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一輩子的髒話,但罵完還得繼續幹

由 月影說職場 發佈於 職場

'25-07-05

1. 凌晨三點的成年人,都在偷偷“發育”

你見過成年人崩潰的現場嗎?

不是那種摔鍵盤罵老闆的激情戲碼,而是凌晨三點,一個30歲老baby蹲在衛生間,左手捏着體檢報告(脂肪肝+腰椎間盤突出),右手刷着銀行卡餘額(小數點前只有四位數),頭頂飄着老媽微信語音:“隔壁小王二胎都會打醬油了!”

這時候才懂——成長根本不是18歲那年的成人禮,而是生活每天給你一巴掌,還逼你笑着說“再來一個”

有人25歲當上CEO,有人35歲還在考公;有人孩子能打醬油了,有人還在醬油瓶裏找對象。

但甭管你是快是慢,生活這個班主任,總會準時給你發試卷

  • 20歲考“如何花500塊活一個月”;
  • 30歲考“如何用1小時哄睡人類幼崽”;
  • 40歲考“如何從老婆的‘我沒事’裏聽出‘你完了’”……

成長這事兒,就像便祕——你以爲使勁就能搞定,結果發現得調整整個飲食習慣。


2. 摸爬滾打?不,是連滾帶爬

網友@大冤種小李的成長史,堪稱一部《人類倒黴實錄》:

  • 22歲:堅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結果進了996公司,發現自己只是塊鍍銅的;
  • 28歲:掏空六個錢包買房,結果收房當天發現開發商跑路了;
  • 33歲:終於學會“職場情商”,結果老闆說“你挺適合現在的崗位”(翻譯:這輩子別想升職了)。

但某天深夜加班,他刷到高中同學的朋友圈——對方在非洲草原拍獅子,配文:“辭職追夢第三年,值了!”

小李突然笑出聲:“原來不是我不夠好,只是我的‘成長劇本’比別人多撕了幾頁。”

成年人的頓悟,往往發生在三個時刻

  • 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時,發現樓下煎餅攤大爺全款買了第二套房;
  • 熬夜做的PPT被老闆說“再改改”時,貓主子在你鍵盤上踩出一串亂碼;
  • 相親對象問你“有什麼人生規劃”時,你盯着菜單說:“這家的酸菜魚挺好喫的……”

生活給你挖坑,不是爲了埋你,而是讓你學會——邊摔跤邊種花。


3. 方向?先邁腿再說!

有人說:“30歲還不成功就廢了。”
放屁!

  • 梵高27歲纔開始學畫畫;
  • 摩西奶奶76歲纔拿起畫筆;
  • 你昨天還學會用空氣炸鍋做蛋撻呢(雖然糊了),這不算進步?

成長不是馬拉松,而是貪喫蛇——只要你還在動,就能越長越長。

如何找到方向?試試這三個“歪理”:

  1. 把“我完了”改成“我試試”
  2. 被裁員?正好送自己一份“gap year窮遊大禮包”;
  3. 失戀?恭喜解鎖“單身貴族限定皮膚”——想幾點喫螺螄粉就幾點喫!
  4. 向貓學習“理直氣壯”
  5. 打翻水杯?瞪大眼睛假裝是杯子先動的手;
  6. 搞砸項目?學貓主子甩甩尾巴:“下次一定。”(反正人類會原諒)
  7. 給自己發“進步券”
  8. 今天沒和傻X吵架?獎勵一杯奶茶!
  9. 忍住沒買盲盒?存款+100!
  10. 學會用PS把合照P成人均腿長1米8?直接封自己爲“賽博女媧”!

真正的成長,不是變成“更好的自己”,而是學會對過去的自己說:“兄弟,辛苦了,但咱們還得繼續。”


4. 如我所願?不如“如我所折騰”

最後講個冷知識:
竹子前4年只能長3釐米,但從第5年開始,每天瘋長30釐米。

所以啊——

  • 如果你現在覺得“一事無成”,可能只是還沒到“抽風式成長”的季節;
  • 如果別人笑你“瞎折騰”,你就回他:“總比你躺棺材裏才後悔強。”

成長這場遊戲,沒有“通關祕籍”,但有個隱藏設定:
只要你還沒點“卸載人生”,系統就默認你在升級。

#職場乾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