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公佈數據,中美關稅戰勝負已分,特朗普在錯誤的時間、錯誤領域挑了錯誤的對手來打這場關稅戰。
中國海關總署不久前發佈了兩組數據:一是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2.9%,達到21.79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同期新高。

【美國在錯誤的時間、錯誤領域挑了錯誤的對手來打這場關稅戰】
二是中美貿易額在第二季度同比下降20.8%,整個上半年同比下降9.9%。中方在通報中指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的影響。
這兩組看似矛盾的數據背後,隱藏着中美關稅戰的關鍵勝負手和背後的深層邏輯。
一方面,儘管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發起關稅戰,甚至試圖用關稅來威脅其他國家對中國設置貿易壁壘,但這並未從根本上動搖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
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額同比增長7.2%,而進口則下降2.7%。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2.9%,達到21.79萬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相比於特朗普1.0時期,中國經濟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大幅下降。
2018年,也就是特朗普發起貿易戰的第一年,中國對美出口佔總出口額的21.8%,佔GDP3.9%,順差佔2.3%;
6年後的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佔總出口額的14%,佔GDP2.78%,順差佔1.87%,處於全世界中等偏下水平。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更別說整整六年了。多年來,中國不斷深化與東盟、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的合作,對沖美國市場的風險。即使2020年特朗普輸掉大選,中方也沒有放鬆這根弦。
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宮,中國的提前佈局充分展現出了效果。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降低,是中方在談判桌上的底氣所在——看看隔壁的越南,對美國出口額佔GDP近30%,在談判桌十分被動,對於特朗普的所作所爲只能忍氣吞聲。

【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宮,中國的提前佈局充分展現出了效果】
可以說,特朗普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對中國發起了這場關稅戰——實際上,以後也不會有什麼“正確的時間”了。
特朗普發動關稅戰的底氣,在於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甲方;而中方果斷反擊的底氣,則在於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乙方,同時還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甲方。
從更宏觀的角度上來說,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深度一體化階段,跨國企業高度依賴全球分工體系,而美國試圖通過單邊關稅政策切斷這種聯繫,本質上是在逆歷史潮流而動,失敗也是註定的。
美國這次對中國發起的關稅戰,不僅挑了錯誤的時間,還挑了錯誤的領域。
作爲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反制,中方在4月初宣佈對稀土出口採取管制措施,精準命中對手軟肋。作爲報復,美國則對飛機零部件、芯片設計軟件、化學品的對華出口下達禁令。
美國試圖在特定領域“卡脖子”來迫使中方讓步,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中方打出的“稀土牌”更加致命。在這些美國“卡脖子”的領域中,中美之間的差距正變得越來越小。

【作爲報復,美國對飛機零部件、芯片設計軟件、化學品的對華出口下達禁令】
在本輪美國對中方的報復措施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對C919飛機發動機的出口禁令。實際之前就提到過,中國一直在持續推進C919的全面國產化,國產的長江-1000A發動機已經在運-20上成功進行了試飛。
雖然美國的本輪出口禁令已經解除,但毫無疑問,特朗普的這一舉動只會讓進一步加速C919的國產化進程,擺脫對外部核心技術的依賴。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領域,最重要的是,美國挑了一個錯誤的對手。
就在“對等關稅”宣佈後不到24小時,中方果斷宣佈反制,對美國加徵關稅,並保持戰略定力——直到一個多月後的日內瓦會談上,中美才同時宣佈互降115%的關稅。
中方的反制,不僅讓美國付出了金融市場劇烈震盪,“股債匯三殺”的代價,也給其他國家做了一個示範: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越是忍氣吞聲,特朗普就越是得寸進尺。

【中方的反制給其他國家做了一個示範: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
歐盟和日本如今還在跟美國談,不願做出特別大的讓步,尤其是日本,石破茂政府的態度仍然相當強硬。
巴西更狠,在被美國威脅加徵50%的關稅後,巴西總統盧拉直言道:“與美國的貿易只佔巴西國內GDP的1.7%……就算與美國的貿易完全斷絕,我們也能生存!”
從4月2日到現在,只有英國和越南與美國達成了協議,後者還要存疑——因爲有爆料稱,越南跟美國談好的稅率是11%,而特朗普擅自在宣佈消息的帖文中加到了20%。
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國家正意識到“對美不妥協”的價值。
目前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是30%,而且8月初預計雙方還要談。而另一邊,一些對特朗普處處讓步的國家,從美國那裏拿到的預計關稅稅率不僅沒比中國低多少,反倒還要讓本國市場對美國企業完全開放,並承諾一大堆在美的投資項目。
可以說,特朗普政府不僅是挑錯了中國作爲對手,更是沒有意識到,挑錯這個對手所帶來的後果,是會讓整個關稅戰走向“爛尾”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