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事兒說起來挺鬧心的,印巴之間老是這麼劍拔弩張,2025年5月7日凌晨,印度搞了個叫“硃砂行動”的軍事打擊,直奔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而去,目標是幾處設施,用導彈和戰機一通轟。結果呢,巴方空軍不幹了,立馬反擊,雙方在天上打得熱火朝天,總共125架戰機捲進去,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這次空戰,印度空軍損失慘重,丟了三架法國達索公司產的“陣風”戰鬥機,駕駛它們的飛行員全都沒回來,當場沒了命。
外媒報道得沸沸揚揚,印度起初還不承認,後來在7月低調授勳的時候,才間接證實了這些損失。巴基斯坦那邊宣稱自己零損失,還擊落了印度五架戰機,包括那三架陣風、一架蘇-30MKI和一架米格-29。印度總共死了250多人,其中有防空系統操作員和地面部隊。事後,法國情報部門跳出來指責中國,說中方通過使館散佈負面消息,貶低陣風的性能,影響它的海外銷售。問題是,陣風賣不出去,真的是別人賴的嗎?實戰表現擺在那兒,誰也瞞不住。
先說說這次衝突的起因吧。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出了個襲擊事件,死了26名遊客,印度一口咬定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分子乾的。巴方否認,但印度不聽,5月7日就發動了行動。印度空軍從阿丹普爾和烏德漢普爾基地起飛戰機,陣風是主力,號稱先進得很,電子系統一流,能探測遠距離威脅。巴基斯坦空軍用的是殲-10C,攜帶霹靂-15導彈,反應快,鎖定印度戰機後直接開火。印度陣風的雷達告警系統居然沒響,沒給出任何導彈來襲的提示,飛行員都沒來得及彈射,就被擊中了。巴方說,他們用電子干擾亂了印度的信號網,讓陣風的預警失效。印度損失的三架陣風,殘骸散落在旁遮普邦的阿克利亞卡蘭村附近,導彈發射導軌和機身碎片被當地人拍下來傳上網。法國專家後來確認,那些碎片就是陣風的,包括垂直尾翼上的標記“BS 001”和印度國旗。
飛行員的損失是最扎心的。三名陣風飛行員,拉傑什·庫馬爾中校、阿尼爾·辛格上尉和維克拉姆·沙瑪少校,全都陣亡了。還有一架蘇-30MKI的飛行員普拉莫德·拉奧上尉,也沒了。印度空軍在7月8日左右,偷偷給這些陣亡者授勳,名單裏有4名飛行員,家屬領了勳章,但官方沒大張旗鼓宣傳。巴基斯坦那邊公佈了擊落細節,說他們的殲-10C在181公里外就鎖定並攻擊了印度戰機,用的是先進導彈,印度防不勝防。西方媒體如路透社和CNN都報道了,法國空軍官員間接承認,至少一架陣風沒了,可能是三架。印度國防部起初否認,說損失是作戰的一部分,但飛行員都安全回家。後來事實瞞不住,內部調查啓動了,焦點在陣風的電子系統和飛行員訓練上。
陣風這飛機,本來是法國達索的拳頭產品,雙發三角翼,多用途第四代半戰鬥機,從2001年服役,法國海空軍的核心裝備。印度在2016年籤合同,買了36架,2020到2022年交付,花了87億歐元,每架單價2.44億美元。印度吹得天花亂墜,說它雷達先進,電子戰能力強,能掛載多種導彈,實戰無敵。結果這次空戰,暴露了大問題。巴方的霹靂-15導彈射程遠,速度快,陣風的米卡導彈和流星導彈沒發揮作用。專家分析,陣風的預警系統對這種突然襲擊沒反應,可能是系統不完善,或者集成問題。印度空軍用的是混合裝備,俄羅斯的蘇-30、以色列的電子設備、法國的陣風,系統整合難,容易出亂子。巴基斯坦空軍用中國設備,一體化好,殲-10C和地基雷達聯動,效率高。

法國情報部門在7月6日放話,說中國利用駐外使館,散佈陣風在印巴空戰中表現差的消息,目的是推銷自己的殲-10C,打擊法國軍售。法國官員稱,中方國防武官勸說印尼等國,別再買陣風,轉向中國戰機。印尼本來訂了陣風,後來轉向其他選項,法國覺得是中方搗鬼。美聯社報道,法國軍方得出結論,北京想借此攻擊法國的戰略自主性。陣風的銷售確實受影響,達索股價跌了,潛在訂單如祕魯的採購,轉向瑞典鷹獅。法國說,中國宣傳殲-10C擊落陣風,是虛假宣傳。但說實話,實戰結果在那兒擺着,用不着別人貶損。陣風在埃及、希臘賣得還行,但這次損失後,買家猶豫了。達索公司忙着公關,強調陣風的技術優勢,但市場反應冷淡。
責任到底賴誰?印度空軍自己得反思。飛行員訓練不足是關鍵,這些陣風飛行員雖是精英,累計飛行時長上千小時,但對導彈防禦的實戰模擬可能不夠。印度空軍檔案顯示,他們在法國訓練過,但回國後,邊境巡邏多,電子戰演習少。陣風的告警系統沒觸發,飛行員也沒及時機動迴避。巴方導彈突然性強,印度設備沒捕捉到軌跡。法國達索得承認,陣風雖先進,但實戰環境複雜,預警系統對特定導彈類型有盲區。達索在宣傳時吹得太猛,說它是全球最佳,配備先進電子設備,結果實戰翻車。印度採購陣風時,花大錢,但整合進現有體系費勁,俄羅斯和法國設備不兼容。
巴基斯坦空軍這次表現亮眼,殲-10C證明了自己,巴方表彰飛行員,聲譽大漲。中國提供的技術支持,衛星實時定位印度調動,讓巴方提前準備。印巴於5月10日停火,邊境平靜了,但教訓深。印度內部評估升級設備,空軍啓動調查,焦點在預警缺陷和訓練問題。法國推動宣傳,修復陣風形象,但銷售合同談判停滯。國際觀察員報告強調電子戰作用,印巴軍備動態受影響。
再說深點,這事暴露了印巴衝突的根源,克什米爾問題糾纏多年,雙方都想佔上風。印度想通過“硃砂行動”展示實力,結果適得其反,損失250多人,包括5名S-400操作員。巴方擊落25架印度無人機,無自身傷亡。印度媒體起初否認戰損,後來西方媒體如保加利亞軍事網站爆料,印度偷偷授勳,才露餡。法國指責中國,是想轉移視線,陣風實戰短板自己得認。賣不出去,賴別人沒用,買家看重實際表現。達索得改進系統,印度得加強訓練,不然下次還得喫虧。

總的看,陣風賣不出去,主要賴實戰拉胯。法國情報甩鍋中國,顯得小家子氣。中方國防部回應,說這是無端指責,陣風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印度空軍得吸取教訓,飛行員犧牲白白可惜。印巴和平最重要,別老打打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