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艾弗森效應

由 心理自救 發佈於 心理

'25-07-25

你有沒有試過,第一次聽一首歌時覺得平淡無奇,但聽着聽着卻逐漸喜歡上了它?

心理學家們稱之爲“艾弗森效應”艾弗森效應是指,即使在缺乏任何正面或負面反饋的情況下,我們對反覆出現的某一刺激的偏好會隨着時間的增長而提升。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喜歡某物,僅僅是因爲我們對它變得熟悉。


1熟悉的力量

在心理學領域,艾弗森效應已經被廣泛研究,並且有大量的實驗證據支持這一觀點。一個經典的實驗由心理學家 羅伯特·扎榮茨在 1968 年進行,他發現,即使人們無法識別出某些無意義的符號,只要這些符號反覆出現,人們就會對其產生正面的評價。這一發現被命名爲“單純暴露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它是艾弗森效應的早期形式。

現實生活中的案例

艾弗森效應不僅僅侷限於實驗室,它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張晨在北京的一家大型企業工作,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同一條街道。起初,他對這條街道並沒有太多感覺,只是把它當作一條必經的路而已。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開始注意到街道上的一家小咖啡館。這家咖啡館的裝修風格簡約而舒適,門前擺放着幾盆鮮花,每當張晨經過時,總會聞到一股淡淡的咖啡香。


起初,張晨並沒有進去的打算,只是覺得這家咖啡館看起來還不錯。但慢慢地,他開始覺得這家咖啡館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甚至在某個星期天,他決定走進去嘗一嘗。結果,他不僅喜歡上了這裏的咖啡,還和店裏的幾位常客慢慢熟絡起來。如今,這家咖啡館成了他下班後放松的小天地。


2艾弗森效應的解釋

爲什麼我們會因爲熟悉而逐漸喜歡某物呢?

心理學家們提出了幾種解釋理論:

1. 認知流暢性:我們對熟悉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處理,這種流暢的感覺會帶來愉悅感。

2. 安全性和控制感:熟悉的事物讓我們感到更加安全和有控制感,從而增加好感。

3. 社會認同: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對熟悉事物的好感可能與社會認同有關,例如,某個品牌或地點在我們所在的社區中被廣泛接受。

3艾弗森效應的應用

艾弗森效應在廣告和社交媒體中被廣泛應用商家通過反覆展示某個產品或品牌,逐漸讓目標客戶對其產生好感。這也解釋了爲什麼有些廣告雖然看似平平無奇,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卻能深入人心。

此外,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推薦系統也利用了這一原理。通過不斷推送相似的內容,平臺不僅讓用戶感到舒適,還能增加用戶對平臺的依賴度。在《紐約時報》2023年的一篇報道中,心理學家 David Lewis 指出,這一機制在短視頻平臺尤其明顯,用戶往往會因爲頻繁接觸到某個類型的視頻而逐漸對其產生興趣。

4艾弗森效應的侷限性

儘管艾弗森效應在很多情況下都有效,但並不總是如此。有時候,過度曝光反而會導致厭煩。例如,如果一個廣告過於頻繁地出現,觀衆可能會感到厭煩甚至反感。研究顯示,當暴露達到一定閾值時,效果會逐漸減弱。


5如何利用艾弗森效應

艾弗森效應在很多方面都有實際應用。例如,如果你希望增加客戶對你的產品或品牌的認知度,可以考慮通過多種渠道反覆展示。在個人生活中,如果你想培養一個新的習慣或興趣,不妨多接觸相關的內容,逐漸讓自己熟悉和適應。

熟悉的力量,讓我們在平凡中發現美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