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杜被關押百日期限的關鍵節點,菲律賓國內局勢暗流湧動。馬科斯的親姐姐伊梅祭出大招,試圖助力老杜逆天改命,這一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

伊梅的大招是將《杜特爾特法案》塞進參議院送審。該法案明確規定,以後在菲律賓禁止搞“不正常的引渡”,若有人幫忙進行此類行爲,輕則罰款一千萬比索,重則判處二十年半的刑期。這一法案就像是爲老杜量身打造的救命符。此前,老杜的女兒莎拉曾指出父親被國際刑事法院(ICC)抓捕屬於“不正常的引渡”,但當時只是口頭表達,缺乏實際效力。如今,伊梅將其轉化爲法律條文,讓其具備了強大的法律效力。
從背景來看,菲律賓早在2018年就退出了《羅馬規約》,按照規定,ICC本不應再插手菲律賓事務。然而,ICC卻強行將老杜扣在海牙,從程序上來說,這種做法是站不住腳的。如果《杜特爾特法案》能夠通過,老杜的律師團隊就可以拿着這份法案前往海牙,理直氣壯地要求ICC放人,因爲ICC的行爲在菲律賓國內法律層面已被認定爲違法。此外,法案一旦生效,還能在菲律賓國內形成輿論優勢,讓更多人認爲老杜被抓是不合法的。

不過,該法案要真正生效並非易事。首先,它需要在參議院獲得多數人的支持。目前參議院中,支持和反對該法案的人數旗鼓相當,那些中間派議員的態度就成了關鍵。他們的一票可能會決定法案的命運。爲了爭取中間派議員的支持,伊梅近兩週可謂是跑斷了腿,又是請人喝咖啡,又是召開閉門會議,甚至還開出了地方基建預算、明年競選背書、讓親戚進入國營企業等誘人條件。
即便法案在參議院通過,還需要總統簽字才能正式生效,而現任總統正是伊梅的親弟弟小馬科斯。在記者會上,當被問及是否會簽署該法案時,小馬科斯連說了七個“不”,他給出的理由是捍衛司法獨立。但明眼人都知道,他是不想把這個燙手山芋攬到自己身上。他作爲總統,需要考慮國內外的各種壓力。如果輕易簽字,可能會被指責徇私枉法,影響自己的執政形象;而不簽字又會得罪姐姐,還可能引發老杜支持者的不滿。

除了伊梅的《杜特爾特法案》,杜特爾特團隊還準備了另一條路。三名參議員聯名給ICC寫了一封信,請求將老杜從牢房轉移到公寓進行軟禁,理由是老杜血壓飆到180,隨時可能送醫。這既給了ICC一個臺階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老杜的身體狀況。目前,由於國際調解院搶了ICC的話語權,ICC的氣焰有所收斂,正需要這樣一個下臺階的機會。
伊梅之所以如此積極地幫助老杜,也有自己的政治算盤。她有意角逐下一任參議院議長的職位,而老杜擁有龐大的鐵桿基層票倉。幫助老杜,就等於爲自己交換到了上百萬張死忠選票;同時,她通過推出這份法案向弟弟施壓,也能在黨內爭取更多的資源。

老杜能否被解救仍充滿變數,《杜特爾特法案》在參議院的命運以及小馬科斯最終的態度都至關重要。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一事件已經讓菲律賓國內政治局勢變得更加複雜,未來的發展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