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命普京20年,浩蕩出兵卻只顧拍照,車臣在俄烏戰爭爲何不賣力?

由 劉白惜 發佈於 歷史

'25-07-11

說到車臣和拉姆贊·卡德羅夫,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哦,那個俄羅斯下面的小地方,挺亂的吧”。

沒錯,車臣是俄羅斯聯邦裏的一個共和國,位置在高加索山區,人口也就150萬左右,地方不大,但故事可不少。而卡德羅夫呢,就是車臣的頭頭,從2007年當上總統開始,到現在已經快20年了。

他跟普京的關係那是出了名的鐵,經常在公開場合喊自己是普京的“忠實步兵”。

這20年,他靠着對普京的忠誠,把車臣從戰亂中拉了出來,變成了俄羅斯的一個穩定“樣板間”。

不過,2022年俄烏戰爭一打響,卡德羅夫帶着他的車臣部隊高調參戰,喊着要“浩蕩出兵”,結果呢?

外邊一看,咋好像光忙着拍照發視頻了,實際幹活不咋賣力?這事兒聽着挺蹊蹺,咱得好好聊聊,到底咋回事兒,車臣爲啥在這場戰爭裏顯得有點“划水”。

一、卡德羅夫和車臣:從戰亂到“鐵腕穩定”

要搞懂卡德羅夫和車臣在俄烏戰爭裏的表現,得先知道他們是啥來頭。

卡德羅夫,1976年生的,今年48歲,車臣本地人。他老爹艾哈邁德·卡德羅夫當年是個宗教領袖,後來在車臣戰爭裏跟俄羅斯合作,2003年當上車臣總統。結果2004年被炸死了,拉姆贊27歲就接了班。

因爲年紀不夠,他先幹了幾年副總理,2007年正式上位當總統。

車臣這地方,歷史上不太平。1990年代打了兩次車臣戰爭,第一次(1994-1996)是分離主義者想獨立,俄羅斯沒打贏,撤了;第二次(1999-2009),普京上臺後鐵了心要把車臣管住,派兵打回去,還扶持了卡德羅夫家這麼個親俄勢力。拉姆贊上臺後,用硬手段收拾反對派,搞定恐怖分子,車臣慢慢穩下來了。

他管車臣那叫一個狠,手底下有個“卡德羅夫tsy”的私人武裝,專門聽他的。這幫人打起反恐來挺有一套,山地戰、巷戰都不含糊。普京也給面子,給了他不少錢和權力,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從廢墟變成了現代城市,高樓大廈、清真寺啥都有,看着挺像回事兒。不過,卡德羅夫這人爭議不小,國際上老說他搞獨裁、人權問題一大堆,比如抓反對派、搞酷刑啥的,咱也不美化他,就是客觀說事實。

爲啥他跟普京這麼鐵?簡單說,普京需要車臣穩定,不能再鬧獨立,卡德羅夫就靠着這點拿到了控制權和資金。他得不停證明自己對普京有用,不然這位置坐不穩。所以,俄烏戰爭一開打,他馬上表態支持,還派兵上場,可實際效果咋樣,咱接着往下看。

二、俄烏戰爭裏車臣部隊的表現:擺拍多於打仗?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卡德羅夫第一時間跳出來響應。他在格羅茲尼搞了個大場面,閱兵、講話,帶着幾千號卡德羅夫tsy喊口號,說要爲普京賣命。視頻裏,士兵們迷彩服整齊,裝甲車轟隆隆開過,看着挺唬人。他還在社交媒體上放話,說車臣部隊會讓烏克蘭見識見識啥叫厲害。

剛開始,車臣部隊確實上了戰場。戰爭頭幾天,大概1200人被派到基輔附近,想配合俄軍搞閃電戰。可惜,2月底在布恰喫了大虧,烏克蘭軍隊用反坦克導彈把他們的車隊炸得七零八落,損失不小。這一下讓外界看出來,車臣部隊可能沒想象中那麼能打。

後來,他們的任務就變了,不怎麼衝前線了,更多是幹些守後方、巡邏、清殘敵的活兒。比如在馬裏烏波爾那場硬仗裏,他們跟着俄軍和瓦格納僱傭兵圍攻亞速鍊鋼廠,算是有點戰績。卡德羅夫還發了視頻,士兵們扛着旗子擺姿勢,說大話。可到了2022年9月,俄軍在伊久姆被烏克蘭反攻打崩的時候,車臣部隊又差點被圍,跑得挺狼狽。卡德羅夫氣得在網上罵俄軍指揮官,說他們無能。

再往後,他們的角色更邊緣了,基本就是在佔領區晃悠,負責治安、押車隊啥的。仗打得沒多大動靜,卡德羅夫的社交媒體倒是沒停過,天天發視頻,士兵們開着車、端着槍,背景音樂還挺帶感。可細看不少是擺拍,烏克蘭那邊直接嘲笑他們“拍電影呢”。俄羅斯這邊呢,也拿這些宣傳提士氣。

數據上,車臣部隊規模不算大,戰爭初期也就幾千人,後來卡德羅夫說增到上萬,但實際戰鬥力咋樣,外界評價不高。前瓦格納的人就說過,他們訓練不行,組織亂,打硬仗喫力。紐約時報、衛報這些外媒也分析,車臣部隊更多是象徵意義,宣傳大於實戰。

三、爲啥不賣力?卡德羅夫的算盤打得精

車臣部隊爲啥看着像“出工不出力”?這得從卡德羅夫的動機和車臣的處境說起。

1. 保命要緊,不能全拼了

車臣人口少,150萬都不到,卡德羅夫tsy是他的核心力量,真要像瓦格納那樣去巴赫姆特硬拼,損失大了咋辦?車臣內部還有不少家族勢力,雖然現在服他,但要是部隊打沒了,反對派可能就抬頭了。他得留着實力保自己老巢,不能全扔戰場上。

2. 忠誠得秀給普京看

卡德羅夫靠普京喫飯,戰爭一來,他得趕緊表態,派兵就是給普京面子。發視頻、搞宣傳,都是在告訴普京:“我支持你,夠意思吧。”但真要死磕,他又不想損失太大,所以就走個過場,既不得罪普京,又不傷筋動骨。

3. 戰鬥力本來就有限

卡德羅夫tsy擅長的是反恐、治安,打打游擊戰還行,可俄烏戰爭是大規模常規戰,坦克、無人機、炮火啥都有,他們沒這經驗。裝備也不咋地,靠俄軍給點輕武器,訓練和指揮也跟不上。碰上烏克蘭這種有北約撐腰的軍隊,硬拼肯定喫虧。

4. 俄羅斯軍隊自己也亂

俄軍在戰爭裏指揮問題不少,前線協調亂七八糟,車臣部隊就算想出力,估計也使不上勁。伊久姆那次,卡德羅夫就抱怨過,說不是自己不打,是上面指揮爛。

總結下來,卡德羅夫的策略就是“做樣子爲主,保實力爲重”。他得讓普京覺得他有用,但又不能把家底搭進去。這種打法看着不賣力,可對他來說是最聰明的選擇。

四、未來咋看?卡德羅夫和車臣的路

俄烏戰爭打了快三年,2023年後變成拉鋸戰,俄軍壓力不小。車臣部隊現在基本是後勤角色,影響力越來越小。卡德羅夫呢,健康問題老被傳,今年5月還公開說想退了,估計是身體真扛不住了。他推自己17歲的兒子亞當上位,可這小子太嫩,能不能鎮住車臣還不好說。

普京這邊,對卡德羅夫的態度挺微妙。戰爭初期他宣傳到位,幫了忙,後來不咋出力,普京也沒公開收拾他。可能是因爲車臣對俄羅斯穩定還有用,普京不想翻臉。2023年瓦格納叛亂時,卡德羅夫還站出來挺普京,派兵嚇唬叛軍,證明自己關鍵時候靠得住。

往後看,如果戰爭拖下去,普京可能會逼車臣多出力,卡德羅夫得接着算計咋平衡。萬一他真退了,亞當接班能不能穩住車臣,俄羅斯會不會插手,都是問號。車臣這地方,穩定來之不易,未來咋走,還得看卡德羅夫家族和莫斯科的博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