口結構與流動性狀況密不可分。由於俄經濟結構對外來勞動力需求巨大,近些年從獨聯體各國湧入的外籍務工人員數量大幅攀升。
這些人羣多數出身貧困,語言與文化認同均較爲薄弱,對俄政府和社會亦缺乏忠誠基礎。一旦受到極端思想的煽動或金錢誘惑,極易走上犯罪或恐襲的道路。
另一方面,俄烏衝突以來,大量東烏地區的民衆也被轉移到俄羅斯境內。絕大多數人是普通難民或對俄有一定認同的親俄居民,但在數以萬計、乃至幾十萬計的流動人口中,不排除潛藏着烏方特工、同情烏軍的叛變者,甚至還有境外勢力的代理人。
俄羅斯現行的身份識別系統與管控機制尚無法有效甄別如此龐大而複雜的人口流動,安保與情報方面的“海量篩查”幾乎無從下手。
而烏克蘭在俄境內部署的暗殺與縱火恐怖襲擊,讓人聯想到未來臺海局勢可能面臨的風險。有學者分析,若中國大陸對臺採取“武統”併成功後,勢必會有大規模兩岸人員往來,臺灣本島的普通居民、工商業人士乃至潛在“臺獨”極端分子都可能湧入大陸。
若這些人中出現對大陸懷有極端仇視態度、且被外部勢力加以利用的個體,或將效仿烏網軍的做法,在大陸內部發動恐襲或暗殺行動,以期干擾大陸的政治和社會穩定。
但相比俄羅斯,中國大陸對於基層的控制能力遠超俄羅斯,烏軍的這種“網絡恐襲”的主要特徵就是隱蔽性、低成本、多目標和去中心化。
而要發動類似於俄境內出現的恐怖襲擊行動,其前提(這一點很關鍵)是針對一個社會管控極度寬鬆、外來人口龐大、情報整合與社會治理水平極差的環境。
對照中國大陸,大數據在公安、銀行、通信、交通、旅店住宿等多領域均有深入應用,若發現異常資金流動、人員異常聚集、並有犯罪嫌疑,警方便可迅速鎖定並展開調查。一旦發現可疑活動,有充分手段在早期就將其扼殺,以消除恐襲風險。
文章中部分內容來源出處:1.俄軍中將基裏洛夫離奇被炸身亡背後,莫斯科安全嗎? 新民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