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影響A股的3件大事:證監會嚴打遊資抱團!科技股會被帶崩嗎?

由 旌揚投資視角 發佈於 熱點

'25-02-23

  本週5個交易日,A股大盤在連續橫盤震盪後,週五開始試圖向上變盤,成交量放大到2.2萬億!按照此前分析,去年10月到12月的平臺,積壓了較多的套牢盤。在面對上方較大壓力時,大盤想要打破僵局只有兩個辦法:要麼拉長震盪週期,慢慢消化套牢盤;要麼放量上漲,靠場外增量資金快速消化套牢盤。因此,週五放量上漲的意義不同尋常!

  而在昨天上午《A股重磅資金報告:中央兩部委送政策大禮包!主力罕見瘋狂加倉!》一文中,旌揚統計出來的交易數據也顯示,主動基金有非常強烈的做多欲望,甚至在週五拉昇前,連續震倉洗盤了數日!那這是否意味着下週A股大盤將繼續走強呢?

  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就必須對本週末市場消息面做一次詳細的梳理,看看有沒有重量級的利好或利空,將對下週大盤走勢產生持續影響?

  一,工信部、國資委打出利好組合拳,聚焦兩大核心主線熱點!

  本週五晚,政策上率先傳出兩大利好:

  其一,工信部召開第十三次製造業企業座談會。會議圍繞加快發展機器人產業、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聽取企業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會議指出,近年來,國家對機器人產業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出臺一系列重大政策,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產業科技創新加速突破,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爲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二,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深化部署會。會議提出,國資央企要立足服務國家戰略,緊盯前沿發展態勢,發揮需求規模大、產業配套全、應用場景多的優勢,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更多標誌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全力塑造產業新優勢、培育發展新動能。會議強調,國資央企要抓住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戰略窗口期,強化科技創新,聚焦關鍵領域加快掌握“根技術”,堅定攻關大模型,積極參與開放生態建設,推動產生更多“從0到1”的原始創新,加速推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

  這兩條消息其實是行業政策類利好,通常情況下不會對大盤短線走勢造成直接影響,不過最近整個市場的運行狀況較爲特殊,所以旌揚要重點說一下。

  在最近的多篇文章中,旌揚都提到過,目前A股市場基本上被以人工智能爲首的科技股綁架了。人工智能延續強勢,則大盤不會太差。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接觸人工智能,典型如中國電信、聯通、移動等,這三大運營商春節後都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並推出了大模型一體機。當人工智能產業鏈覆蓋的上市公司數量越多,市值越大時,整個主題的漲跌就會對大盤走勢造成直接影響!

  二是作爲市場短期主線熱點,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是市場人氣的風向標。當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科技股板塊穩定走強時,市場賺錢效應爆棚,這能在極大程度上刺激場外增量資金入市。近期,在A股穩步走強的情況下,年前極爲活躍的跨境ETF,以及過去幾年不斷對A股形成虹吸效應的國債,全部開始掉頭下跌。這就是場外資金轉戰A股的直接證據!

  所以這兩條消息不是簡單的行業板塊利好,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下週能在利好刺激下穩步走強,必定能成爲推動大盤突破關鍵壓力位的最大助力!

  二,證監會重磅發聲:遊資抱團炒作、“編題材、講故事”的“蠱惑型”操縱增加!

  這個週末,證監會行政處罰委辦公室主任何豔春在“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發佈會上發表講話。

  何豔春表示,操縱市場行爲“寄生”在市場肌體中,扭曲市場價格形成機制,致使買賣方向、報價金額和交易數量等市場信號失真,誤導交易決策。這實質上是欺騙中小投資者買進賣出,違法者在極短時間內獲取巨大利益、賺得盆滿鉢滿,全身而退後,價格經歷暴漲暴跌,往往“一地雞毛”,中小投資者的股票“砸在手上”甚至血本無歸。其中有的案件涉案金額大,涉及證券數量多,不但影響市場內在穩定性,嚴重者還會干擾監管政策傳導,誘發市場風險,始終是證監會打擊懲處的重點。

  這是本週末大家比較擔心的一條消息,因爲證監會如果加大對遊資抱團炒作的打擊,就有可能造成遊資高標股出現集體退潮。而就目前行情來說,遊資高標股往往集中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這兩大主線熱點中。上文旌揚剛剛分析指出,這兩個科技股板塊若能持續走強,將對大盤形成有力支撐!反之,如果這兩個板塊震盪幅度加劇,同樣會對市場人氣造成較大的負面衝擊!

  那麼這條消息的影響到底會有多大呢?會不會造成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出現劇烈震盪呢?

  在旌揚看來,證監會點名要嚴打的是,遊資抱團炒作、“編題材、講故事”的“蠱惑型”操縱。但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板塊中,並非所有的遊資高標股,都存在“編題材、講故事”的情況。我們要警惕的個股有這麼幾類:其一,題材概念沾邊,即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相關業務,在公司主營中佔比非常少,且公司未來沒有向這方面發展的打算;其二,隔行跨界,原本不是科技型企業,爲了趁熱點,發佈相關投資公告,據旌揚觀察,最近就有不少家居用品、環保、建築類的公司,開始向人工智能或機器人行業“轉型”;其三,殼公司,主營業務虧損嚴重,自身經營存在困難,編一些併購重組的故事,強行和人工智能或機器人行業沾親帶故。在證監會嚴查下,這幾類個股是最容易被打回原形的!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這幾類股出現集體大跌時,又會不會帶崩整個板塊呢?

  對於這點,旌揚認爲這些高標股回調,有可能對板塊造成短暫衝擊,但影響不會太大!因爲本輪以科技股爲首的行情,參與者並非只有遊資,還有內資機構和外資!

  假設遊資高標股出現高臺跳水,在恐慌情緒帶動下,散戶也會加入到砸盤陣營中來。但在昨天的文章中,旌揚還分析指出,內資機構本週是積極做多的。再加上外資此時也虎視眈眈,不斷買入中國資產。也就是說,遊資從高標股中撤離時,遊資和散戶就是市場的空方,內資機構和外資機構則是市場多方。兩者之間必定會出現劇烈博弈,並不會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面。

  所以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遊資高標股震盪帶動整個板塊短暫調整,下跌到一定幅度,比如某條關鍵支撐位附近,內外資機構開始出手抄底,板塊指數拉出下影線,跌幅放緩。此時散戶逐漸冷靜下來,不再繼續砸盤,市場空頭就只剩下遊資,多空平衡會被快速打破。

  這還只是旌揚把遊資認定爲市場死空頭的情況,更樂觀一點,甚至不排除遊資賣出部分高標股的同時,向低位補漲方向調倉。

  或許大家會問,現在內外資機構難道一定是死多頭嗎?且不管內資機構如何,在旌揚看來,現在外資買入中國資產的態度是非常堅定的,不太可能因爲一些遊資的短暫操作,就改變對中國資產的態度。

  除此之外,證監會的本意也只是爲這些妖股降溫,消除市場的潛在隱患,並不是要把科技牛掐死在腹中。所以即便市場出現非理性震盪,證監會也會快速出面澄清,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三,美股“七巨頭”漲勢啞火?中概股逆勢狂奔!

  本週五晚,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收跌,道瓊斯工業指數跌1.69%;標普500指數跌1.71%;納斯達克指數跌2.2%。本週以來,道瓊斯工業指數累計跌2.51%,標普500指數跌1.66%,納斯達克指數跌2.51%。

  造成美股大跌的主要原因,還是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線走弱。週五科技七巨頭中,特斯拉跌超4%,英偉達跌逾4%,亞馬遜跌超2%,谷歌跌逾2%,微軟跌超1%,臉書跌逾1%,蘋果跌0.11%。除此之外,美股芯片股也幾乎全軍覆沒。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股大面積下跌的同時,週五晚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逆勢上漲1.65%。熱門中概股方面,小馬智行漲超32%,鬥魚漲逾17%,騰訊音樂漲超12%。截止到本週五收盤,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週線已經6連陽,逼近去年10月7日的階段高點!

  以前,美股恆強,A股恆弱的格局,已經深入到每個中國股民的內心。尤其是過去兩年,美股已經越來越把A股甩在了身後。而造成中美兩國股市分化的原因,正是因爲“七巨頭”可以主導美股的漲跌。但今年這一趨勢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今年年初至今,“七巨頭”中除了臉書外,集體跑數標普500,也拖累美股三大主要股指掉頭下跌。

  對此,華爾街巨頭普遍認爲,今年開始,美股的漲勢將更傾向於“微觀驅動”,即股價走勢將更加與公司自身情況(而非整體環境)相關。近日,中國的AI模型DeepSeek的爆火引發的美股拋售潮,正是加速美股朝着“微觀驅動”趨勢轉變的重要範例。而在“七巨頭”中,臉書之所以可以逆勢走強,也是因爲其可以從DeepSeek的廉價AI解決方案中受益!

  結合這些華爾街巨頭在最近發表的研報可以看出,現在確實有大量外資正在買入中國資產。在旌揚看來,這些外資流向了三個市場:一是美股中的中概股,這點可以從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的走勢上看出來;二是港股,這點可以從恆指和恆生科技股指的走勢上看出來,而且外資的加倉方向明顯傾向於科技股,因爲恆生科技股指漲幅更大;三是A股,由於A股需要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進入,繁瑣的入市條件,擋住了絕大多數的外資,這就導致近期A股的表現要弱於港股,甚至是中概股。

  不過在旌揚看來,只要外資選擇了中國資產,A股、港股和中概股之間就會形成聯動,誰的估值更低,誰對資金的吸引力就更大。也就是說,只要A股漲幅小於港股和中概股,這些外資即便是繞道,也會加倉A股。

  綜合本週末市場消息面來看,又是一個多空參半的局面。雖然證監會相關發言是潛在利空,但在旌揚看來,這種存在分歧的情況,比市場預期高度一致,其實更加安全。所以就週一行情來,開盤可能會有一些震盪,盤中應該就能快速穩定下來。當然,這只是旌揚的分析,我們在實戰中,不要做死多頭,也不要做死空頭,而是要做個滑頭!一旦市場反應過於劇烈,超出旌揚的預期,那麼該減倉還是要減倉,等市場穩定之後再回來也是一樣的。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