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際性樞紐”連接世界 釋放大市場磁吸力

由 央視財經 發佈於 財經

'25-11-21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開放大市場的活力,不僅體現在領跑全球的亮眼數據中,更藏在每個繁忙的港口、每座通暢的口岸裏。作爲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正成爲中國連接世界的“國際性樞紐”。這裏既有外貿大港晝夜繁忙,也有全球友人奔赴而來,一起來感受中國大市場強大的磁吸力。

總檯央視記者 劉小寒:眼前這艘來自歐洲的巨輪,正在卸載500多個標準箱的進口傢俱和冷凍品。2025年至今,鹽田港新增了14條國際航線,覆蓋北美、歐洲及亞洲等區域,每週百條航線通達全球,擴大經貿朋友圈。

在鹽田港的控制中心內,操作員輕推操縱搖桿,通過屏幕實時監控堆場作業情況。數字化運營,高效的流程,讓豐富多樣的國際商品以最快速度流轉,快速送達企業生產線和消費者手中,爲國內大市場注入多元活力。

深圳海關統計分析處綜合科副科長 於浩:前10個月,深圳累計進出口規模保持內地城市首位。得益於人工智能技術加快應用,相關電子零部件進口快速增長。前10個月,深圳進口機電產品1.2萬億元,增長8.5%。進口農產品822.6億元,增長10%。

中國已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國。14億多人口、超4億中等收入羣體催生出每年超20萬億元的進口體量,爲世界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機。不久前剛落幕的第八屆進博會,按年計意向成交額達834.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290家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齊聚,180家企業成爲“八屆全勤生”。超大規模市場釋放強大“磁吸力”,正讓中國成爲聯通世界的“會客廳”。

清晨,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口岸,從香港入境的來自全球各地的旅客匯成一道流動的風景。11月5日,廣東新增西九龍、港珠澳大橋等五個口岸實施240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生效,讓這裏成爲連接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的重要樞紐。

這個來自英國的學生旅遊團,藉由過境免籤政策的便利,已經在中國暢遊多座城市。

深圳邊檢總站西九龍邊檢站執勤五隊副隊長 吳奇:今年我們查驗的外籍旅客已超120萬人次,居全國陸路口岸首位,其中享受免籤政策入境的旅客超26萬人次,同比增幅達100%。

過境免籤政策持續加碼升級,支付便利化、退稅簡化等舉措落地見效,體驗遊、生態遊、購物遊成爲入境遊新亮點,中國正成爲全球旅客心中常來常新的“超級目的地”。

在深圳南頭古城,來自俄羅斯的大學生愛麗絲和寶琳正在一家非遺工作室裏體驗製作絨花髮簪,只見蠶絲在她們指尖纏繞、捻轉,漸漸綻放出一朵粉紅色的木棉花。

廣東深圳南頭古城某非遺文化門店負責人 杜菲:進入11月以來,外國遊客有了明顯增加,現在外國遊客購買佔比達到了40%以上。

依託發達的製造業與信息技術產業,深圳的中國電子產品備受外國遊客青睞,在南頭古城裏,智能戒指、翻譯耳機、無人機、AI眼鏡,都成爲他們行李箱裏的熱門“尖貨”。

廣東深圳南頭古城某科技產品門店負責人 楊瀾:預計大概營收相比去年增長30%,外國人佔30%以上,無弦吉他、耳機、眼鏡都有非常好的銷量。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免簽入境外國人達2089萬人次,同比增長超50%,離境退稅銷售額增長1倍左右。全國離境退稅商店數量已突破1萬家,是2024年底的3倍。“中國遊”與“中國購”深度融合,“帶空箱子來中國”成爲海外社交平臺高頻話題,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已成爲匯聚全球好物的“世界市場”。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令文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