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關於社會運轉的規則
你所能看到的更多是明面上的規則,看不到的纔是真正發揮作用的規則。
比如,在提拔晉升(人事調整)這個問題上,你看到的都是一步步推進的流程以及規定的落實,你看不到的卻是很多事項早在流程開始之前就已決定。如果你一味地相信明面上的規則,那你一定是個“局外人”。
社會運轉的規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權力自上而下授予,資源自上而下分配。
不管在哪裏幹工作,那些只知道埋頭苦幹的人,肯定是很難爭取到資源和機會的,因爲他們跟權力和資源的掌控者(領導)沒有強聯繫,既然沒有強聯繫,那別人又爲什麼要把資源和機會給你呢。所以,一方面要好好幹,另一方面則要積極向上聯繫。
那些動不動就跟領導爭吵甚至衝突的選手,註定不可能獲得多麼好的發展;那些自恃能力素質強就不把領導放在眼裏的選手,也註定不可能得到重用。
02 關於環境和形勢的變化
其實,人跟人的關係很多時候更多的還是一種需要與合作的關係,特別是在職場上。
比如,你跟領導之間就是典型的合作關係,你希望得到領導的提攜和關照,獲得更好的發展,而領導則希望你凡事爲他衝鋒陷陣,維護他的權威,鞏固他的權利。如果這種合作關係不復存在,那就會出現“人走茶涼”的情況和現象。
與領導相處,你一定要記住——持續的價值才能產生持續的尊重,不能老拿舊功績說事。
其實,環境和形勢的變化影響的是人跟人之間利益關係的變化,利益關係一旦發生改變,相處的方式也就會發生變化。比如,當一段關係已不存在現實意義的時候,成年人的默契選擇往往都是“斷舍離”,一點也不浪費功夫。
利益形勢影響關係狀態。當你不知道如何處理一段關係的時候,你可以從現實意義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如此很多時候就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03 關於社交的距離和界限
隨便替別人做決定,最大的弊端就是當結果不好的時候,容易遭到對方的遷怒。
人和人相處,最爲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要保持界限,搞清楚什麼是別人的事情,而什麼又是自己的事情。一般來說,不建議隨便介入別人的因果,也就是動不動就給別人提建議,因爲別人若是不願意接受,那你就是“瞎操心”。
即便向別人提出意見建議,那也要點到爲止,多講已經存在的事實,而不是給觀點。
我身邊的一個朋友,在這個方面就很是老練。別人向他請教,他並不是直接給出意見建議,而是舉了身邊的一些利益,擺出了一些發生的事實,讓別人自己去理解、判斷和決定。你看,這距離和界限就把握得非常到位。
其實,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類似的事情有很多,你好心去幫助別人,別人不見得就領情。所以,尊重別人還是要從尊重別人的選擇權開始。
04 關於如何做人與做事
在職場上,比拼的絕不是單純的業務能力,你業務能力強,未必就能得到賞識重用。
什麼叫會辦事?舉個簡單的例子。工作中,該請示的你要請示,該彙報的你要彙報,領導可以沒有其他意見,但是你不能不請示和彙報。再比如,你私底下幫領導辦了一些事情,不要亂講,亂講那就是你不懂規矩、不夠靠譜。
把事情做完跟把事情做好,很多時候有着很大的差別,辦事也是需要講究方法策略的。
什麼叫會做人?舉個例子。當你做出成績或者取得進步的時候,不管你的領導有沒有給你實質性的幫助,你都要去感謝領導。爲什麼?因爲你只有感謝,才能讓領導意識到你進步對他是有促進和好處的,進而才能得到領導更多的支持。
一個人的能力再強,那也是需要平臺和機會的。懂得人情世故,很多時候不僅是爲了規避可能的麻煩和事端,更是爲了爭取那稀缺的資源和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