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代年輕人的日常焦慮來源:
刷小紅書:00後都年入百萬了
看朋友圈:同學又換保時捷了
逛知乎:95後創業融資一個億
而你:
"今天地鐵居然有座位,真是走運的一天!"
知道爲什麼你總覺得自己是個廢物嗎?
因爲你總在拿別人的高光時刻,
對比自己的幕後花絮。

02
這世上最虧本的買賣就是:
用別人的成功,來懲罰自己。
那些讓你焦慮的"別人家孩子",
背地裏可能是這樣的:
- 曬豪車的,可能車是租的
- 曬存款的,可能P了三個零
- 曬幸福的,可能剛吵完架
互聯網最擅長的事情就是:
把1%的人的生活,包裝成99%的常態。
然後讓你覺得:
"啊,原來就我混得最差"

03
爲什麼我們總在羨慕別人?
因爲"比較"是刻在DNA裏的本能。
但問題是:
你永遠不知道別人付出了什麼代價。
那個月入百萬的博主:
可能每天工作18小時
可能已經禿了
可能焦慮到失眠
而你:
"算了,我還是繼續當個快樂的鹹魚吧"
真正的聰明人都懂:
與其羨慕別人的結果,
不如偷學他們的方法。

04
如何戒掉"別人家孩子"焦慮?
記住這三條"反內耗法則":
- 關掉"比較模式"
別人的成功不是你的KPI
人生是自定義遊戲,不是排行榜 - 開啓"屏蔽模式"
取關那些讓你焦慮的賬號
少看那些製造焦慮的內容 - 啓動"行動模式"
把刷手機的時間用來:
學個技能/健個身/睡個好覺
你的人生劇本,主角只能是你自己。

05
最後送你一句醍醐灌頂的話:
"別人發光就讓他發光,
你又不是螢火蟲,幹嘛總想着借光?"
活得通透的人都知道:
與其仰望別人的星空,
不如點亮自己的路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