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48小時,王毅向泰柬交底,他信時代已結束,反對者開危險首槍

由 吳學蘭 發佈於 熱點

'25-07-14

柬埔寨和泰國近期爆發邊境危機,中國是如何調解兩國爭端的呢?佩通坦已經被停職,反對派爲何還不依不饒呢?

前段時間,泰國和柬埔寨邊境發生交火事件,導致一名柬埔寨軍人陣亡。與鄰國發生邊境衝突,本來應該是泰國政界團結一致的契機,但結果因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捅出一個“錄音門”來,泰國總理佩通坦直接被推向絕境

7月初,泰國憲法法院宣佈暫停佩通坦行使總理職權,並給了後者15天提交書面答辯。如今,留給佩通坦的“自辯”時間不多了,在最後48小時內,他信家族的“自救行動”也進入了關鍵階段。泰國前總理,也就是佩通坦之父他信日前公開回應了女兒涉“通話錄音門”一事,他不但爲自己多年“錯信”洪森向公衆道歉,並堅稱“錄音門”是洪森精心設計的陷阱,佩通坦並未“親柬”或犧牲泰國利益,她只是被洪森“下套了”。

這話的真實性不是沒有,因爲佩通坦跟洪森通話,主要目標就是緩和兩國關係,避免局勢升級引發更大規模的衝突。然而,由於洪森“不厚道”,公開倆人通話錄音的部分內容,激起泰國各界對佩通坦的強烈不滿,進而在泰國引發一場政治風波。而在泰國局勢陷於動盪的背景下,若是柬埔寨方面趁火打劫,或者說泰國軍方某些人鋌而走險,將導致柬泰兩國面臨爆發大規模衝突的風險。而佩通坦暫時“退位”,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出於避免國內政治亂局升級,給局勢降溫等方面的考慮。

在此背景下,泰國外長瑪裏主動找上中國外長王毅,就中泰雙邊關係以及泰柬領土邊界等問題同中方交換了意見。事後,瑪裏告訴媒體,“處理領土邊界問題不能訴諸武力。泰方感謝中方秉持客觀公允立場,居中勸和促談。泰方願本着睦鄰友好精神,通過雙邊渠道協商化解爭議”。有分析指出,瑪裏之所以在與中方舉行會晤時主動談及泰柬邊境問題,並對中方所做的勸和努力表示感謝,很可能是因爲中方始終保持客觀公正,爲地區局勢的穩定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中方在柬泰兩國邊境問題上的態度非常明確,既不會去偏袒任何一方,也不希望局勢進一步升級。對此,王毅外長表示:“中國是柬埔寨、泰國的親密友好鄰邦和命運共同體,這次同柬埔寨外交大臣布拉索昆、泰國外長瑪裏再次就落實兩國高層共識、深化互利合作達成了共識”。中方的表態,對於正在風雨中飄搖的泰國政府來說,算得上“及時雨”,至少可以阻遏柬埔寨那邊有可能的軍事冒險企圖。

柬埔寨是有意在邊境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的手段,甚至曾威脅對泰國“動武”,這無疑就凸顯柬泰兩國緊張關係高燒不退。因此,中方在敏感時刻出面勸和,呼籲泰柬用對話的方式解決邊境爭端,其實是發出某種提醒,爲兩國儘快平息邊境爭端創造機會。作爲對中方呼籲的回應,布拉索昆談到美方關稅問題時強調,柬方不會放棄自身原則和利益,也不會犧牲第三方利益。柬方就是在對中方承諾不會隨美反華,同時也同意接受中方的呼籲,給柬泰邊境局勢降溫。顯然,如果柬泰兩國邊境問題得以妥善解決,或許就是佩通坦東山再起之日。

受“通話錄音門”風波的影響,佩通坦被暫停總理的職務,但還留在內閣擔任文化部長,似乎在等待東山再起的時機。然而,就當前泰國政壇的現狀,佩通坦想要重返總理寶座,恐怕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原因是他信時代似乎正在被終結,這怎麼說呢?泰國財政部長比猜日前邀請他信參與政府就美國關稅問題進行高層討論。不過,泰國政治活動人士琅蓋日前致函國家反腐敗委員會,要求調查比猜此舉是否違反政府官員的道德標準,原因是“他信在政府中沒有任何職位,因此無資格出席會議”。

實際上,泰國也與其他東盟國家一樣,都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大棒的威脅,而泰國輸美商品被徵收36%關稅。他信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受邀參加政府的一場高級別會議,與會者包括政府高級經濟顧問,以及財政部長和商務部長。會議議程包括最終確定曼谷爲降低美國關稅的額外讓步舉措,並制定措施保護國內產業和農民免受潛在經濟影響。比猜對此做出的解釋是:他信之所以受邀與會,是考慮到他在經濟問題上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

他信作爲泰國前總理,且在泰國政壇縱橫數十年,在處理外交事務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因此,當泰國出現重大事件之後,當局邀請前總理參與討論應對之策的會議,只要對國家有利,這似乎也不是很過分。而號稱“活動人士”的琅蓋對此上綱上線,這等於是在泰國政壇上開危險首槍。爲啥這樣說呢?因爲這有可能會導致泰國爆發新一輪抗議示威浪潮。

其實,像琅蓋這類的“活動人士”,一般都是受西方經濟資助,充當西方利益代理人的角色。因此,在美國利用高額關稅迫使泰國在一些關鍵領域上做出讓步之際,琅蓋利用他信受邀參加內閣會議爲藉口,呼籲對該國財長進行調查,就是希望鼓動反對派和民衆發起新一輪政治運動,挑起新一輪政治風波。他的意圖除了伺機扳倒他信家族外,還有可能通過挑起泰國內亂,打亂政府的戰略部署,以此迫使他們在貿易問題上向美國做出妥協。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