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這5種桃子儘量不要買來喫?桃子大量上市,要了解

由 大廚江一舟 發佈於 美食

'25-08-01

“三春楊柳隨風絮,七月蜜桃壓枝低”,這進入中伏天后,市場上出現最多的水果就是桃子啦。不知道大家喜歡喫桃子嗎?

我們都知道桃子裏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作爲夏季三伏天當中的應季水果,桃子在我們北方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夏季甭管是自己喫,還是送人都象徵着長壽和平安。所以每年中秋節給家人送禮物的時候,我都會送一些吉祥的桃子給家人喫。

那麼說到桃子,大家知道嗎?市場上並不是所有的桃子都適合喫,尤其是給大家分享的這五種,買來後儘量不要喫。尤其是對於脾胃虛弱的朋友來說更要注意。到底是哪5種呢?話不多說,接下來就和大家直接分享乾貨啦。

一、催熟桃:紅得妖豔,甜得虛假

通體鮮紅,果蒂卻發青:自然成熟的桃,向陽面泛紅暈,底色實爲乳黃或米白。若全身通紅似火,果蒂處卻青綠未褪,極可能是乙烯催熟的“假熟桃”。

手感硬如石子:正常熟桃輕捏果肩微軟有彈性。若硬得捏不動,放幾天仍不軟,便是催熟鐵證,入口必然酸澀。

二、藥水處理桃:光鮮亮麗,暗藏危機

表皮黏滑無絨毛:不法商販用明礬或甜味劑浸泡桃子增重增甜,導致表皮黏膩、絨毛脫落。這類桃子入口發澀,長期食用危害健康。

超市“淨桃”慎買:部分超市售賣預先清洗的無毛桃,可能用化學洗滌劑處理。安全起見,帶絨毛的桃更可靠,回家用鹽搓洗即可去毛。

三、露天暴曬桃:高溫催化,腐爛加速

街頭攤販常將桃子**露天堆放,無遮無蓋。烈日直射下,果肉迅速發酵軟化,易滋生細菌。尤其散裝桃多有擠壓傷,買回不到一天就可能腐爛滲水。

四、未熟或過熟桃:要麼傷胃,要麼傷身

顏色青綠手感沉:未熟桃酸味重,纖維素粗糙,空腹食用易刺激胃黏膜,引發腹脹腹瀉。

果皮透亮滲汁液:過熟桃果肉變透明、散發酒味或黴味,說明已發酵變質。即使只有小塊黑斑,細菌也可能污染整顆桃。

五、失水“空心桃”:輕飄飄的甜蜜陷阱

絨毛乾枯、分量輕飄**的桃,是存放過久的“老桃”。水分大量流失,果肉乾癟如棉,毫無鮮甜可言。用手掂量,同等大小選**手感更重**的,汁水才飽滿。

那如何正確挑選桃子呢?賣了30年桃子的攤販告訴我,學會這3個技巧不喫虧!

1. 看公母:頂部凸起的是“公桃”,汁多味濃;頂部凹陷的“母桃”風味稍遜。

2. 聞香氣:自然熟桃散發濃郁桃香,無味或帶酸氣的勿選。

3. 查果蒂:蒂部呈紅色說明樹熟,若發白則未熟透。

買回的桃若帶絨毛,用鹽水輕搓+流水沖洗,可去毛除農殘。腸胃敏感者建議去皮,兒童避免啃咬果核(含氰苷毒素)。

挑桃如識人,皮相太過完美,內裏恐有玄機。順應自然時序,方得本真滋味。願您今夏每一口桃香,都伴着健康與安心!

Scroll to Top