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許世友,咱中國人都知道這是個傳奇人物。他是解放軍的一員猛將,打仗厲害得不行,一輩子經歷的事兒都能寫成好幾本書。不過今天咱要聊的,是1982年11月的一件真事兒。那時候,全國人大會議要開了,許世友作爲中顧委副主任得去北京開會。結果祕書急匆匆跑來報告,說這次北京沒派專機接他,得坐民航去。祕書有點懵,問是不是有啥問題。許世友聽完哈哈一笑,指着祕書說:“你這個迷糊蛋,這都不懂嗎?”他馬上就明白了,這是軍委特意安排的,背後有深意。

這事兒得從頭說起。1982年那會兒,許世友已經76歲了,身體雖然還硬朗,但畢竟年紀大了,平時都在南京休養。他當過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戰功赫赫,名聲在外。可就在前一年,也就是1981年,國內出了點亂子。那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做了客觀評價。這本來是件大事,可還沒定下來之前,社會上就流傳開了一些謠言。有的人瞎編,說許世友因爲不滿意有人批評毛澤東,帶着槍衝進人民大會堂,跟警衛部隊幹了一仗,最後還被抓起來了。這些話傳得有鼻子有眼,搞得不少人還真信了,對許世友的名聲影響挺大。
軍委領導也不是喫素的,楊尚昆和耿飈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問題。要闢謠,光靠發文件說“沒這回事”可不行,得讓老百姓親眼看見真相。所以,他們想了個招兒:這次開會不給許世友派專機,讓他坐民航去北京。這樣一來,他在機場、飛機上露面,大家一看就知道,那些謠言純屬胡扯。許世友呢,也不是愣頭青,他幹了一輩子革命,政治嗅覺靈得很。祕書一說這事兒,他立馬就反應過來,說這是軍委故意安排的,自己得配合。於是,他就大大方方收拾東西,準備坐民航走人。
那天,許世友到了南京機場,人羣裏有人認出他來,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候機大廳裏熱鬧得不行。上了飛機,到了北京首都機場,又是一堆人圍着他看。他這一路走得坦坦蕩蕩,那些謠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這件事兒幹得漂亮,既簡單又直接,效果還特別好。許世友的威信沒受啥影響,反而因爲這件事兒,讓人覺得他更接地氣,更有擔當。

要說許世友這個人啊,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1906年出生在湖北麻城,後來那兒劃到了河南新縣。他家窮得叮噹響,小時候父親死了,母親帶着他過日子,苦得沒法說。八歲那年,實在活不下去了,母親把他送到嵩山少林寺學武。在那兒,他可不是混日子,每天苦練拳腳,練出一身好功夫。少林寺的日子不光讓他身體壯了,心性也磨得特別硬,這對他後來的軍人生涯幫了大忙。1926年,他加入國民革命軍,開始接觸革命思想,可沒多久部隊解散了,他就回了老家。到了1930年,他投身紅軍,從此就跟共產黨幹革命幹到底了。
在紅軍那會兒,許世友打仗特別猛。他在鄂豫皖蘇區反“圍剿”的時候,經常帶敢死隊衝在最前面,敵人一見他就頭疼。1934年,他指揮萬源保衛戰,帶着部隊守了三個月,硬是把敵人打得沒脾氣。長征路上,他當了紅四方面軍紅四軍的軍長,帶着隊伍翻雪山過草地,喫盡了苦頭。在包座阻擊戰裏,他死守陣地,給主力部隊爭取了時間,那種硬骨頭精神,真是沒得說。到了延安,他還專門學了馬克思主義,思想上也跟上了隊伍。
抗日戰爭一打響,許世友被派到山東,幹得那叫一個出色。他先是當八路軍129師386旅副旅長,後來又當了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和膠東軍區司令員。他帶着部隊跟日僞軍打游擊,1939年的響堂鋪伏擊戰就是他指揮的,把敵人打得稀里嘩啦。他還特別會發動羣衆,把膠東的抗日根據地建得穩穩當當。毛澤東都誇他“打紅了膠東半邊天”,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解放戰爭的時候,許世友更是一路開掛。他當了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1947年的萊蕪戰役,他帶着部隊把國民黨李仙洲集團全殲了,抓了好幾萬俘虜。1948年的濟南戰役,他用了八天就拿下濟南城,用的還是他那招“牛刀戰術”,直接把山東的局面打開了。他的打法簡單粗暴,但特別管用,部隊裏的人都服他。新中國成立後,他先當山東軍區司令員,後來又幹過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還拿了一堆勳章。
抗美援朝那會兒,他帶第三兵團上了戰場,1953年的夏季反擊戰打得特別漂亮,朝鮮還給他發了一級國旗勳章。1974年,他指揮西沙自衛反擊戰,把國家領土守得牢牢的。1979年,他當廣州軍區司令員,指揮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的東線作戰,那是大手筆作戰,組織得滴水不漏。許世友這輩子,打仗就是他的命根子,每次都能打出名堂來。

不過,許世友不光會打仗,他對黨忠心得不得了,對毛澤東思想更是死心塌地。他這人還有個特點,就是特別孝順。他小時候跟母親相依爲命,可長大後忙着革命,沒能好好照顧老孃。1952年,他回老家看母親,跪在地上半天起不來,說自己沒盡到孝心。1959年,他路過家鄉,看到74歲的老孃還在幹活,眼淚嘩嘩往下掉。後來母親去世,他因爲軍務沒趕上送終,這事兒成了他一輩子的心病。所以,他晚年有個願望,死後要土葬,跟母親埋一塊兒。
1982年那次民航事件之後,許世友繼續幹中顧委副主任。雖然退居二線了,但他還是操心軍隊和國家的事兒。那年9月,他在中共十二大上當選中顧委副主任,大家都覺得這是對他一輩子貢獻的肯定。可惜,好日子沒過多久,他的身體就不行了。1985年3月,他在上海檢查身體,發現得了肝癌。南京軍區趕緊組織最好的醫生給他治,可病來得太猛,拖到10月22日,他還是走了,享年80歲。
臨走前,他跟組織提了個要求,說死後不火化,要土葬回老家,跟母親埋一起。這要求跟當時高幹一律火化的規定不符,報到中央後,鄧小平親自批了,說“照此辦理,下不爲例”。鄧小平知道許世友的功勞和性格,給了他這個特例。1985年11月9日,他在老家新縣土葬,鄉親們都來送他,那場面簡單又感動人。

許世友這一輩子,真是活得值。從少林寺的小和尚,到開國上將,他打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指揮了無數仗,功勞大得沒法說。他的軍事本事、硬脾氣、對黨的忠心,都讓人佩服。他對母親的那份孝心,也讓人覺得他是個有血有肉的人。1982年那次坐民航的事兒,雖然不大,但特別能看出他的智慧和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