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國無外交再次上演:特朗普會見5國非洲領導人,傲慢無禮藏不住

由 博覽歷史 發佈於 歷史

'25-07-11

特朗普坐在白宮國宴廳內,面對着來自非洲五國的總統與總理,言辭間滿是不耐與輕蔑。他打斷髮言、催促壓縮時間,甚至對利比里亞總統的英語表達表示驚訝,令現場氣氛尷尬至極。

在一場被包裝爲“推動貿易合作”的午餐會上,真正掩藏不住的,是赤裸裸的外交傲慢與資源交換的實用主義。

五國領導人從始至終未被當作平等夥伴對待,更像是被臨時召集來的“資源供應商”。從會議內容到表現方式,美國的外交方式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一個事實:在特朗普眼中,非洲不過是可以隨意支配的棋盤,所謂合作,不過是換一種方式索取。

2025年7月9日,白宮上演了一場罕見的“非洲工作午餐”。受邀的國家並不多,僅有加蓬、幾內亞比紹、利比里亞、毛里塔尼亞和塞內加爾的領導人。

這個名單本身已經透露出異樣信號。非洲大陸的主要經濟體南非、尼日利亞、埃及、埃塞俄比亞,全數未被邀請。

被選中的五國,恰好都是資源豐富卻又在國際體系中“話語權薄弱”的國家。這場會晤從一開始就不平等,甚至帶着強烈的投射意圖。

會議地點設在白宮國宴廳,但流程安排卻極爲粗暴。特朗普一上來就明確要求每位總統“只做簡短介紹”,還頻頻催促發言者“不要講太久”。

當輪到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發言時,時間甚至被壓縮到一分鐘以內。他試圖提出本國在鋰資源開發方面的潛力與合作想法,卻被特朗普打斷,轉而將話題拉回到“安全合作”上,強調希望非洲國家購買美製武器。

在這場會議中,被冒犯最深的,是來自利比里亞的總統博阿凱。當他用流利的英語表達完願景時,特朗普突然插話,驚訝地問道:“你英語講得不錯。”這句話在美國本土幾乎無人察覺其含義,但在非洲世界尤其是利比里亞國內,卻引發巨大輿論風暴。

利比里亞本就是歷史上由美國解放黑奴建立的國家,官方語言就是英語。特朗普的“誇獎”,不但暴露其對非洲的無知,還帶着強烈的居高臨下與種族偏見。

加蓬總統恩圭馬在發言時,明確表示“加蓬不是窮國”,呼籲美國尊重合作夥伴的自主選擇權。他強調加蓬擁有全球四分之一的錳礦儲量,同時也是石油出口國,真正需要的是夥伴,而不是命令。

毛里塔尼亞總統加茲瓦尼在發言中則更加冷淡。當特朗普試圖引導話題至鐵礦與安全交換時,加茲瓦尼直言“不願多談資源問題”,讓場面一度冷場。

塞內加爾總理松科的回應則顯得更爲策略。他表示希望與美國展開更多合作,以“平衡其他大國的影響力”。這句話看似中性,實則暗藏警惕。他沒有否認美國在非洲的作用,但同時表明,非洲國家並不願被單方面操控。

事實上,這場“工作午餐”背後的真實目的,從會議前的安排就能看出端倪。就在兩週前,盧旺達與剛果在美國斡旋下籤署了一項和平協議,而協議附帶條款明確寫明,將鈷礦與銅礦的開發權部分轉讓給美企。

這也成爲此次白宮午餐會的“樣板”。特朗普希望以類似方式,將“援助”轉化爲資源交換,以獲取非洲關鍵礦產資源,特別是鈷、鋰、錳、銅和稀土等,補上美國供應鏈的“戰略漏洞”。

與此同時,美國對非洲的傳統援助機構——國際開發署(USAID)已被關閉。華盛頓方面明確表示,將不再通過援助方式提供支持,而是轉向“資源換投資”的商業邏輯。

特朗普在會中多次提到“援助時代已經過去”,新戰略是“貿易替代援助”,美方將通過投資、採購、軍事合作等形式開展對非事務。

五國之所以被選中,不僅僅是資源問題,更與地緣位置密切相關。加蓬和塞內加爾分別位於幾內亞灣與大西洋門戶,地理優勢明顯。

毛里塔尼亞、幾內亞比紹擁有豐富的礦產,並處於西非交通樞紐位置,便於物資運輸與資源外運。利比里亞則是美軍戰略部署的重要節點,其沿海反恐基地長期服務於美軍非洲司令部。

特朗普的真實意圖並不複雜。他試圖用極低的外交成本,從戰略可控、資源富集的小國中獲取最大利益。媒體評論稱,這五國是“易摘之果”。

與南非、埃及、尼日利亞這樣擁有獨立外交立場的大國不同,這些國家在外交上更加脆弱,也更易被操控。這種選擇本身,就體現出特朗普對非洲事務的功利式思維。

會後,國際輿論迅速發酵。CNN在報道中指出,特朗普的言行再次引發非洲各界批評,社交媒體上更是羣情洶湧。利比里亞網友普遍認爲,這是對國家尊嚴的嚴重侮辱。而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曾因稱非洲爲“糞坑國家”被全球媒體抨擊。這一次,他的表現依舊如出一轍。

除了語言上的傲慢,特朗普還不忘“舊夢重溫”。在會議尾聲,他主動提及諾貝爾獎話題,向與會非洲領導人暗示“支持我獲獎”。幾位非洲領導人在現場配合表態支持,讓特朗普表現得非常滿意。

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對奧巴馬獲得諾貝爾獎一直耿耿於懷,此次會談也帶有個人情緒的釋放意味。

而在特朗普忙於“講交易”“談礦產”的同時,中國在非洲的合作佈局卻穩步推進。近年,中國已連續16年成爲非洲最大貿易伙伴,累計投資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

不僅如此,王毅外長在與非洲國家外長會晤中再次重申,中方反對任何形式的經貿霸凌,願意加強與非洲國家的戰略互信、深化合作,並歡迎非洲國家加入金磚國家與上合組織。這些表態不僅展示出中國的大國擔當,也爲非洲國家提供了除西方以外的多元選擇。

對比之下,特朗普政府在非洲的“軍事+資源”組合拳顯得急功近利。美國一方面要求非洲國家接收被美驅逐的移民,簽署“安全第三國協議”,另一方面又要求其增加軍費、購買美製武器。在缺乏基礎設施建設與民生改善的前提下,美國的“合作”更像是變相的負擔。

更大的風險在於,非洲國家如果在中美競爭中失去平衡,貿然押寶美國,極可能在未來遭遇政策反覆與利益受損的雙重打擊。

歷史已經證明,美國對非政策缺乏持續性,一旦政府更替,外交承諾往往淪爲空談。而特朗普作爲極端“交易主義”的代表,更不可能在非洲問題上投入長期資源。

五國領導人遠赴白宮,換來的不是尊重,而是一場居高臨下的“資源清單會”。特朗普的無禮言行再次驗證,“弱國無外交”這句話,在當今世界依舊真實。

非洲國家若想真正掌控命運,必須在尊重中尋找合作,在合作中贏得尊嚴。而不是在白宮的宴會廳裏,用一分鐘的發言時間,換一紙毫無保障的“投資承諾”。

這不僅是非洲的挑戰,更是全球南方共同的命運考題。

信息來源:

特朗普會晤非洲五國爭議不斷,非洲人怒了:還當我們都是沒上過學的鄉下人?

2025-07-10 22:54·觀察者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