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外賣小哥吐槽殯儀館深夜點單"的視頻火了。

6月25日深夜11點多,一位外賣小哥曬出一張奇葩訂單:收貨地址是泰安市泰山殯儀館東南門,點的是一杯冰鮮檸檬水,備註還寫着"進去門往裏走"。更詭異的是,45分鐘後,同樣的地址又有人點了份漢堡套餐,備註"提前點送達投訴"。
外賣小哥直接喊話:"殯儀館領導管管你的員工,大半夜點什麼檸檬水?"

訂單是真是假?各方回應來了
- 商家證實:確實有這個訂單,但一直沒人接單,最後給顧客退款了。
- 殯儀館回應:領導已注意到視頻,正在覈實是惡作劇還是真有員工點餐。
- 警方介入:目前當地警方已開始調查,看是否涉及惡意下單或擾亂社會秩序。

網友炸鍋:這單你敢送嗎?
- "靈異派":
"大半夜的,殯儀館點檸檬水?這單接了怕不是要見‘客戶’本人……"
"備註‘進去門往裏走’,這是要外賣員親自‘送貨上門’?" - "惡作劇派":
"肯定是有人故意搞事情,殯儀館員工誰會半夜點檸檬水?"
"第二個訂單備註‘投訴’,擺明了是挑釁平臺規則。" - "打工人共情派":
"外賣小哥不容易,大半夜的還要被這種訂單嚇到,平臺該管管了!"

平臺難題:配送要求 vs 騎手心理安全
這件事暴露了一個問題:外賣平臺如何平衡"必須接單"的規則和騎手的心理安全?
- "幽靈地址"該不該接?
醫院、殯儀館、荒郊野外的訂單,平臺是否該設置特殊審覈機制? - 惡意訂單怎麼防?
像這種明顯帶挑釁性質的備註("提前點送達投訴"),平臺能否提前攔截? - 騎手拒單權該擴大嗎?
目前騎手拒單會影響接單率,但如果是這種明顯詭異的訂單,是否該允許無責取消?

類似事件早有先例
- 2023年,上海:有用戶給外賣小哥備註"送到墓地第18排",結果小哥到了發現是公墓,嚇得直接報警。
- 2022年,成都:深夜訂單要求送到廢棄工廠,外賣員到達後發現根本沒人,訂單電話也打不通。
這些事件都指向同一個問題:平臺算法只管"效率",卻忽略了騎手的安全感和心理負擔。

網友建議:平臺該怎麼做?
- 設置"特殊地址預警":比如殯儀館、墓地、偏遠地區等,接單前彈窗提示騎手。
- 惡意訂單黑名單:對頻繁惡作劇的用戶,平臺應該封號處理。
- 心理支持機制:爲騎手提供夜間配送心理輔導或保險保障。
結語
這件事看似是個獵奇的都市傳說,但背後反映的是數字經濟時代下的勞動者權益問題。
當算法只追求"更快送達",卻忽略了"人"的感受時,類似的荒誕事件還會繼續發生。
你覺得,外賣平臺該不該接這種單?
(歡迎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