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這個東南亞小國,最近幾年在國際舞臺上可真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2025年7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高調宣佈,跟越南領導人蘇林簽了個大單:越南對美國商品敞開大門,零關稅;反過來,美國對越南貨收20%的關稅,要是從越南轉運的第三國商品,那就得掏40%的重稅。這事兒一出,等於越南在中美之間硬生生選了邊,寧可“自斷一臂”,也要抱緊美國市場的大腿。這不僅讓越南經濟狠狠震了一下,也給全球貿易格局扔了顆不小的石頭。
越南爲啥走到這一步
要說越南這次的選擇,得先從中美貿易戰說起。2018年,這場大戰開打,美國對中國商品加關稅,中國也不甘示弱回擊,兩邊你來我往,把全球供應鏈攪得一團亂。越南呢,作爲一個靠出口喫飯的國家,日子本來就不好過。2024年,它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高達1230億美元,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的30%,而中國又是它最大的貿易伙伴,進口芯片、紡織原料啥的都得靠中國。這麼一看,越南在中美之間就是個典型的“兩頭受氣”角色。
2025年,特朗普上臺後又搞了個“對等關稅”政策,擺明了要收拾那些跟美國貿易順差大的國家。4月,他直接放話:要是7月9號前越南不跟美國談妥,就得喫46%的關稅。這招太狠了,越南要是硬抗,出口直接崩盤,經濟肯定受不了。可要是完全倒向美國,中國那邊又不是喫素的,越南夾在中間,真是左右爲難。
7月2號,特朗普在網上喊話,說跟越南談成了。協議內容很簡單:越南對美國商品零關稅,美國對越南貨收20%關稅,轉運貨收40%。這協議一簽,等於越南把跟中國的轉運生意給掐了。數據顯示,越南對美出口裏有三分之一是中國貨,過去幾年,中國商品通過越南“洗產地”再賣到美國,躲過了不少關稅。現在這條路被堵死,越南等於自己砍了一刀。
其實這事兒早有苗頭。2025年4月,越南就對美國液化天然氣和汽車降了稅,汽車關稅從45%-64%降到32%,擺明了是在給美國遞橄欖枝。到了7月,面對特朗普的最後通牒,越南政府咬咬牙,還是選了美國市場,畢竟1230億的順差不是小數目,丟了誰都心疼。
越南的選擇帶來了啥

這協議一落地,越南經濟立馬就有了反應。美國貨零關稅衝進來,本土企業壓力山大。2025年第一季度,越南汽車進口量猛漲25%,美國品牌的市場份額蹭蹭往上漲了8個百分點,本土車企被福特、通用擠得喘不過氣。供應鏈也亂了套,電子廠、紡織廠這些靠中國原料的行業,成本一下子上去了,要麼換供應商,要麼把廠子搬走,折騰得夠嗆。
不過,越南也不是光捱打不還手。政府趁着這機會,趕緊推產業升級,想把壞事變好事。在胡志明市和峴港,半導體園區和數字化中心開始動工,目標是吸引全球科技企業,少靠中國一點。加上跟日本、韓國、歐盟的貿易合作加碼,越南想分散風險,不把雞蛋全放一個籃子裏。
可問題在於,中國這塊兒不好惹。2024年,越南對華貿易逆差1540億美元,80%的芯片、70%的紡織原料都得從中國買。協議一出,中國商務部立馬跳出來,說反對任何拿中國利益開刀的deal,還放話要採取強硬措施。越南心裏清楚,中國的反擊可能比丟了美國順差還疼。
國際關係:一頭熱一頭冷
越南這回選邊站,等於在中國的傷口上撒了把鹽。中越關係本來就挺複雜,既是鄰居又是貿易大夥伴,還有南海的疙瘩沒解開。現在越南堵了中國的轉運路,中國政府當然不高興,直接警告越南別當美國的“馬前卒”,還暗示可能限制越南的農產品和原料出口。越南的咖啡、橡膠、紡織品啥的都指着中國市場呢,真要是被卡脖子,日子不好過。
更麻煩的是南海。近年來,中國在那邊的軍事動作越來越大,跟越南的領土爭端老是冒頭。越南怕就怕,這次貿易協議讓中國在南海更強硬,局勢一緊張,越南的處境就更尷尬了。
反過來看,美越關係倒是熱乎了不少。特朗普對這協議挺滿意,說是“兩國偉大的合作”。美國商務部也放話,越南的配合能給美國企業更多機會,還能壓一壓中國在全球貿易裏的勢頭。越南這邊也樂意藉着美國的市場和技術,再要點安全上的支持,對付南海的壓力。
不過,這關係也不是鐵板一塊。美國國內有人對越南的人權問題和政治體制不滿意,覺得越南可能會靠關稅優惠搞不公平競爭。加上2024年美國對越南的貿易逆差也有1230億美元,特朗普想靠這協議減逆差,未必能如願。

這場貿易戰裏,越南總理範明政算是露了一手。面對美國的硬壓和中國的潛在反擊,他儘量想兩邊不得罪,又保住越南的利益。4月跟美國談的時候,他強調“不把問題複雜化”,靠外交手段拖時間。國內呢,他推了“數字越南”計劃,投錢搞數字基建、電子政務,還扶持創新企業,想把越南弄成數字經濟的新玩家。
他還跑去日本、韓國、歐盟拉關係,2025年6月跟日本國際協力銀行談了清潔能源投資,擺明了要多找幾個靠山。範明政這人務實又果斷,知道越南在國際上分量有限,就靠靈活策略給自己爭取空間。
國內的吐槽聲
範明政在外面混得風生水起,國內卻不是人人買賬。有些經濟學家和老闆覺得,他太向美國低頭,把跟中國的老交情給賣了。要是美國政策一變,越南豈不是竹籃打水?還有中小企業主抱怨,政府補貼不夠,關稅一漲成本扛不住,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就慢下來了,有些小廠直接關門。
範明政知道老百姓的意見不能不管,他在全國經濟會上喊話,要加速建數字化樞紐,拉全球科技企業進來,給經濟找新出路。這招能不能穩住民心,還得看後面咋走。
2025年這場貿易抉擇,對越南來說就是一場豪賭。面對特朗普的淫威,越南選了“自斷一臂”,保美國市場,丟中國轉運。這決定讓經濟短時間內疼了一下,但也逼着政府往產業升級和多元化使勁兒。範明政帶着隊伍在這場博弈裏儘量穩住陣腳,可前頭是啥樣,誰也說不準。
中國會不會真反擊?美國能不能給越南更多甜頭?越南能不能在中美之間找個平衡點,把經濟搞上去?這些問題沒答案,只能邊走邊看。你覺得越南這步棋咋樣?歡迎留言聊聊,咱們一起琢磨這事兒背後的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