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5日,美國獨立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X上扔出一顆重磅炸彈,宣佈成立“美國黨”,宣稱要打破美國兩黨制的舊格局。這消息一出,立馬炸開了鍋,大家都在猜這傢伙到底想幹啥。才過了四天,7月8日,馬斯克又放大招,直接把矛頭指向“愛潑斯坦案”,說要把相關文件抖出來,還點名特朗普政府沒膽子公開這些東西。特朗普這邊呢,當天在白宮開了個會,回應得挺有意思,既不慌也不惱,還隱隱透出點“這對我可能有好處”的味道。這事兒發展到第四天,已經不只是兩個大佬的個人恩怨,感覺像是美國政治要迎來一場大戲。
要聊這第四天的事兒,先得說說這倆主角是誰,不然光看熱鬧不明白根兒在哪。馬斯克這人,全球都知道,1971年6月28日生在南非比勒陀利亞,後來跑去加拿大,又在美國紮了根。他是個企業家,腦子特別活,搞了好多公司。最早弄了個叫Zip2的軟件公司,1999年賣給康柏,賺了3億多美元。接着又搞了個在線支付公司X.com,後來跟人合併成了PayPal,2002年被eBay買走,15億美元到手。這兩筆買賣讓他有了第一桶金,也讓他在科技圈站穩了腳。
2002年,馬斯克開始玩大的,成立了SpaceX,想把太空旅行的成本降下來,還喊着要去火星住人。這公司幹得挺牛,成爲第一家把航天器送上國際空間站的私企,還搞出了能重複用的火箭。2004年,他加入特斯拉,先是當董事長,後來2008年做了CEO,把這家電動車公司帶成了行業老大。除了這些,他還弄了SolarCity搞太陽能,The Boring Company挖隧道,Neuralink研究腦機接口,甚至還參與了OpenAI,做人工智能。馬斯克這人想法多,嘴也硬,喜歡在X上隨便聊科技、政治啥的,粉絲一大堆,但也老惹爭議。

再說特朗普,1946年6月14日生在紐約皇后區,美國第45任總統,2025年又開始了第二任期。這傢伙早年是房地產老闆,從他爸那兒接手公司,弄了不少酒店、賭場、高樓,挺會賺錢,也挺會炒作自己。2004年,他搞了個真人秀《學徒》,電視上火了一把,知名度蹭蹭漲。2016年,他跳進政壇,以共和黨身份選總統,喊着“讓美國再次偉大”,還真打敗了希拉里,上臺了。第一任期從2017年到2021年,減稅、放松管制、退出氣候協定、修邊境牆,幹了不少大事,也惹了不少罵。他還塞了三個大法官進最高法院,把司法往右拉了一大步。
2020年,特朗普輸給了拜登,但他在共和黨裏還是很有號召力。2024年捲土重來,又贏了,2025年1月20日重新上臺。他這人說話直,喜歡開集會、發推文,跟支持者直接聊,不太靠傳統媒體。有人覺得他辦事果斷,有人覺得他太沖,總之是個兩邊都吵翻天的人物。
馬斯克和特朗普早年關係還行,馬斯克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當過科技和太空政策的顧問。但後來因爲稅、監管這些事兒,兩人不對付了。到2025年馬斯克搞“美國黨”,算是徹底翻臉,從幫忙的角色變成了直接對手。特朗普呢,也不甘示弱,擺出一副“你來我就接招”的架勢。
2025年7月5日,馬斯克在X上宣佈成立“美國黨”,說要給美國人一個新選擇,打破兩黨制的框框。這事兒剛開始大家還當個新鮮事兒看,可到了7月8日,第四天,馬斯克直接把火力開到最大。他在加州開了個記者會,正式說了“美國黨”的頭號任務:要把“愛潑斯坦案”的文件全抖出來,還說這是爲了讓大家重新相信政治。他點名特朗普政府,說他們有文件卻不公開,擺明了是在藏東西。
“愛潑斯坦案”是啥呢?簡單說,這是個大丑聞。傑弗裏·愛潑斯坦是個有錢人,2019年因爲性販賣和性侵未成年人被抓,後來在監獄裏死了,死因到現在還有人懷疑。案子牽扯到不少大人物,大家一直猜有個“客戶名單”,裏面可能有政客、商人啥的。2024年大選時,特朗普還拿這事兒攻擊過民主黨,說名單裏有他們的人,但沒啥證據。到了2025年7月7日,司法部出來說,調查沒找到愛潑斯坦有啥勒索大佬的證據,也沒啥名單,所以不公開了。這話一出,很多人不買賬,尤其是保守派,覺得政府又在捂蓋子。

馬斯克看準了這機會。7月8日,他在X上發了好幾條帖子,說特朗普不公開文件就是沒誠意,還暗示特朗普自己可能也在文件裏。他沒拿出證據,但這話夠狠,直接把特朗普推到風口浪尖。網上立馬炸了,有人支持馬斯克,說他敢幹大事,有人罵他瞎搞,拿不出證據就別亂說。
特朗普當天在白宮開了內閣會,記者問到這事兒,他擺擺手說:“愛潑斯坦這話題都聊爛了。”然後話鋒一轉,說馬斯克搞新黨他一點不慌,甚至還可能幫到自己。這話說得挺玄乎,沒明說咋幫,但聽着像是在安撫自己人,也像在憋着啥招。白宮新聞祕書後來補了一句,說特朗普支持司法部查案,覺得馬斯克的指控沒根據。
這第四天的事兒,核心就是馬斯克拿“愛潑斯坦案”當武器,衝着特朗普開火,想給“美國黨”拉人氣。特朗普呢,表面上不當回事,但誰也不知道他心裏咋盤算。這倆人一攻一守,把美國政治圈攪得更亂了。
“美國黨”第四天剛放大招,後面的路還長着呢。7月9日,馬斯克在特斯拉總部開了個會,跟一幫支持者聊下一步。他目標很明確,要在2026年中期選舉前站穩腳跟,爭取幾個關鍵選區,吸引那些看膩了兩黨的人。可這事兒沒那麼簡單,美國選舉規矩多,新黨想上臺,得過選票准入、聯邦備案這些關,還得在各地建組織。歷史上,像羅斯·佩羅的改革黨、拉爾夫·納德的綠黨,都試過第三黨路線,但沒一個真成了氣候。馬斯克有錢有名,可光靠這個不一定夠。
特朗普這邊,7月10日傳出消息,他私下跟幾個共和黨議員碰了頭,聊怎麼對付“美國黨”。有人說他半開玩笑提到讓馬斯克“回南非”,聽着像是嚇唬人,但也可能真有動作。比如,特斯拉和SpaceX跟政府有不少合同,特朗普要真掐一把,馬斯克日子不會好過。

“美國黨”這動靜,確實讓共和黨有點慌。有些議員對特朗普的政策本來就不滿,現在看到馬斯克跳出來,還真有點動心。媒體上有人說,馬斯克這路子對保守派裏反感特朗普的人挺有吸引力。要是“美國黨”真搞出點名堂,共和黨在國會的優勢可能保不住,2026年選舉說不定會亂成一鍋粥。
馬斯克自己倒不怕事兒大,7月10日在X上說:“老派勢力肯定會反撲,但我們是爲美國未來打拼。”他這信心挺足,可能不能成,還得看能不能拉到足夠多的人,建好競選隊伍,再扛住特朗普的反擊。到7月10日,“美國黨”還沒在哪個州拿到選票資格,聯邦註冊也沒搞定,起步階段困難不少。
特朗普呢,繼續靠集會和社交媒體穩住自己的地盤,同時盯着馬斯克的動靜。這倆人的較量,早就不是個人鬥氣,而是牽扯到美國政治的大格局。馬斯克想靠“愛潑斯坦案”這把火燒出個新天地,特朗普則想穩住陣腳,順便找機會反咬一口。2026年中期選舉越來越近,“美國黨”到底是能殺出一條血路,還是就這麼啞火了,誰也說不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